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地块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字数:9033】
本设计为金龙地块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总建筑面积为,建筑基底面积为。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五层。为完成本次设计,首先仔细查看了金龙地块的图纸,并且熟悉了地质勘查文件,按照建筑的土质情况进行仔细的研究。其次,根据相关指标分析桩位布置和承台的设计,设计结束后,与原有的桩基础设计对比分析,找出不同之处,并记录数据和结果。
目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课题的目的 1
1.2.2课题的意义 1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
1.3.1设计内容 1
1.3.2设计思路 2
2.工程地质情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工程勘察情况 3
2.2.1勘察目的与任务 3
2.2.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3
2.2.3勘查工程布置 3
2.2.4勘探测试及取土方法简述 4
2.2.5勘察工作完场情况 4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3.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5
2.3.2水文地质条件 5
2.4现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5
2.4.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5
2.4.2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 6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7
3.1基础概述 7
3.2上部结构荷载计算 7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8
3.2.2荷载效应组合 9
3.2.3柱(墙)脚荷载计算 9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5
3.3.1确定持力层 15
3.3.2确定桩身材料 15
3.3.3确定单桩承载力 16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 16
4.柱下桩基础沉降计算 25
4.1土层自重应力σs和附加应力σz 25
4.1.1土层自重应力σs的计算 25
4.1.2 附加应力σz的计算 25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柱基沉降计算 27
4.2.1 GJZ11沉降计算 27
4.2.2 GJZ14沉降计算 28
4.2.3 GJZ15沉降计算 29
4.2.4 GJZ17+8沉降计算 30
4.2.5 GDZ11沉降计算 31
4.2.6 FBZ11沉降计算 31
4.2.7 FB126沉降计算 32
4.2.8 FBZ210沉降计算 33
5.承台冲切验算 37
5.1 FBZ11下承台冲切验算 37
5.1.1 承台材料 37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7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9
5.2KZ136下承台冲切验算 39
5.2.1 承台材料 39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0
5.2.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1
5.3 KZ133下承台冲切验算 42
5.3.1 承台材料 42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2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4
5.4 GJZ17+8下联合承台冲切验算 44
5.4.1 承台材料 44
5.4.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4
5.4.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6
6.总结 47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工程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肩而行,高度上数以百计的建筑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愈来愈多的建筑拔地而起,碰到相对较弱的地基在所难免。因此,在承受上部荷载的时候,会导致局部塌陷、强度不够等地基问题。当现有地基的条件无法达到相应上部荷载的标准,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地基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得选择最合适的途径。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课题的目的
通过这个课题,我能将我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融合在一起使用。也能让我们对工程地基这块的规范和要求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复杂土层会出现的问题,进而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对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2.2课题的意义
我们国家近年来工程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肩而行,城镇化浪潮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土地紧张,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碰到相对较弱的地基在所难免。因此,在承受上部荷载的时候,会导致局部塌陷、强度不够等地基问题。当现有地基的条件无法达到相应上部荷载的标准,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地基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得选择最合适的途径。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3.1设计内容
(1)了解工程概况,对其地质水文气象条件有预知准备;
(2)地基基础及桩基选择,根据设计规范设计;
(3)完成桩基的平面布置及荷载应力分析计算;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制布置图;
(5)桩基础设计计算,收集资料,完成整个设计。
1.3.2设计思路
(1)对工程概况、地理位置、土质水质状况等作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目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课题的目的 1
1.2.2课题的意义 1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
1.3.1设计内容 1
1.3.2设计思路 2
2.工程地质情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工程勘察情况 3
2.2.1勘察目的与任务 3
2.2.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3
2.2.3勘查工程布置 3
2.2.4勘探测试及取土方法简述 4
2.2.5勘察工作完场情况 4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3.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5
2.3.2水文地质条件 5
2.4现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5
2.4.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5
2.4.2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 6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7
3.1基础概述 7
3.2上部结构荷载计算 7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8
3.2.2荷载效应组合 9
3.2.3柱(墙)脚荷载计算 9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5
3.3.1确定持力层 15
3.3.2确定桩身材料 15
3.3.3确定单桩承载力 16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 16
4.柱下桩基础沉降计算 25
4.1土层自重应力σs和附加应力σz 25
4.1.1土层自重应力σs的计算 25
4.1.2 附加应力σz的计算 25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柱基沉降计算 27
4.2.1 GJZ11沉降计算 27
4.2.2 GJZ14沉降计算 28
4.2.3 GJZ15沉降计算 29
4.2.4 GJZ17+8沉降计算 30
4.2.5 GDZ11沉降计算 31
4.2.6 FBZ11沉降计算 31
4.2.7 FB126沉降计算 32
4.2.8 FBZ210沉降计算 33
5.承台冲切验算 37
5.1 FBZ11下承台冲切验算 37
5.1.1 承台材料 37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7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9
5.2KZ136下承台冲切验算 39
5.2.1 承台材料 39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0
5.2.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1
5.3 KZ133下承台冲切验算 42
5.3.1 承台材料 42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2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4
5.4 GJZ17+8下联合承台冲切验算 44
5.4.1 承台材料 44
5.4.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4
5.4.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6
6.总结 47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工程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肩而行,高度上数以百计的建筑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愈来愈多的建筑拔地而起,碰到相对较弱的地基在所难免。因此,在承受上部荷载的时候,会导致局部塌陷、强度不够等地基问题。当现有地基的条件无法达到相应上部荷载的标准,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地基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得选择最合适的途径。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课题的目的
通过这个课题,我能将我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融合在一起使用。也能让我们对工程地基这块的规范和要求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复杂土层会出现的问题,进而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对今后踏入社会进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2.2课题的意义
我们国家近年来工程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肩而行,城镇化浪潮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土地紧张,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碰到相对较弱的地基在所难免。因此,在承受上部荷载的时候,会导致局部塌陷、强度不够等地基问题。当现有地基的条件无法达到相应上部荷载的标准,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地基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得选择最合适的途径。
1.3本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3.1设计内容
(1)了解工程概况,对其地质水文气象条件有预知准备;
(2)地基基础及桩基选择,根据设计规范设计;
(3)完成桩基的平面布置及荷载应力分析计算;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制布置图;
(5)桩基础设计计算,收集资料,完成整个设计。
1.3.2设计思路
(1)对工程概况、地理位置、土质水质状况等作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