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附件)【字数:12473】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到了“服务经济”时代。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入手,选取2008-2016年的江苏统计年鉴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特征进行实证,以期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最后得出结论和研究展望。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归纳出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分类与特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可能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有影响的多个因素,利用这六个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对数据进相关性分析和实证研究。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对策建议,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现状 4
2.1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界定 4
2.2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4
第三章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8
3.1影响因素的提出 8
3.2数据来源与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8
3.3描述性分析 9
3.4回归性分析 13
3.5结果分析 16
第四章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18
4.1加深工业化 18
4.2提高服务质量 18
4.3促进产业融合程度 18
4.4深化专业化分工 19
4.5完善政策保障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与落后的传统服务业不同,现代服务业是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培训和发展,具有信息化、现代化的特点。现代服务业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中不存在的新型服务业,例如电子商务、网络传媒、网络通信等,还包括具有传统服务业中已经存在的现代化形式的服务业。例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就是将生产出的服务产品提供给其他生产性企业,其他企业将产品投入到新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去的经济活动”,并总结所有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性产品主要用作生产投入的中间服务,其在服务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甚至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能够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在发达国家的GDP中,有近30%的增加值就是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因此学术界更加重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研究。
1.1.2研究意义
通过对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现状的研究,可以分析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战略促进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江苏省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能否在产业承接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改革中抓住机遇,主要取决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培育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以传统产业转型到服务业新型产业结构,顺应改革开放进程,在经济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对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国民经济宏观角度。不同经济规模以及不同角度的研究肯定会产生差异,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对待类似江苏省的区域经济体,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将理论与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实际数据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文献综述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方面。陈赤平,刘佳洁(2016)在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吸引 FDI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目前湖南省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开放程度低,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高湖南省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是推动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陈建军,陈国亮(2009)从集聚视角下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融合研究,产业融合能为江苏省经济转型提供充足动力,为新技术创新打下扎实基础。程大中(2008)对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供需因素方面阐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分工专业化、物质投入、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人才因素八个方面;陈文鹤,韩明华(2015)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制度因素、投入产出因素、需求因素等方面。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分析,国外学者认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因素包括制造业区位因素、专业化程度、需求要素、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和信息化水平。
KarlJohan Lundquist,LarsOlof Olander 和 Martin Svensson Henning(2008)认为经济发展受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性制造业的扩章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密不可分;Guerrieri(2005)制造业的发展会导致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实力;Andersson(2005)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即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关系。楚明钦(2016)认为,当前发展生产性服务应该以需求为主,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崔美丽,代合治,于伟(2015)分析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融合情况,提出坚持“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等对策建议。杜德瑞,王喆,杨李娟(2016)对全国业31个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对产业转型的作用,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经济功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