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对策

目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我国中西部乡镇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3
(一)乡镇企业吸收大量的农村闲置生产力就业 3
(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3
(三)整个农村地区的跨区域人口转移和流动。 3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了就业空间 3
三、我国中西部乡镇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4
(一)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东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4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4
(三)就业途径:亲戚和朋友介绍为主 4
(四)工作模式:通过“和农民一起工作”“非农业”全职 4
(五)规模: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 5
四、农村闲置生产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5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二元制度与农村闲置生产力转移存在着矛盾 5
(二)户籍制度逐年放宽,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还是较大 6
(三)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 6
五、政策建议 6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6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7
(三)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7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7
(五)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7
结 论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Abstract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s an inexorable law govern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s related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s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aw govern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s related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questions, is about the farmers income, our country economy, social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jor issues.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China and the status qu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China,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employmen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村改革迅速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开展,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普遍改善,从而大量的乡镇闲散劳动力出现剩余,从而闲置生产力自发性的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因此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以前的农业占据主体地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并不大,到农业的占比逐渐下降过度,服务业和工业占比慢慢的上升。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乡镇闲置生产力转移逐渐变的重要。最近政府又提出了“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方针,为实现中国梦做战略部署,因此乡镇闲置生产力转移不仅是关系到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关系到我国伟大战略目标的能否如期实现, 伟大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
(二)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中西部乡镇地区闲置生产力数量十分巨大,解决好经济欠发达地区闲置生产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地区闲置生产力现状的探究可以了解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闲置生产力的趋势,可以找到我国经济欠发达乡镇地区闲置生产力的正确的转移方向,有利于缩小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乡镇闲置生产力的研究角度都是集中在持续发展的角度,主要的研究层面都是在乡镇闲置生产力转移的现状,以及乡镇闲置生产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
1.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对乡镇闲置生产力的转移做的相对较好的,国外对乡镇闲置生产力转移的研究渊源已久。
1691年,英国威廉.配第提出,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有更高的收益,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有更大的利益,因此必须让闲置生产力从第一产业到工业,再从第二产业到商业的转变。1941年,经济学家科林?克力克的基础上测量和比较不同的就业收入程度的改变服务业的结构的分布,揭示了他们的演变规律,指出闲置生产力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各工作之间的工资差距,从而形成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