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城市竞争力是近些年新兴起的有关城市管理的课题,在这个概念的引导下,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开始注重各自城市的自身发展与实力竞争。南通作为江苏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同时拥有沿江的地理区位优势,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在综合各学者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江苏省南通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选取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搜集到的2015年的各项统计数据,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南通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与江苏省内其它12个地级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通市的综合排名位列第五,仅次于苏南三市与南京市。其中综合经济实力较为强大,但是在科学技术与高等人才教育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对于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未来仍需继续提升,而针对分析结果所体现出的较为弱势方面,本文为南通市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比较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 1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2.1 构建原则 3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
2.3 评价方法概述——因子分析法 5
2.3.1 因子分析法的定义 5
2.3.2 因子分析法的计算 5
3 南通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比较研究 6
3.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6
3.2 南通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8
3.2.1 因子分析具体过程 8
3.2.2 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11
3.3 比较研究 13
4 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18
图1 碎石图 8
图2 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综合因子得分折线图 12
表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
表2 描述性分析 7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8
表4 成分矩阵 9
表5 旋转成分矩阵 10
表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10
表7 江苏省13个地级市4个公共因子得分表 11
表8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 12
1 引言
现如今,当代社会的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的发展,各地区的联系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变得紧密,但伴随着的还有各个地区渐趋激烈的竞争。在这基础之上,全球各个国家的城市自身的发展面临着双重压力:它们既要在经济全球化下自身经济得到发展,也要去重视与其他国家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影响之下,各地各机构逐渐把目光转向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时,也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诸多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竞争体系,对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贡献了许多的独到的想法和建议。
1.1 研究背景
城市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它包含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是高度集中着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并创造着丰富的国民财富。另外作为生态环境的应用发展最为发达的城市同时也在保护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并借此也发展自身。城市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与别的城市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不仅是资源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各种市场的竞争[1]。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各个国家的城市化业高速发展,这就使得各个城市所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城市竞争力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江苏省南通市作为一个滨江临海,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是江苏省内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再加上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与“第一个世界长寿之都”,其区位竞争力尤为明显。为进一步增强南通的城市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我们对南通进行了研究分析。
1.2 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水平、文化、制度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来比其他城市更具有吸引、争夺、控制以及创造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2],这种能力有效地促进地区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为国家的财政税收做出贡献。当一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时,它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也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城市竞争力较高的城
市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发展,能够引进更多资源来促进发展。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同等概念。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这种综合实力是综合考虑了全方面因素的整体实力,这其中就包含了社会、环境、技术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而城市竞争力则在相对微观的角度上从功能、质量、效用以及未来的发展上衡量城市内在的竞争实力。更重要的是,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比较,而综合实力大部分着眼于城市自身[3]。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具体透彻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城市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它能够达到的高度,而综合实力则体现的是城市目前的各项能力。
由于城市竞争力的课题研究还很不完善,经历的考验和探究还不足够,所以无论是我国的专家还是新晋的年轻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都还是有较多的局限。到目前为止,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的研究尚未发展成熟,尽管城市竞争力本身具有明显直观含义,但其具体内容还需要更加准确地去研究进而把握,所以要多方面,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们对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找准南通的城市定位,选择和培育合理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核心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潜力[4],形成并保持南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相对较弱的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对策建议。
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的理论意义在于:更加丰富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为这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塑造更加宽阔的思维角度。另一方面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南通市提供更加科学的发展建议,提高南通在江苏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力。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多年来,尽管国内外部分学者已经对城市竞争力开展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仍尚未建立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部分学者如迈克尔波特(1980)[5]、道格拉斯韦伯斯特(2000)[6]认为以要素性质为重点来确定,而其它学者如美国约瑟夫奈(1990)[7]认为要以实力形态为重点来确定,大家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倪鹏飞(2013)[8]对全球500典型城市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素质、要素供给、当地市场、内部结构、公共制度、全球联系等六个方面的50个指标;尤瑞(2016)[9]对湖北省1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有: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基础设施、科技实力及对外开放等六个层面,包含了29个相关指标;冯涛(2016)[10]研究的江苏省城市竞争力中包括综合经济、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事业与人力资源三个层面,其中涵盖24个指标。由此可见在指标的构建上,大体一致,细节有差。但是在某些指标的选择上,虽然理论可行,但缺乏相关数据支持,所以需要舍弃。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 1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2.1 构建原则 3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
2.3 评价方法概述——因子分析法 5
2.3.1 因子分析法的定义 5
2.3.2 因子分析法的计算 5
3 南通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比较研究 6
3.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6
3.2 南通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8
3.2.1 因子分析具体过程 8
3.2.2 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11
3.3 比较研究 13
4 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18
图1 碎石图 8
图2 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综合因子得分折线图 12
表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
表2 描述性分析 7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8
表4 成分矩阵 9
表5 旋转成分矩阵 10
表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10
表7 江苏省13个地级市4个公共因子得分表 11
表8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 12
1 引言
现如今,当代社会的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的发展,各地区的联系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变得紧密,但伴随着的还有各个地区渐趋激烈的竞争。在这基础之上,全球各个国家的城市自身的发展面临着双重压力:它们既要在经济全球化下自身经济得到发展,也要去重视与其他国家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影响之下,各地各机构逐渐把目光转向城市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时,也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诸多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竞争体系,对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贡献了许多的独到的想法和建议。
1.1 研究背景
城市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它包含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是高度集中着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并创造着丰富的国民财富。另外作为生态环境的应用发展最为发达的城市同时也在保护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并借此也发展自身。城市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与别的城市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不仅是资源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各种市场的竞争[1]。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各个国家的城市化业高速发展,这就使得各个城市所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城市竞争力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江苏省南通市作为一个滨江临海,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城市,其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是江苏省内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再加上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与“第一个世界长寿之都”,其区位竞争力尤为明显。为进一步增强南通的城市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我们对南通进行了研究分析。
1.2 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水平、文化、制度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来比其他城市更具有吸引、争夺、控制以及创造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2],这种能力有效地促进地区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为国家的财政税收做出贡献。当一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时,它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也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城市竞争力较高的城
市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发展,能够引进更多资源来促进发展。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同等概念。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这种综合实力是综合考虑了全方面因素的整体实力,这其中就包含了社会、环境、技术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而城市竞争力则在相对微观的角度上从功能、质量、效用以及未来的发展上衡量城市内在的竞争实力。更重要的是,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比较,而综合实力大部分着眼于城市自身[3]。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具体透彻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城市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它能够达到的高度,而综合实力则体现的是城市目前的各项能力。
由于城市竞争力的课题研究还很不完善,经历的考验和探究还不足够,所以无论是我国的专家还是新晋的年轻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都还是有较多的局限。到目前为止,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的研究尚未发展成熟,尽管城市竞争力本身具有明显直观含义,但其具体内容还需要更加准确地去研究进而把握,所以要多方面,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们对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找准南通的城市定位,选择和培育合理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核心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潜力[4],形成并保持南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相对较弱的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对策建议。
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的理论意义在于:更加丰富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为这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塑造更加宽阔的思维角度。另一方面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南通市提供更加科学的发展建议,提高南通在江苏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力。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多年来,尽管国内外部分学者已经对城市竞争力开展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仍尚未建立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部分学者如迈克尔波特(1980)[5]、道格拉斯韦伯斯特(2000)[6]认为以要素性质为重点来确定,而其它学者如美国约瑟夫奈(1990)[7]认为要以实力形态为重点来确定,大家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倪鹏飞(2013)[8]对全球500典型城市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素质、要素供给、当地市场、内部结构、公共制度、全球联系等六个方面的50个指标;尤瑞(2016)[9]对湖北省1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有: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基础设施、科技实力及对外开放等六个层面,包含了29个相关指标;冯涛(2016)[10]研究的江苏省城市竞争力中包括综合经济、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事业与人力资源三个层面,其中涵盖24个指标。由此可见在指标的构建上,大体一致,细节有差。但是在某些指标的选择上,虽然理论可行,但缺乏相关数据支持,所以需要舍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