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附件)【字数:11488】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互联网金融并不是单纯的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的结合,而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新金融是未来经济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选取2004-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的选取包括四个大类因素互联网科技发展水平、金融经济活动、网民特点和居民受教育水平;八个指标网站数量、中国国际出口带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GDP、对外经济贸易、网民每周上网时长、网民规模、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本文将采用熵值法和求权重的方法对以上各类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由权重指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力最大的指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这几年还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本文对其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Internet technology; Traditional finance; eCommerce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
1.3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3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 4
2.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6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
3.1研究方法 9
3.2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10
3.3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3.4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12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17
4.1结论 17
4.2启示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沟通技术进行线上的资金交流、支付、投资等的一种金融新型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有机系统体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近十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业务模式,它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随着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成果却已经显而易见。电子商务业也渐渐萌芽,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淘宝、京东等,跨境的电商平台例如亚马逊、速卖通等,成交额非常大,特别是在双11等活动时期,成交额更是惊人。互联网有其独有的信息传递优势,在互联网信息的渗透模式下,一件事情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说一秒达世界。在这种独有优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有一句俗语说的是水涨船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在新事物兴起的时候,旧事物就必须变通以求生存,不然一定会被新事物代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在互联网金融猛烈的发展势头下,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纷纷转型,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实现了手机操作,不用天天在交易所内等待时机,风险性和交易的机会成本都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四大银行也推出了相应的线上软件,与支付宝等合作,形成一个无阻碍的资金流通系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他们都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是互联网主导的,我们都知道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从国内外文献中总结的观点如下。
1.2.1.外部因素
龚遥和顾晓安(2015)选用熵值法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他们以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宏观经济的环境、国家政策状况等变量进行的分析研究[1]。他们的结论有三点:1.网络购物等互联网金融的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是可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2.传统金融机构不思变通却想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十分低效的。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扩大和公众认知度的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认识到政策环境的必然性。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非常好。
谢攀(2016)在全国选取了30个省份作为样本,用20个定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的模型体系,包括人民平均收入、人均GDP、互联网的普及率等因素。他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创新发展的速度将推动互联网金融产生更大的产值[2]。
曹凤岐(2015)研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更多的竞争和机遇也出现了。银行的转型升级将快速带动金融机构的综合性发展。他还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监管制度也十分重要,这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规范健康的关键[3]。
1.2.2.内部因素
黄海龙(2013)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电子商务是目前对于金融和经济影响最大的一股力量。他认为互联网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这些资源都公开,这样就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某些金融交易成本[4]。
谢平和邹传伟(2012)在文中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概念,他们研究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资源的配置和信息的处理。他们研究的结论是,互联网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他们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固然存在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就很广阔[5]。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方面,Economides(1993)是最早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发展的,运用了互联网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的分析研究。其认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具有网络特性,比如电信业、交通业。互联网金融体系携带着明显的网络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有效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的规模也被扩大了,因此,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某些方面也被放大了[6]。Allen(2012)在文中指出网络是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竞争对手可以查看到很多资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要确保在竞争环境下,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7]。Anguelov(19952003)在文中有一部分内容研究了电子网络技术与银行相结合的未来发展,1999到2003年认知和使用计算机银行的比例已经从52%上升到79%。这些文献都表明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十分广阔[8]。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金融兴起时间不久,但是研究文献已经不少了。从二十世纪末已经有人研究分析网络电子技术与银行相结合的效果了,展望互联网金融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它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用以及成果已经十分显著。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实际数据的实证可以掌握其分析的结果,直观地观察到影响因素的差异,然后,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方法,减少对其有阻碍作用的因素,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Internet technology; Traditional finance; eCommerce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
1.3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3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 4
2.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6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
3.1研究方法 9
3.2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10
3.3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3.4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12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17
4.1结论 17
4.2启示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沟通技术进行线上的资金交流、支付、投资等的一种金融新型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有机系统体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近十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业务模式,它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随着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金融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成果却已经显而易见。电子商务业也渐渐萌芽,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淘宝、京东等,跨境的电商平台例如亚马逊、速卖通等,成交额非常大,特别是在双11等活动时期,成交额更是惊人。互联网有其独有的信息传递优势,在互联网信息的渗透模式下,一件事情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说一秒达世界。在这种独有优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有一句俗语说的是水涨船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在新事物兴起的时候,旧事物就必须变通以求生存,不然一定会被新事物代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在互联网金融猛烈的发展势头下,各大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纷纷转型,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实现了手机操作,不用天天在交易所内等待时机,风险性和交易的机会成本都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四大银行也推出了相应的线上软件,与支付宝等合作,形成一个无阻碍的资金流通系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他们都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是互联网主导的,我们都知道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从国内外文献中总结的观点如下。
1.2.1.外部因素
龚遥和顾晓安(2015)选用熵值法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他们以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宏观经济的环境、国家政策状况等变量进行的分析研究[1]。他们的结论有三点:1.网络购物等互联网金融的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是可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2.传统金融机构不思变通却想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十分低效的。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扩大和公众认知度的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认识到政策环境的必然性。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非常好。
谢攀(2016)在全国选取了30个省份作为样本,用20个定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的模型体系,包括人民平均收入、人均GDP、互联网的普及率等因素。他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创新发展的速度将推动互联网金融产生更大的产值[2]。
曹凤岐(2015)研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更多的竞争和机遇也出现了。银行的转型升级将快速带动金融机构的综合性发展。他还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监管制度也十分重要,这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规范健康的关键[3]。
1.2.2.内部因素
黄海龙(2013)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电子商务是目前对于金融和经济影响最大的一股力量。他认为互联网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这些资源都公开,这样就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某些金融交易成本[4]。
谢平和邹传伟(2012)在文中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概念,他们研究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资源的配置和信息的处理。他们研究的结论是,互联网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他们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固然存在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就很广阔[5]。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方面,Economides(1993)是最早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发展的,运用了互联网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的分析研究。其认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具有网络特性,比如电信业、交通业。互联网金融体系携带着明显的网络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有效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的规模也被扩大了,因此,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某些方面也被放大了[6]。Allen(2012)在文中指出网络是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竞争对手可以查看到很多资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要确保在竞争环境下,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7]。Anguelov(19952003)在文中有一部分内容研究了电子网络技术与银行相结合的未来发展,1999到2003年认知和使用计算机银行的比例已经从52%上升到79%。这些文献都表明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十分广阔[8]。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金融兴起时间不久,但是研究文献已经不少了。从二十世纪末已经有人研究分析网络电子技术与银行相结合的效果了,展望互联网金融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它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用以及成果已经十分显著。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实际数据的实证可以掌握其分析的结果,直观地观察到影响因素的差异,然后,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方法,减少对其有阻碍作用的因素,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