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出口市场分析
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作为贸易大省,江苏省的商品出口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文章首先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轮贸易保护政策主要表现为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等,这些政策都具有合法性、隐蔽性等特点。其次分别对中美贸易尤其是商品贸易和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数据表明中美贸易的贸易依存度在逐渐降低,进出口商品中劳动技能和技术含量在不断变化。而江苏省的商品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都相对集中,同美国等地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认为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的优势在于对美出口商品的结构性差异,而劣势通过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贸易方式可以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同时,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关键词 逆全球化,商品出口,贸易保护,贸易顺差,商品附加值
目 录
1 引言 1
2 “逆全球化”内涵 1
2.1 “逆全球化”的产生 1
2.2 美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 3
3 近年来江苏省商品出口分析 4
3.1 中美贸易现状 5
3.2 江苏省商品出口现状 7
4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分析 11
4.1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4.2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的劣势分析 11
4.3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 13
4.4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面临的威胁 13
5 “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出口市场发展的对策 14
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14
5.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5
5.3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图1 20132017年中美贸易总额 6
图2 20132017年中美贸易顺差 6
图3 江苏省20052017年出口额 8
图4 江苏省2016年商品出口地区 8
表1 20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17年中美贸易情况 5
表2 20132017年中美贸易依存度 7
表3 20122016年江苏省分贸易方式出口 9
表4 20122016年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9
表5 20142017年江苏省对美国出口情况 10
表6 20142016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11
表7 2017年江苏省部分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15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变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碍,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更加保守的贸易保护政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其未来的走向引发全世界的关注。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负面结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全球贸易规则正在逐渐改变,世界各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和适应新的全球化发展形势。2016年以来,本轮“逆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其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最主要的标志便是“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当选”。逆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流动设置各种显性及隐性障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因此本轮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加剧了中国企业面临世界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经营风险与潜在冲击。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大省,江苏省的出口贸易处于全国前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金融危机过后,江苏省出口贸易不再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出口商品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在“逆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江苏省的商品出口市场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逆全球化”内涵
2.1 “逆全球化”的产生
自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后,自由贸易思想深入人心,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国际贸易,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各国能够享受比自给自足的经济更多的福利。在同样的要素投入下,遵循比较优势开展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全球的经济产出。然而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市场需求萎靡,更多的经济产出无法刺激需求,反而会造成供给过剩,加重经济增长的负担。在相同的要素投入下,自由贸易能够提高经济产出,但是当经济产出超过需求时,必然会造成部分生产要素的闲置,进而危及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的经济产出增加,因全球市场需求不振,无法获得国际市场需求;而国内市场又因为自由贸易的原因开放给外国,这部分经济产出也无法获得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当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之时,自由贸易提高的经济产出,无法实现其价值并给全球经济带来好处。各国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出于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逆全球化开始兴起。因此,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总是同时存在,自由贸易总是和贸易保护相随[1]。总的来说,逆全球化产生的根源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收益下降,而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获益较大。西方大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及重要参与者,认为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权责分配不均衡,虽然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参与者获益,但是发达国家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他们的获益更小。自经济全球化以来,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及全球化开放的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增加市场份额。而与此相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过去二十余年间,无论是贸易份额、国际资本份额、经济规模份额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贸易赤字。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危机后为了能恢复经济增长,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措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但是刺激政策总是有时效性的,很快全球经济增速便开始放缓,201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利率处于历史宽松水平,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实行负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需求的刺激已不再明显。因此,本轮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发达大国既可以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可以是逆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美国曾经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现在却也走向反对的道路,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从最开始的民间群众对于全球化的反对到美国政府政策的推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美国群众对于全球化的反对声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后美国大量制造业外流使得美国许多群众失业,中低产阶层收入相对下降。同时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允许人口自由流动,越来越多的移民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工作越来越少,大量移民无论是对经济生产或者群众生活都带来一定威胁。于是他们开始支持特朗普,因为特朗普打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重振美国制造业,加强对本国经济贸易的保护。二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获益越来越少。世界经济地位的下降和巨额贸易赤字使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的经济几乎停止增长,即使采取一系列措施也没能完全缓过来,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断降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的贸易逆差逐年增大,到2016年达到了502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政府认为需要通过改变现有的贸易体系才能改善现状,特朗普上台后决定退出以TPP为代表的高标准贸易规则谈判,签署“美国优先”的贸易协定。三是避免中国超越的威胁。中国加入WTO以后,不断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发展,“中国速度”震惊世界,美国预测报告承认中国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作为多边体制的主导者和受益者,美国不愿自己的世界经济地位下降,于是抛弃全球贸易体系,对中国实行限制政策,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进行打压[2] 。
目 录
1 引言 1
2 “逆全球化”内涵 1
2.1 “逆全球化”的产生 1
2.2 美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 3
3 近年来江苏省商品出口分析 4
3.1 中美贸易现状 5
3.2 江苏省商品出口现状 7
4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分析 11
4.1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4.2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的劣势分析 11
4.3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 13
4.4 江苏省商品出口市场发展面临的威胁 13
5 “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出口市场发展的对策 14
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14
5.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5
5.3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图1 20132017年中美贸易总额 6
图2 20132017年中美贸易顺差 6
图3 江苏省20052017年出口额 8
图4 江苏省2016年商品出口地区 8
表1 20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17年中美贸易情况 5
表2 20132017年中美贸易依存度 7
表3 20122016年江苏省分贸易方式出口 9
表4 20122016年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9
表5 20142017年江苏省对美国出口情况 10
表6 20142016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11
表7 2017年江苏省部分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15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变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碍,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更加保守的贸易保护政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其未来的走向引发全世界的关注。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负面结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全球贸易规则正在逐渐改变,世界各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和适应新的全球化发展形势。2016年以来,本轮“逆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其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最主要的标志便是“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当选”。逆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流动设置各种显性及隐性障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因此本轮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加剧了中国企业面临世界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经营风险与潜在冲击。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大省,江苏省的出口贸易处于全国前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金融危机过后,江苏省出口贸易不再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出口商品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在“逆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江苏省的商品出口市场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逆全球化”内涵
2.1 “逆全球化”的产生
自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后,自由贸易思想深入人心,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国际贸易,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各国能够享受比自给自足的经济更多的福利。在同样的要素投入下,遵循比较优势开展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全球的经济产出。然而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市场需求萎靡,更多的经济产出无法刺激需求,反而会造成供给过剩,加重经济增长的负担。在相同的要素投入下,自由贸易能够提高经济产出,但是当经济产出超过需求时,必然会造成部分生产要素的闲置,进而危及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的经济产出增加,因全球市场需求不振,无法获得国际市场需求;而国内市场又因为自由贸易的原因开放给外国,这部分经济产出也无法获得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当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之时,自由贸易提高的经济产出,无法实现其价值并给全球经济带来好处。各国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出于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逆全球化开始兴起。因此,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总是同时存在,自由贸易总是和贸易保护相随[1]。总的来说,逆全球化产生的根源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收益下降,而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获益较大。西方大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及重要参与者,认为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权责分配不均衡,虽然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参与者获益,但是发达国家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他们的获益更小。自经济全球化以来,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及全球化开放的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增加市场份额。而与此相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过去二十余年间,无论是贸易份额、国际资本份额、经济规模份额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贸易赤字。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危机后为了能恢复经济增长,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措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但是刺激政策总是有时效性的,很快全球经济增速便开始放缓,201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利率处于历史宽松水平,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实行负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需求的刺激已不再明显。因此,本轮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发达大国既可以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可以是逆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美国曾经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现在却也走向反对的道路,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从最开始的民间群众对于全球化的反对到美国政府政策的推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美国群众对于全球化的反对声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后美国大量制造业外流使得美国许多群众失业,中低产阶层收入相对下降。同时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允许人口自由流动,越来越多的移民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工作越来越少,大量移民无论是对经济生产或者群众生活都带来一定威胁。于是他们开始支持特朗普,因为特朗普打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重振美国制造业,加强对本国经济贸易的保护。二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获益越来越少。世界经济地位的下降和巨额贸易赤字使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的经济几乎停止增长,即使采取一系列措施也没能完全缓过来,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断降低。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的贸易逆差逐年增大,到2016年达到了502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政府认为需要通过改变现有的贸易体系才能改善现状,特朗普上台后决定退出以TPP为代表的高标准贸易规则谈判,签署“美国优先”的贸易协定。三是避免中国超越的威胁。中国加入WTO以后,不断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发展,“中国速度”震惊世界,美国预测报告承认中国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作为多边体制的主导者和受益者,美国不愿自己的世界经济地位下降,于是抛弃全球贸易体系,对中国实行限制政策,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进行打压[2]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