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进一步推进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关税、配额等贸易保护方式。农产品是最广泛也是最容易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品,作为邻国的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中国的农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其出口的农产品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怎样缓解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不良影响等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文章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从定义、特点以及具体的影响几方面深入地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描述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其的农产品出口起到了消极的作用,抑制了中国对其的农产品出口。在实证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性的对策和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第1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2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 2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 2
1.2.1 技术法规 2
1.2.2技术标准 2
1.2.3 合格评定程序 2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 3
1.3.1 保护性 3
1.3.2 广泛性 3
1.3.3 灵活性 3
第2章 日本对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分析 4
2.1 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现状 4
2.1.1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量分析 4
2.1.2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种类分析 5
2.1.3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比重分析 5
2.2 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现状 6
2.2.1 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税高峰与关税配额 6
2.2.2 进口限制与通关环节壁垒 7
2.2.3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7
2.3 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 8
2.3.1 致使农产品出口障碍增多 8
2.3.2 削弱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9
2.3.3 增加中国输日农产品出口的成本 9
2.3.4 有利于中国提高技术性标准和制定相关法规 9
第3章 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以烤鳗出口为例 10
3.1 文献综述 10
3.2 引力模型 11
3.2.1 引力模型选择 11
3.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2
3.3 实证结论 12
第4章 我国应对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14
4.1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14
4.1.1 加强农产品质量把控 14
4.1.2 实施绿色营销管理 14
4.2 行业协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14
4.2.1 跟踪行业的相关国际标准 14
4.2.2 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指标体系 15
4.3 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15
4.3.1 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15
4.3.2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除了进一步推进了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新型贸易保护方式变得更加隐蔽、标准更加高、要求也更加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关税、配额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方式,成为现如今被广泛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法。在所有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品中,农产品最广泛也最容易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而言,自2004年开始农产品贸易就开始呈现出贸易逆差的态势,我国有关农业的产品贸易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我国90%左右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每年造成大约90亿美元的损失。邻国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对中国的农业产品进口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导致其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所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份额逐年下降。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其出口的农产品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怎样缓解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不良影响而降低出口企业的损失等是目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有关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等问题对中国向日本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方面可以缓和中国向日本农产品贸易的逆差问题,改善平衡中日双方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另一方面研究该课题也是对我国农产品的顺利出口,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质量,拓宽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起到了借鉴作用,为国内农产品相关的出口企业提供理论借鉴,帮助其成功规避此类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自身损失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第1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英文名称叫做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英文缩写为TBT,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准确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的界定,国内外专家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研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含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文章采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名称缩写为WTO)给出的定义,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一文中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全面的定义,主要从实施的主体、实施目的和实施后果等方面进行了定义,该全面的定义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主体是一国政府或者是该国的非政府机构,实施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安全,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防止一切的他国欺诈行为,从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的措施,在定义中WTO同时指出这些技术性的措施会阻碍他国商品的自由流入。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
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体的内容,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中详细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盖范围,它将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作为评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三个部分。具体定义如下:
1.2.1 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用来规范强制实施的有关产品的特性或者是与其有关的工艺以及生产的方法,技术法规涉及到的具体范围包括相关的内部管理文件,比如跟产品、制作工艺甚至制造方法有关的专门符号、包装、术语、标签或标志要求。
1.2.2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机构,它是由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定义或批准的、并且是非强制执行的、可供广泛使用的产品或制作工艺和制造方法的指导性文件。由此可知,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两者在执行上存在区别,其中,技术法规是强制的、而技术标准是非强制的。
1.2.3 合格评定程序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英文名称缩写为ISO)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几项环节以及对整个完整的体系进行全面的监督、审查以及检验,然后由国家或者权威机构对合格产品授予相关的证书或标签,来证明该产品或该产品的某部分是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是合格评定程序的两个方面:一件产品是否符合标准或规范是产品认证的核心问题;而生产体系或者管理体系的规范则是体系认证的核心问题。其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当代最流行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两个国际体系认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