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工业园区地块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字数:11538】

本设计主要内容是浙江滨江区工业园区地块基础设计,总建筑面积为9878.4㎡,建筑基底面积为2963.52㎡。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有地下室。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为了完成此次设计,需要先探究浙江滨江区工业园区地块的建筑图与结构图,了解总体概况。其次,分析该工程地块的地质勘察报告,对场地地质成分和水文条件作详尽的分析与论述。接着,通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进行工程项目的上部结构荷载计算。而后,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以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确定柱下布桩以及承台的设计,通过代表性实例的计算与阐述,最后确定好每一个桩、柱对承台是否满足沉降和受冲切的要求。
目录
1.绪论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课题的目的 1
1.2.2课题的意义 1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
1.3.1设计内容 1
1.3.2设计思路 2
2.工程地质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工程勘察情况 3
2.2.1勘察目的与任务 3
2.2.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3
2.2.3勘查工程布置 4
2.2.4勘探测试及取土方法简述 4
2.2.5勘察工作完场情况 4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3.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5
2.3.2水文地质条件 5
2.4现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5
2.4.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5
2.4.2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 6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7
3.1基础概述 7
3.2上部结构荷载计算 7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8
3.2.2荷载效应组合 9
3.2.3柱(墙)脚荷载计算 9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5
3.3.1确定持力层 15
3.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确定桩身材料 15
3.3.3确定单桩承载力 16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 16
4.柱下桩基础沉降计算 31
4.1.1土层自重应力σs的计算 31
4.1.2 附加应力σz的计算 31
4.2 柱基沉降计算 33
4.2.1 KZ1沉降计算 33
4.2.2 KZ51沉降计算 35
4.2.3 KZ193沉降计算 35
4.2.4 KZ2沉降计算 36
4.2.5 KZ3沉降计算 38
4.2.6 KZ4沉降计算 39
4.2.7 KZ52沉降计算 40
4.2.8 KZ14沉降计算 41
4.2.9 KZ17沉降计算 42
4.2.10 KZ71沉降计算 43
4.2.11 KZ8沉降计算 44
4.2.12 KZ111沉降计算 45
4.2.13 KZ201沉降计算 46
4.2.14 KZ211沉降计算 47
5.承台冲切验算 50
5.1 KZ1下承台冲切验算 50
5.1.1 承台材料 50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50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51
5.2 KZ2下承台冲切验算 51
5.2.1 承台材料 51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52
5.2.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52
5.3 KZ71下承台冲切验算 53
5.3.1 承台材料 53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54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54
5.4 KZ8承台冲切验算 55
5.4.1 承台材料 55
5.4.2 柱对承台的冲切 55
5.4.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56
总结 61
参考文献 62
致谢 63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今城市随处可见的点式、板式住宅和超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道道天际线。但随着不断的发展,许多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最主要的是软弱地基上的建筑问题。在软弱地基这一特征下,建筑结构在多方面荷载作用中,表现出不均匀沉降、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地基问题。于是,我们需要具有场所精神,在地基不能满足建造最基本的要求时,对地基进行完善地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安全、质量上的要求。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课题的目的
通过对地基桩基础的设计,我们不仅能将课本所学知识和理论熟练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还能让我们在岩土方面有所涉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并且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对地基方面知识有更好地掌握。以便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凭借着对工程地基设计依据规范和方法的理解,能够成熟地完成各个研究项目。
1.2.2课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今城市随处可见的点式、板式住宅和超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一道道天际线。也促使柱基础得到广泛的运用,进而涌现出许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但由于地基设计会遇到很多的不定性因素,我们无法准确地进行预判和处理,在实践与理论计算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与矛盾,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地基的基础设计相关问题首当其冲,才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3.1设计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