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摘 要在“十三五”的引领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开放型经济在国际视野下踏上新的发展台阶,开创了对外开放新局面。发展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为目标的开放型经济,再一次成为推进各省市经济进步的重要举措。面对国际化经济竞争危机、劳动技术人员流动、资本流通等现象,以及国家区域政策扶持、产业扶持等福利政策及区域改革政策,江苏省在新一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热潮中必须更主动地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的新布局,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本文从省内发展现状着手,分析省内资源,全省对外贸易、投资、园区建设等开发现状,对比国内优秀发展地区与本地开放型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探寻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与所长,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取精去粕,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1
1.2研究背景 1
1.3开放型经济的理论综述 1
第二章 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3
2.1江苏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区位分析 3
2.2.2省内主要发展区域的经济状况 6
2.2.3江苏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创新方面 8
2.3江苏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性研究 9
第三章 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0
3.1优势 10
3.2劣势 11
第四章 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建议 13
4.1抢抓战略机遇,区域开放型经济共同发展 13
4.2加快经济由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 13
4.3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 13
4.4优化开放结构,培育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13
4.5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4
4.6确立全要素的理念,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引进和培育国际人才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第一章 绪论
1.1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型经济,是指要素、商品与服务能够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以此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的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开放型经济更注重国内外经济市场的联系思考,关键在于强调尽可能多的参与国际分工以发挥出自身更多的比较优势,注重将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因此对资本流动限制比较少,从而能够实现更多的经济等利益效率增长。
1.2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逐渐平息以来,全球贸易发展持续走低,至今已连续四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水平,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未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需求供给不平衡、经济发展滞缓。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体格局中仍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而我国开放型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3月17日正式对外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认同与追捧。
因此,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再次新式发展为战略新潮之际,江苏省如何正确的审视自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自我的鉴定、完善与提升,便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且不容忽视的探索问题。
1.3开放型经济的理论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推进,发展开放型经济更是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首要之选。正如克鲁格曼在他的新理论中率先指出:每个国家的生产资源有限,因此促使贸易产生的原因也是为了在贸易过程有达成互利互惠,合理的分配国内的生产资源,从而发展自身,并确认好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且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
但许多人容易将开放型经济、开放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三者的概念混为一谈,因此,刘新智等人(2008)在《开放型经济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路径研究》中对开放型经济与开放经济作了区分,认为只要是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主体和相应经济要素行为等方面联系的经济,都是开放经济。但开放型经济并不能与开放经济一概而论,开放型经济注重以良好规范的开放环境、市场秩序及制度规则为基础,结合合理的开发战略,大范围的长期实行经济开放。李明武等人( 2011)在《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辨析》一文中也辨析了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认为开放型经济是一种与国际经济一般规则相适应、与封闭性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运行机制,通过逐步减少人为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双向流动,将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推进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因此,开放型经济更倾向于经济性政策制度安排。而外向型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从经济区层面以及沿海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态研究,汪素芹2005年通过对比分析苏南、浙江和上海三大经济模式,认为江浙沪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彼此借鉴互补,共推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陈宏付2009年针对江苏省内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建议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通过国际经济合作的多方发展及港口建设,提高发展水平。
第二章 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2.1江苏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区位分析
江苏省,土地面积与人口总数均在我国前列,GDP贡献率达国内总量的1/10,是名副其实的东部沿海大省。
从物质资源来看,身为鱼米之乡的江苏,其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农、林、牧、副、渔等作物种类繁多。省内土地面积可利用率高,拥有全国3.85%的耕地面积和全国的14%以上的沿海滩涂。另外,江苏省位于黄海、东海之滨,长江穿省而过,水资源优势明显。同时地跨扬子和华北两大地台地质构造单元, 矿产资源品种众多,单矿储量位列全国前十,资源优势显现。

图21 长江经济带发展线路图
如上图21和下图22,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滨临黄海、东海,与东南方上海、浙江共同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三大有力城市支撑,周边与山东、安徽、河南等城市相接壤,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拉动力省份之一。就国际区位分析,江苏向东可隔海望向日韩;向西可与太平洋沿岸地区、西亚甚至欧洲,借助新西亚欧大陆桥紧密相连。由此可见,江苏地理区位优势独特。

图22 中国大致经济区域流域划分
如此良好的区位条件,大大提升了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正如江苏南部地区,因与上海可谓“仅一步之遥”,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受到上海—这个中国目前最发达的城市的有力辐射。深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转移、技术产品发展扩散,大部分直接作用于我省苏南地区,从而形成所谓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形成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核心。
然而,如此地大物博的省份,总不会全全享用自然的馈赠与发达经济的辐射。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苏中地区,因邻近省会城市和,且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苏锡常地区毗邻较近,仍旧看到经济发展的迹象。但是广大苏北地区,则因地处较为偏僻,远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受到的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小,而与之相邻的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落后,处于一个十分劣势的区位。
2.2江苏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研究
2.2.1江苏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分析
1、江苏利用外资发展较快。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江苏有效的利用外资,成效显著。2013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额5500亿美元,约全国总量的12.5%,连续14年成为全国亚军省份,同年利用外资332亿美元,超过全国总量的1/4,更是取得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连冠”的好成绩;2014年,对外投资72.2亿美元,利用外资2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占全国总量的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