互联网技术在农户生产及销售决策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普及了互联网的使用。本文根据目前相关的农村互联网的实际需求及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互联网在我国农户的生产及销售决策方面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互联网对农村金融影响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相关的问题,本文从大力培养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人才、完善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督,重视数据及网络安全及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更好的促进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经济当中的应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我国农村互联网现状的分析2
(一)农村互联网现状的总体分析2
(二)农户对互联网在农村生产销售环节应用感知的分析3
1.调查的基本情况4
2.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4
3.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在农村生产销售环节应用感知的总体分析4
4.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在农村生产销售环节应用感知的具体分析5
三、互联网在农户生产及销售决策中的具体应用分析6
(一)在农户销售决策中的应用6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6
3.成立农业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站营销7
(二)在农户生产决策中的应用8
四、互联网在农户生产及销售决策具体应用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8
(二)相关立法的滞后性8
(三)政府部门监管的缺失,相关信息缺乏安全保障9
(四)农村网络基础差,农民互联网使用技巧差9
五、互联网在农户生产及销售决策具体应用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9
(一)大力培养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人才9
(二)完善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10
(三)完善监督,重视数据及网络安全10
(四)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10
六、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互联网技术在农户生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销售决策的应用
引言
引言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农村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的改变。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的使我们的互联网和我们的农户的生产销售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显得特别的有意义,如何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作用来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根据目前相关的农村互联网的实际需求及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及问卷调查法,在具体的调研及问卷过程中强调相关代表的代表性,即本研究选择了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调査与分析,并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及分析,总结出目前互联网在农户生产销售方面发展中所具有的问题。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使互联网在农户生产销售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的对策,最终达到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自身农村及农业的发展,更多得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利用,从而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农户的生产销售方面及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当中,且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自身农村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及推广上面目前己经形成了适合自身国情的一整套科学全面的推广系统。在美国的一些州中,众所周知,大型农场会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大量进行运用。国外在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信息体系的相关的工作均形成了自身的观点。例如欧美国家,利用卫星对农业土地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积累和分析研究,最终为其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国民积极的支柱产业和基本保障,为了能够让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最好的支持和保障,我国一直在进行农业方面的探索之旅,并且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开始因此获得更大的动力。尽管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就,但是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其实际应用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尽管技术可以借鉴,但是因为国情和实际情况等原因,我国还是需要去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之路,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如何借助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其农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成为目前最大的研究课题。现在,中国知名学者李宏畅和袁娟就率先提出来三种将互联网与农业相互结合的、相辅相成的新型的发展模式。这三种分别是农业智能模式、电商模式、产业链模式。第一种农业智能模式是指通过对农业中的生产单位进行智能化信息监测和管理,最终就能够帮助其建立起一定的优越性。而第二种电商模式,则是要借助现在如火如荼的各大电商平台的优势,来帮助农业在市场方面,能与消费者进行更加方便的沟通。淘宝等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其最重要的经验之谈,就在于其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流程上,都是站在顾客的立场去思考整个市场行为的,充分的把客户的需求挖掘了出来,并且将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把产品的特色和内容做出来,最终实现了电商模式的发展壮大。而现在农村电商领域已经成为各个巨头布局的重点,但因为一些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农村市场依然未能得到很好得开发。然而农村电商要想被完全开发出来还是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第三种产业链模式,是通过对其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造,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借助当地农业合作社和带头企业等机构,最终采用批量作业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来实现其产业链的资金维持,防止其因为产业资金链断裂,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力,同时其相关的金融组织又能够借助其互联网的优势,来更好的帮助其整个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
二、 我国农村互联网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互联网现状的总体分析
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6.88亿,其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达到50.3%。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新的网民一直都在飞速增长,这使得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融合也开始变得更加紧密。而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015年,其新网民的上网工具一般为手机,而且这个比例达到了71.5%。在2015年新增加的这部分网民中,低龄人群和学生群体占比最大为46.1%和46.4%,这部分群体使用互联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沟通和娱乐,携带方便的移动终端—手机就成为其最重要的选择方式。调查表明,这部分不上网的非网民主要原因就是不懂电脑和互联网,占比大约60%,其次就是因为其年龄比较大或者太小,大概占了30.8%,最后则是没有上网设备,其占比仅为9.4%。当然在我国网民之中,农村网民则达到了1.95亿人,其占到了总规模的28.4%,而城镇的网民则为4.93亿,大约占到了71.6%,相对看来,在整体网民的比重中,农村网民的比重一直在逐步增加。
当然随着我国网络环境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农户对于其需求也开始增长。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从最基本的生存上来说,人民群众的温饱吃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实现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接踵而来。国家政策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要想实现农产品由量到质的飞跃和转变,就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最终通过对于其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以及创新营销思路与模式,来适应变化莫测的现代市场 ,最终来提高其农业发展的水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