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旅游业经营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铜川市耀州区是我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摆脱其现今的发展困境,因此耀州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发展旅游产业,但发展成果并不显著,旅游产业依然存在增速缓慢,生产总值明显大幅度低于第一、二产业、投入与支出不成正比等问题。本文中的发展对策是根据耀州区现今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程度,以及耀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基本现状和其旅游市场要素、饱和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做出的一系列发展方法、目标及为完成此目标而对耀州区旅游业的发展所制定的的安排。它以旅游市场为主要导向,并注重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的结合状况来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本文在充分分析耀州区产业现状的基础上, 对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耀州区发展旅游业存在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旅游从业人员少且素质差、景点零散等问题,并对耀州区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从耀州区旅游业的主要内容、开发领域及开发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完善旅游线路、改善社会环境等对策,它对促进耀州区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耀州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具有一定的意义。关 键 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产品体系AbstractYaozhou District of Tongchuan City is Chinas typical resource exhausted cit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dilemma. Therefore, Yaozhou District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ut the results were not significant, tourism industry still exist in the slow growth, GDP was substantially below the first and second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expenditure not proportional.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g to Yaozhou District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and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history,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tourism market factors,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mak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methods, objectives and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is goal and of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 the arrangement. It takes the tourism market as the main direction,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market and tourism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ourism proj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aozhou industrial area,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Yaozhou tourism,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image and tourism resources do not match, fewer employees and poor quality of scenic spots, scattered and other issues, and on their development in Yaozhou district the tourism industry was analyzed by SWOT, and finally from the main content,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ment area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inctive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of tourism, improve the tourism lin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t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in the area of Yaozhou, the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ozhou district.Key word: Resource exhausted city; Tourist industry; Product system1 绪论 1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1选题目的 11.1.2选题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主要研究方法 31.3.1文献综述法 31.3.2归纳总结法 31.3.3 SWOT分析法 32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42.1耀州区概况 42.2耀州区现状分析 42.2.1耀州区产业现状分析 42.2.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53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63.1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 63.2旅游从业人员少且素质差 63.3旅游景点零散 63.4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 73.5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 7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84.1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84.1.1丰富的文化遗产 84.1.2便利的交通条件 84.1.3政府的大力支持 84.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94.2.1文化遗产衍生产品不全产业链延伸不够 94.2.2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94.2.3景区宣传力度低 104.2.4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 104.2.5环境质量差 104.2.6旅游产业起步晚 104.3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14.3.1国家政策的调整 114.3.2中国人均GDP的提高 114.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115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35.1构建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135.2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135.3完善旅游线路 135.4改善城市环境 135.5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14结 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 绪论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目的耀州区位于铜川市的西南方。曾因矿产资源储量大且资源丰富成为陕西省的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耀州区的煤炭、水泥等资源面临枯竭,耀州区也因此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此后,耀州区政府先后发展了电力、食品、医药、旅游、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在其中又因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名胜古迹众多,切带动效果明显,因此耀州区政府重点扶植旅游业,走出了一条转型与生态文明发展“双赢”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坚持把发展“药王”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作为两大转型突破口,充分挖掘并大力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养生、医药、爱国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从2001年至今,耀州区先后开发建设了四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香山、药王孙思邈隐居和修炼地药王山、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照金、薛家寨、和生态湖景阳湖、牡丹园等景区景点。但是,从转型开始至今,虽然耀州区的旅游产业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总体发展较缓慢,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方面与陕西省的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景区竞争力方面与其他同类景点相比较低,为典型的后开发旅游城市。为了寻求耀州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耀州区旅游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展开研究。1.1.2选题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是我国和国际社会长期探讨的一个话题,国务院为了帮助此类城市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全国范围内共确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显著特点是大强度的开发造成资源总量和年生产量降低,产品收益下降造成税收减少、地方财政力量被减弱等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如何进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耀州区为了摆脱资源减少所带来的问题,依靠现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了以红色旅游、养生休闲、乡村旅游、陶艺体验等为主题产业转型道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旅游业收入依然低于其他产业,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耀州区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解决耀州区在发展旅游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可以使耀州区自身收益,也可以为各国解决类似城市转型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规模日益扩大,政府越来越注重旅游产业在国民产业中的地位,旅游业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扩大,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极大的关注。发达国家主要实行以国家总体发展的旅游发展对策,美国颁布的《美国旅游促进法》中说想要促进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以政府为主导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分析、策划、宣传和推广。新西兰在2015年颁布了《新西兰旅游业发展战略》,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旅游满意度等。由此可见,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把重点投入到重视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项目开发特别突出整体特色和国家文化内涵,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等方面。1.2.2国内研究现状在铜川市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结合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铜川市的实际情况发表了《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一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发展旅游产业,文中充分分析了铜川市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突出不同、创立特色品牌、可持续发展四大原则,并分析了铜川市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方向和对策。丁华在《铜川市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困境及破解》中提出铜川市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形象不鲜明、线路缺失等问题提出铜川市发展旅游业应树立鲜明的旅游城市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推出旅游线路、健全旅游要素等对策。1.3主要研究方法1.3.1文献综述法根据相关研究方向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借鉴,为本次论文研究提供依据。1.3.2归纳总结法通过查阅有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信息,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题的研究。1.3.3 SWOT分析法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耀州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和来源于外部的机遇、挑战,从中发现耀州区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2.1耀州区概况耀州区,古称耀县、同官, 是铜川市四个下辖区之一,地区人口总数29.52万人。经度位于东经108°34′-109°06′之间,纬度位于北纬34°48′-35°19′之间,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部与关中平原的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北接咸阳旬邑县,南连咸阳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渭南市富平县为邻,西南与咸阳淳化县相接。南距西安70 多km,距延安250多km,是关中通往陕北的门户之一,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1617平方公里。地貌主要有中、低山、平原和谷地4种地貌,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平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地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雨量大,温度偏低,地区差异比较明显。2.2耀州区现状分析2.2.1耀州区产业现状分析根据图1.1 2011-2015年耀州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和图1.2 2015年耀州区三次产业比重表分析可得出,在2011年到2015年之间,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最低为64.61亿元,2015年耀州区全年生产总值最高达到113.88亿元,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生产总值增长49.27亿元,生产总值连续五年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总体呈稳固性增长。其中,2015年耀州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3亿元,占三产比重6.9%,增长4.6%,经济贡献率为2.1%,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继续呈稳固性发展,2015年耀州区全年粮食总产量共8.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亿元,春王米产量突破1000公斤;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64亿元,占三产比重74.3%,增长15.1%,经济贡献率为83.8%、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仍然占居三产主导地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1亿元,占三产比重18.8%,增长10.2%,经济贡献率为14.1 %,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万元,增长5.2%,按美元汇率折算,达到0.76万美元。 数据来源《铜川年鉴》数据来源《铜川年鉴》2.2.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2015年, 耀州区全区旅游业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2.3万人次,全区公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人次比去年总接待人次增长24.7%,总收入比上年增长了7.5%。旅游业发展成果显著,从客源市场来看,目前形成了以铜川市为基础市场,西安、咸阳、渭南、延安为近程市场的客源市场格局。从旅游资源方面来看.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利用,根据“药王”品牌和“红色”旅游、“陶艺”体验、“乡村”旅游四大主题开发建设了22个旅游景点,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随着耀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各旅游点加大投资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已逐步完善起来。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因耀州区景点大多数较偏远,交通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也基本上做到了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初步形成了便利的旅游交通通道。从服务水平,接待设施管理方面看,宾馆、饭店基本上做到了合理布局、分档定位,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3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1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耀州区目前已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旅游形象依然不够鲜明、个性,人们普遍脑海中对铜川耀州区的印象还停留在 “煤城”的形象上,甚至许多外地游客都不知道耀州区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地方特色等,有一部分人的脑海中认为耀州区只有煤矿和水泥,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严重影响了耀州区旅游业的发展,养生保健、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新型形象始终无法建立和传播,“煤城”的形象对城市的宣传发展起到了很强的蒙蔽作用。3.2旅游从业人员少且素质差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耀州区的旅游机构共有207个,旅游总从业人员2172人,因为耀州区旅游业开展较晚,前期的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教育,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开始注重旅游产业的发展,耀州区旅游局才成立,地区才开始注意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培训、专业、资格等问题,而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连接景区与游客的把手,是直接游客进行接触的人,他们代表的事景区形象和城市形象,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的好坏,因此,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将造成旅游者对景区和城市产生不良印象,造成耀州区的旅游形象低下的主要原因为地区资源产业的发展慢、发展尺,由此造成人员力量不足,资格监管制度审查不严格,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3.3旅游景点零散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耀州区最为著名当属本方青瓷的代表“宋代六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遗址;唐医孙思邈行医处药王山;因典型的丹霞地貌而闻名的国家地质公园红色旅游圣地照金香山景区。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给游客带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预期的收入效益,使得耀州区陷入了旅游资源众多旅游线路和产品确实的旅游过境地的尴尬,这要归于耀州区旅游景点零散缺乏互动、没有形成要素齐全的旅游线路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耀州区本地大多数旅游社放弃和对本土旅游产品的策划宣传,一部分旅行社已经放弃了本土旅游线路,推行异地游。3.4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铜川市因“煤炭立市”,耀州区作为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煤炭、电力、水泥、装备制造、等高污染产业仍占居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在创造高收益的同时,也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环境。近些年的大幅度开采造成地面下陷、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恶化、空气质量变差、动植物种类减少、水涵养功能下降、河流干枯等他一系列问题,并且对景区、森林,空气,水源等带来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建设和发展。3.5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从总体来看,耀州区的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当地特色,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需要大量的创意和策划去留住旅游者。例如,薛家寨作为红色旅游景点,我们能够看到的仅仅是文物本身,而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对经典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导游的讲解和观光游览,未能深入挖掘其所含的文化底蕴,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逐渐提高,原先耀州区单调的旅游产品与游客的要求差距较大,并且不相协调。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4.1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耀州区第二产业总产值常年高于第一、三产业,政府看到耀州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短板,近些年开始大力支持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依靠耀州区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政策支持,多举并措促进耀州区旅游产业发展。以下从耀州区自身资源、区位、政府政策方面分析耀州区发展旅游业的具体优势4.1.1丰富的文化遗产耀州置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160多年,现有有形文化遗产名胜古迹200余处,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其中古墓葬48个,古遗址56处,古建筑9处,石窟等17处,古塔3座,石刻造像80件。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3处;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共有22处,其中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AAAA级景区药王山、红色旅游胜地照金、佛教圣地香山、古代六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革命根据旧址薛家寨、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旅游风景区锦阳湖风景区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雪花糖的制作、咸汤面、窝窝面等饮食制作方法,耀州社火、秦腔等表演文化,耀州纳纱绣、耀州根雕技艺、耀州奇石雕刻技艺、耀州葫芦烙画、耀州剪纸、柳公砚等民间手工艺等。4.1.2便利的交通条件耀州区是连接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主要出行方式以公路为主,境内拥有多条通往西安、咸阳、延安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的重要支线之一咸铜铁路、2016年新建成通车铜旬高速、和铜陵高速。北去咸阳机场70公里,可乘坐去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乌鲁木齐等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班,境内以耀县汽车站、华原汽车站和咸丰三个车站,主要停靠的有去往西安、渭南、咸阳、延安、汉中的车辆,前往外省可乘坐一小时汽车南去西安转车,交通十分便利。4.1.3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引导和促进耀州区产业转型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耀州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支持耀州区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文化兴耀”战略实施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孙原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措施和发展规划。近三年投资37亿元建设照金、香山、药王山、薛家寨,耀州窑等景区,旅游投入占比财政总收入的40%,并出台了多项政府主导措施,通过合理引导、强化管理,耀州区已成为陕西省省级旅游示范区。全区A级以上景区达到5家,旅游人数年增长数达到35.7%。4.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虽然耀州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拥有大量的优势条件,但是旅游业发展依然缓慢且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始终无法成为耀州区支柱性产业,政府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旅游强区战略始终无法建立,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耀州区自身发展旅游业存在大量的劣势,如下4.2.1文化遗产衍生产品不全产业链延伸不够耀州区区内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产品,但目前开发不够全面,游客的旅游活动单调且没有新意,目前主要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旅游衍生产品,旅游质量相对来说较低,在铜川市内,乃至陕西省还没有形成足够有影响力的旅游业品牌产品,在游客的吃喝、住行、游览、购物、娱乐体验等多方面的发展均存在不足导致旅游产业链不完善,延伸不够。这是导致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4.2.2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耀州区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旅游产业依然存在旅游形式枯燥、旅游项目缺少、旅游内容单一等问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缺乏参与性、体验性,特别是各类旅游设施还不够完善。比如,香山景区缺乏必须的基础设施,景区附近没有相应的膳食、住宿和服务、文化娱乐的场所,平日里仅有几家卖商品饮料的小商铺,锦阳湖景区缺乏基础的交通设施,游客前往只能自驾前行,景区开发的不全面、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导致旅游资源无法整合在一起,旅游产业无法形成资源一体化,这样不仅给耀州区的旅游景点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了耀州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进程。 4.2.3景区宣传力度低到耀州区各景点旅游的游客主要以铜川市当地人为主,来景区游览的外市甚至外省人特别少,这与耀州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宣传,宣传无创新、无特色、力度低离不开关系,耀州区乃至铜川市之前一直以产煤大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心目中,所以在公众的印象中,耀州区就是一个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的煤城,所以始终无法在公众面前树立旅游胜地的形象。并且很多景区只设有几个导览图、很多道路都没有设立路牌,往往游客在游览景点时存在不知道景点在什么地方、参观过的景点不知道名字、历史、内涵等情况。景点宣传力度低、无创新直接导致景区知名度低、人流量少等问题。4.2.4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耀州区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产品结构却存在非常单一的问题,近几年,耀州区的旅游主要以养生游为主,但是养生游在发展过程中产品太单一化、初级化、人们在游览时,往往看到的旅游景点仅仅是文物古迹,只注重了“游”,而忽略了游客体验方面的重要性,这使得耀州区旅游的模式依然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初始阶段。旅游开发观念的滞后性直接导致耀州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忽视了游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没有形成多样性、有特色旅游项目,因此也无法引起旅游者的游览欲望。4.2.5环境质量差耀州区是西北地区典型的先设矿后置区的老工业城市,从1958年设区至今,累计生产水泥总量1亿多吨,煤炭总量6亿多吨,工业产业在给耀州区创造高收益的同时也给耀州区带来了高污染,在众多污染源中又以煤尘污染占比最高,污染最严重、污染范围最大。大量的污染使得耀州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耀州区又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4.2.6旅游产业起步晚耀州区最早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近几年耀州区政府才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旅游业定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资金短缺,融资形式单一,制约作用明显等不足。由此造成了培养机制不健全,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旅游企业家和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总体素质差等问题。4.3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自身的劣势严重制约了耀州区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导致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旅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同时国家又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调整了大量政策支持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好的机遇。4.3.1国家政策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快速调整了国家产业结构,将旅游业作为新型支柱形产业进行发展。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不断落实“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制度,从2008年开始,国家将长期假期进行分解,分解为几个短假期,并在调整时提出周末上移政策,将周末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五一劳动节分解成了清明、五一、端午三个三天短假期,2015年国家发布了促进旅游业如何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休息和错峰休假,新型的休假制度适合短期旅游并且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而耀州区的区位定位和相关的资源优势真高成为了周边游客的短期旅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4.3.2中国人均GDP的提高? 人均GDP与旅游需求成正比例关系,人民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直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全年生产总值在世界排行第二,达到67.67万亿元,人均GDP5.2万元,恩格尔系数直线降低,因此人们开始注重旅游带给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生活以及旅游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旅游观念不再局限于当地,而开始将跨省、跨国的外地其作为新追求,人们的旅游目标往往是那些新鲜的、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而耀州区自身旅游资源丰富,只要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字眼整合力度,极易打造一个具有新鲜感、个性化、有特色、完善的多体验现代化旅游胜地。4.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分析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各省市也在调整政策支持地区旅游业发展,虽然耀州区属于西安的一小时都市圈内,但是相比西安周边的其他景区来说,旅游吸引力低下,没有形成规模;耀州区的“药王”养生游与咸阳的养生文化相比,咸阳的趣味条件更加优越;耀州的照金“红色”游与陕北的延安红色旅游相比,延安的红色旅游名气更大;“佛教”香山游又与周至的楼观台相抗衡,但周至已形成依靠秦岭自然环境的休闲、生态、道教文化产业链接,相比这些同类型旅游景点,耀州区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深度明显低于那些成熟的景区,相比对游客的吸引力相对较低,因此耀州区只有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凭借独特的旅游产品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创造新型旅游品才能具备与之抗衡的竞争力。 通过SWOT分析,我们得出了耀州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优、劣势是为了进行发展对策分析。如何加快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各自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努力。本文着重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对策分析,从旅游形象定位、目标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以及旅游服务体系四个层次说明如何促进耀州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5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5.1构建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耀州区应制作景区网站、模拟3D游览,制作景区宣传片、宣传单,完善景区标牌并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广泛宣传耀州区一代药王故里的旅游定位和形象。在宣传过程中要明确区域地位,以政府为主导,宣传文明政府形象,并利用多种营销渠道,采用网络营销、事件营销、热门营销等新型营销手段推广耀州区;各景区及经营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计划,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国际国内旅游交易、推介会,以提高耀州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2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人才是旅游商品创新的关键,高校应肩负旅游人才培养的使命,铜川大学应高薪引进一些旅游方面的名师,开设铜川旅游商品策划等方面课程,培养专门人才,以实践性为主,学术型为辅,实行学校和政府联合培养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高文化的旅游管理人才。5.3完善旅游线路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两个重要旅游城市西安和延安之间,是陕西北线旅游的必经之地,但耀州区一直未能充分融入到陕西北线的旅游网络中,对此,耀州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将重点景区纳入陕西北线旅游网络,为传统的陕西北线旅游网络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为使游客通过最便捷的路线体验耀州区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耀州区亦应再推出华夏青瓷游等经典旅游线路或专题旅游线路,并通过营销体系使其广为人知,进而产生相应效益。5.4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环境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影响了旅游区的形象和之后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耀州区如今的城市环境环境,政府应健全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加大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做好城市规划,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办法集中治理查处高污染产业,关闭相关产业建设清洁型能源产业,大量植树造林建设宜游宜居住的美好耀州区。5.5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耀州区旅游类型主要以文化遗产游为主,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对旅游产业的新需求,耀州区必须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以香山为背景建立经典佛教旅游产品,建立佛教文化区,令游客切身体会佛教文化的意义以耀州窑为背景建立陶艺体验旅游产品,让游客通过亲自体验,切实体验制造陶制品的乐趣,感受耀州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药王山为背景,将药王系列药膳、养生馆等产品进行集聚,建立特色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体系;以申河村、马咀村为背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建立以吃喝、游玩、购物、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链;以瑶曲两个废弃煤矿为背景,利用仿真技术在废弃的矿区开发煤矿探险游和煤矿体验游,让参与者在体验开矿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结 论本论文对耀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肯定了耀州区旅游产业在这些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旅游从业人员少、素质差;旅游景点零散、旅游产品缺少;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在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根据耀州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确立了耀州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策。耀州区今后的发展应以政府为指导中心,以城市总体发展为主,制定耀州区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转变旅游开发观念,加大景区的开发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形象,创建独特的旅游品牌,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走政企联合强强发展道路,以服务游客为思想中心,就一定能实现旅游强区、旅游强市,推动旅游业为耀州区及整个铜川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旅游资源开发——以铜川市为例[J]. 资源与环境,2010,01:46-50.叶欢,李瑛.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铜川市为例[J]. 金融经济,2014,12:33-35.丁华,戴宏. 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方略——以铜川市为例[J]. 城市问题,2014,08:39-44.藏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2.魏东. 药王山养生度假区规划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李姣,孙虎. 铜川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2,04:167-170.颜丙占. 基于能值理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投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郭竟营. 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刘培仓,张贵孝,李永红,张首魁.新型城镇化的照金样本[J].陕西日报,2014,(05).赵航波,游训龙.县域近郊遗址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及对策[D].农村经济与科技研究,2014,(02).徐徐.铜川照金香山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D].旅游管理研究,2013,(2).郭娜.浅谈铜川旅游资源开发[J].商品与质量,2011,(06).Michael Pretes. Touring mines and mining tourists[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2012.29(2).439一4511.Schreck.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in Yn-Shen-Fu mining areas[J]. Shanxi coal 2011,(2).致谢本篇毕业论文的完成得到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胡媛老师的悉心帮助,从论文研究方向的选择,内容的搜集、整理,材料的组织安排,论文研究立意创新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国际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在我做论文期间给予的关心与帮助,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g to Yaozhou District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and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history,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tourism market factors, degree of saturation and mak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methods, objectives and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is goal and of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 the arrangement. It takes the tourism market as the main direction,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market and tourism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ourism proj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aozhou industrial area,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Yaozhou tourism,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image and tourism resources do not match, fewer employees and poor quality of scenic spots, scattered and other issues, and on their development in Yaozhou district the tourism industry was analyzed by SWOT, and finally from the main content, Yaozhou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ment area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inctive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of tourism, improve the tourism lin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t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in the area of Yaozhou, the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ozhou district.Key word: Resource exhausted city; Tourist industry; Product system1 绪论 1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1选题目的 11.1.2选题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主要研究方法 31.3.1文献综述法 31.3.2归纳总结法 31.3.3 SWOT分析法 32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42.1耀州区概况 42.2耀州区现状分析 42.2.1耀州区产业现状分析 42.2.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53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63.1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 63.2旅游从业人员少且素质差 63.3旅游景点零散 63.4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 73.5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 7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84.1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84.1.1丰富的文化遗产 84.1.2便利的交通条件 84.1.3政府的大力支持 84.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94.2.1文化遗产衍生产品不全产业链延伸不够 94.2.2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94.2.3景区宣传力度低 104.2.4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 104.2.5环境质量差 104.2.6旅游产业起步晚 104.3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14.3.1国家政策的调整 114.3.2中国人均GDP的提高 114.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115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35.1构建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135.2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135.3完善旅游线路 135.4改善城市环境 135.5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14结 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 绪论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目的耀州区位于铜川市的西南方。曾因矿产资源储量大且资源丰富成为陕西省的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耀州区的煤炭、水泥等资源面临枯竭,耀州区也因此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此后,耀州区政府先后发展了电力、食品、医药、旅游、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在其中又因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名胜古迹众多,切带动效果明显,因此耀州区政府重点扶植旅游业,走出了一条转型与生态文明发展“双赢”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坚持把发展“药王”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作为两大转型突破口,充分挖掘并大力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养生、医药、爱国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从2001年至今,耀州区先后开发建设了四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香山、药王孙思邈隐居和修炼地药王山、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照金、薛家寨、和生态湖景阳湖、牡丹园等景区景点。但是,从转型开始至今,虽然耀州区的旅游产业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总体发展较缓慢,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方面与陕西省的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景区竞争力方面与其他同类景点相比较低,为典型的后开发旅游城市。为了寻求耀州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耀州区旅游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展开研究。1.1.2选题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是我国和国际社会长期探讨的一个话题,国务院为了帮助此类城市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全国范围内共确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显著特点是大强度的开发造成资源总量和年生产量降低,产品收益下降造成税收减少、地方财政力量被减弱等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如何进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耀州区为了摆脱资源减少所带来的问题,依靠现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了以红色旅游、养生休闲、乡村旅游、陶艺体验等为主题产业转型道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旅游业收入依然低于其他产业,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耀州区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解决耀州区在发展旅游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可以使耀州区自身收益,也可以为各国解决类似城市转型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规模日益扩大,政府越来越注重旅游产业在国民产业中的地位,旅游业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扩大,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极大的关注。发达国家主要实行以国家总体发展的旅游发展对策,美国颁布的《美国旅游促进法》中说想要促进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以政府为主导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分析、策划、宣传和推广。新西兰在2015年颁布了《新西兰旅游业发展战略》,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旅游满意度等。由此可见,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把重点投入到重视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项目开发特别突出整体特色和国家文化内涵,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等方面。1.2.2国内研究现状在铜川市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结合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铜川市的实际情况发表了《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一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发展旅游产业,文中充分分析了铜川市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突出不同、创立特色品牌、可持续发展四大原则,并分析了铜川市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方向和对策。丁华在《铜川市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困境及破解》中提出铜川市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形象不鲜明、线路缺失等问题提出铜川市发展旅游业应树立鲜明的旅游城市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推出旅游线路、健全旅游要素等对策。1.3主要研究方法1.3.1文献综述法根据相关研究方向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借鉴,为本次论文研究提供依据。1.3.2归纳总结法通过查阅有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信息,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题的研究。1.3.3 SWOT分析法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耀州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和来源于外部的机遇、挑战,从中发现耀州区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2.1耀州区概况耀州区,古称耀县、同官, 是铜川市四个下辖区之一,地区人口总数29.52万人。经度位于东经108°34′-109°06′之间,纬度位于北纬34°48′-35°19′之间,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部与关中平原的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北接咸阳旬邑县,南连咸阳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渭南市富平县为邻,西南与咸阳淳化县相接。南距西安70 多km,距延安250多km,是关中通往陕北的门户之一,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1617平方公里。地貌主要有中、低山、平原和谷地4种地貌,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平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地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雨量大,温度偏低,地区差异比较明显。2.2耀州区现状分析2.2.1耀州区产业现状分析根据图1.1 2011-2015年耀州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和图1.2 2015年耀州区三次产业比重表分析可得出,在2011年到2015年之间,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最低为64.61亿元,2015年耀州区全年生产总值最高达到113.88亿元,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生产总值增长49.27亿元,生产总值连续五年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总体呈稳固性增长。其中,2015年耀州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3亿元,占三产比重6.9%,增长4.6%,经济贡献率为2.1%,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继续呈稳固性发展,2015年耀州区全年粮食总产量共8.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亿元,春王米产量突破1000公斤;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64亿元,占三产比重74.3%,增长15.1%,经济贡献率为83.8%、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仍然占居三产主导地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1亿元,占三产比重18.8%,增长10.2%,经济贡献率为14.1 %,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万元,增长5.2%,按美元汇率折算,达到0.76万美元。 数据来源《铜川年鉴》数据来源《铜川年鉴》2.2.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2015年, 耀州区全区旅游业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2.3万人次,全区公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人次比去年总接待人次增长24.7%,总收入比上年增长了7.5%。旅游业发展成果显著,从客源市场来看,目前形成了以铜川市为基础市场,西安、咸阳、渭南、延安为近程市场的客源市场格局。从旅游资源方面来看.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利用,根据“药王”品牌和“红色”旅游、“陶艺”体验、“乡村”旅游四大主题开发建设了22个旅游景点,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随着耀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各旅游点加大投资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已逐步完善起来。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因耀州区景点大多数较偏远,交通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也基本上做到了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初步形成了便利的旅游交通通道。从服务水平,接待设施管理方面看,宾馆、饭店基本上做到了合理布局、分档定位,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3 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1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耀州区目前已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旅游形象依然不够鲜明、个性,人们普遍脑海中对铜川耀州区的印象还停留在 “煤城”的形象上,甚至许多外地游客都不知道耀州区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地方特色等,有一部分人的脑海中认为耀州区只有煤矿和水泥,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严重影响了耀州区旅游业的发展,养生保健、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新型形象始终无法建立和传播,“煤城”的形象对城市的宣传发展起到了很强的蒙蔽作用。3.2旅游从业人员少且素质差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耀州区的旅游机构共有207个,旅游总从业人员2172人,因为耀州区旅游业开展较晚,前期的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教育,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开始注重旅游产业的发展,耀州区旅游局才成立,地区才开始注意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培训、专业、资格等问题,而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连接景区与游客的把手,是直接游客进行接触的人,他们代表的事景区形象和城市形象,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的好坏,因此,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将造成旅游者对景区和城市产生不良印象,造成耀州区的旅游形象低下的主要原因为地区资源产业的发展慢、发展尺,由此造成人员力量不足,资格监管制度审查不严格,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3.3旅游景点零散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耀州区最为著名当属本方青瓷的代表“宋代六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遗址;唐医孙思邈行医处药王山;因典型的丹霞地貌而闻名的国家地质公园红色旅游圣地照金香山景区。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给游客带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预期的收入效益,使得耀州区陷入了旅游资源众多旅游线路和产品确实的旅游过境地的尴尬,这要归于耀州区旅游景点零散缺乏互动、没有形成要素齐全的旅游线路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耀州区本地大多数旅游社放弃和对本土旅游产品的策划宣传,一部分旅行社已经放弃了本土旅游线路,推行异地游。3.4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铜川市因“煤炭立市”,耀州区作为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煤炭、电力、水泥、装备制造、等高污染产业仍占居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在创造高收益的同时,也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环境。近些年的大幅度开采造成地面下陷、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恶化、空气质量变差、动植物种类减少、水涵养功能下降、河流干枯等他一系列问题,并且对景区、森林,空气,水源等带来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建设和发展。3.5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从总体来看,耀州区的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当地特色,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需要大量的创意和策划去留住旅游者。例如,薛家寨作为红色旅游景点,我们能够看到的仅仅是文物本身,而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对经典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导游的讲解和观光游览,未能深入挖掘其所含的文化底蕴,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逐渐提高,原先耀州区单调的旅游产品与游客的要求差距较大,并且不相协调。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4.1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耀州区第二产业总产值常年高于第一、三产业,政府看到耀州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短板,近些年开始大力支持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依靠耀州区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政策支持,多举并措促进耀州区旅游产业发展。以下从耀州区自身资源、区位、政府政策方面分析耀州区发展旅游业的具体优势4.1.1丰富的文化遗产耀州置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160多年,现有有形文化遗产名胜古迹200余处,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众多,其中古墓葬48个,古遗址56处,古建筑9处,石窟等17处,古塔3座,石刻造像80件。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3处;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共有22处,其中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AAAA级景区药王山、红色旅游胜地照金、佛教圣地香山、古代六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革命根据旧址薛家寨、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旅游风景区锦阳湖风景区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雪花糖的制作、咸汤面、窝窝面等饮食制作方法,耀州社火、秦腔等表演文化,耀州纳纱绣、耀州根雕技艺、耀州奇石雕刻技艺、耀州葫芦烙画、耀州剪纸、柳公砚等民间手工艺等。4.1.2便利的交通条件耀州区是连接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主要出行方式以公路为主,境内拥有多条通往西安、咸阳、延安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的重要支线之一咸铜铁路、2016年新建成通车铜旬高速、和铜陵高速。北去咸阳机场70公里,可乘坐去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乌鲁木齐等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班,境内以耀县汽车站、华原汽车站和咸丰三个车站,主要停靠的有去往西安、渭南、咸阳、延安、汉中的车辆,前往外省可乘坐一小时汽车南去西安转车,交通十分便利。4.1.3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引导和促进耀州区产业转型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耀州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支持耀州区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文化兴耀”战略实施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孙原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措施和发展规划。近三年投资37亿元建设照金、香山、药王山、薛家寨,耀州窑等景区,旅游投入占比财政总收入的40%,并出台了多项政府主导措施,通过合理引导、强化管理,耀州区已成为陕西省省级旅游示范区。全区A级以上景区达到5家,旅游人数年增长数达到35.7%。4.2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虽然耀州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拥有大量的优势条件,但是旅游业发展依然缓慢且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始终无法成为耀州区支柱性产业,政府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旅游强区战略始终无法建立,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耀州区自身发展旅游业存在大量的劣势,如下4.2.1文化遗产衍生产品不全产业链延伸不够耀州区区内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产品,但目前开发不够全面,游客的旅游活动单调且没有新意,目前主要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旅游衍生产品,旅游质量相对来说较低,在铜川市内,乃至陕西省还没有形成足够有影响力的旅游业品牌产品,在游客的吃喝、住行、游览、购物、娱乐体验等多方面的发展均存在不足导致旅游产业链不完善,延伸不够。这是导致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4.2.2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耀州区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旅游产业依然存在旅游形式枯燥、旅游项目缺少、旅游内容单一等问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缺乏参与性、体验性,特别是各类旅游设施还不够完善。比如,香山景区缺乏必须的基础设施,景区附近没有相应的膳食、住宿和服务、文化娱乐的场所,平日里仅有几家卖商品饮料的小商铺,锦阳湖景区缺乏基础的交通设施,游客前往只能自驾前行,景区开发的不全面、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导致旅游资源无法整合在一起,旅游产业无法形成资源一体化,这样不仅给耀州区的旅游景点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了耀州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进程。 4.2.3景区宣传力度低到耀州区各景点旅游的游客主要以铜川市当地人为主,来景区游览的外市甚至外省人特别少,这与耀州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宣传,宣传无创新、无特色、力度低离不开关系,耀州区乃至铜川市之前一直以产煤大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心目中,所以在公众的印象中,耀州区就是一个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的煤城,所以始终无法在公众面前树立旅游胜地的形象。并且很多景区只设有几个导览图、很多道路都没有设立路牌,往往游客在游览景点时存在不知道景点在什么地方、参观过的景点不知道名字、历史、内涵等情况。景点宣传力度低、无创新直接导致景区知名度低、人流量少等问题。4.2.4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耀州区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产品结构却存在非常单一的问题,近几年,耀州区的旅游主要以养生游为主,但是养生游在发展过程中产品太单一化、初级化、人们在游览时,往往看到的旅游景点仅仅是文物古迹,只注重了“游”,而忽略了游客体验方面的重要性,这使得耀州区旅游的模式依然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初始阶段。旅游开发观念的滞后性直接导致耀州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忽视了游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没有形成多样性、有特色旅游项目,因此也无法引起旅游者的游览欲望。4.2.5环境质量差耀州区是西北地区典型的先设矿后置区的老工业城市,从1958年设区至今,累计生产水泥总量1亿多吨,煤炭总量6亿多吨,工业产业在给耀州区创造高收益的同时也给耀州区带来了高污染,在众多污染源中又以煤尘污染占比最高,污染最严重、污染范围最大。大量的污染使得耀州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耀州区又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4.2.6旅游产业起步晚耀州区最早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近几年耀州区政府才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旅游业定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资金短缺,融资形式单一,制约作用明显等不足。由此造成了培养机制不健全,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旅游企业家和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总体素质差等问题。4.3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自身的劣势严重制约了耀州区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导致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旅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同时国家又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调整了大量政策支持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耀州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好的机遇。4.3.1国家政策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快速调整了国家产业结构,将旅游业作为新型支柱形产业进行发展。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不断落实“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制度,从2008年开始,国家将长期假期进行分解,分解为几个短假期,并在调整时提出周末上移政策,将周末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五一劳动节分解成了清明、五一、端午三个三天短假期,2015年国家发布了促进旅游业如何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休息和错峰休假,新型的休假制度适合短期旅游并且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而耀州区的区位定位和相关的资源优势真高成为了周边游客的短期旅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4.3.2中国人均GDP的提高? 人均GDP与旅游需求成正比例关系,人民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直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全年生产总值在世界排行第二,达到67.67万亿元,人均GDP5.2万元,恩格尔系数直线降低,因此人们开始注重旅游带给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生活以及旅游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旅游观念不再局限于当地,而开始将跨省、跨国的外地其作为新追求,人们的旅游目标往往是那些新鲜的、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而耀州区自身旅游资源丰富,只要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字眼整合力度,极易打造一个具有新鲜感、个性化、有特色、完善的多体验现代化旅游胜地。4.4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分析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各省市也在调整政策支持地区旅游业发展,虽然耀州区属于西安的一小时都市圈内,但是相比西安周边的其他景区来说,旅游吸引力低下,没有形成规模;耀州区的“药王”养生游与咸阳的养生文化相比,咸阳的趣味条件更加优越;耀州的照金“红色”游与陕北的延安红色旅游相比,延安的红色旅游名气更大;“佛教”香山游又与周至的楼观台相抗衡,但周至已形成依靠秦岭自然环境的休闲、生态、道教文化产业链接,相比这些同类型旅游景点,耀州区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深度明显低于那些成熟的景区,相比对游客的吸引力相对较低,因此耀州区只有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凭借独特的旅游产品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创造新型旅游品才能具备与之抗衡的竞争力。 通过SWOT分析,我们得出了耀州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优、劣势是为了进行发展对策分析。如何加快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各自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努力。本文着重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对策分析,从旅游形象定位、目标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以及旅游服务体系四个层次说明如何促进耀州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5耀州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5.1构建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耀州区应制作景区网站、模拟3D游览,制作景区宣传片、宣传单,完善景区标牌并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广泛宣传耀州区一代药王故里的旅游定位和形象。在宣传过程中要明确区域地位,以政府为主导,宣传文明政府形象,并利用多种营销渠道,采用网络营销、事件营销、热门营销等新型营销手段推广耀州区;各景区及经营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计划,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国际国内旅游交易、推介会,以提高耀州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2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人才是旅游商品创新的关键,高校应肩负旅游人才培养的使命,铜川大学应高薪引进一些旅游方面的名师,开设铜川旅游商品策划等方面课程,培养专门人才,以实践性为主,学术型为辅,实行学校和政府联合培养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高文化的旅游管理人才。5.3完善旅游线路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两个重要旅游城市西安和延安之间,是陕西北线旅游的必经之地,但耀州区一直未能充分融入到陕西北线的旅游网络中,对此,耀州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将重点景区纳入陕西北线旅游网络,为传统的陕西北线旅游网络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为使游客通过最便捷的路线体验耀州区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耀州区亦应再推出华夏青瓷游等经典旅游线路或专题旅游线路,并通过营销体系使其广为人知,进而产生相应效益。5.4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环境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影响了旅游区的形象和之后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耀州区如今的城市环境环境,政府应健全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加大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做好城市规划,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办法集中治理查处高污染产业,关闭相关产业建设清洁型能源产业,大量植树造林建设宜游宜居住的美好耀州区。5.5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耀州区旅游类型主要以文化遗产游为主,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对旅游产业的新需求,耀州区必须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以香山为背景建立经典佛教旅游产品,建立佛教文化区,令游客切身体会佛教文化的意义以耀州窑为背景建立陶艺体验旅游产品,让游客通过亲自体验,切实体验制造陶制品的乐趣,感受耀州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药王山为背景,将药王系列药膳、养生馆等产品进行集聚,建立特色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体系;以申河村、马咀村为背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建立以吃喝、游玩、购物、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链;以瑶曲两个废弃煤矿为背景,利用仿真技术在废弃的矿区开发煤矿探险游和煤矿体验游,让参与者在体验开矿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结 论本论文对耀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肯定了耀州区旅游产业在这些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旅游形象与资源不相匹配;旅游从业人员少、素质差;旅游景点零散、旅游产品缺少;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不佳;旅游产品与旅游行业发展不协调。在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根据耀州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确立了耀州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策。耀州区今后的发展应以政府为指导中心,以城市总体发展为主,制定耀州区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转变旅游开发观念,加大景区的开发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形象,创建独特的旅游品牌,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走政企联合强强发展道路,以服务游客为思想中心,就一定能实现旅游强区、旅游强市,推动旅游业为耀州区及整个铜川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旅游资源开发——以铜川市为例[J]. 资源与环境,2010,01:46-50.叶欢,李瑛.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铜川市为例[J]. 金融经济,2014,12:33-35.丁华,戴宏. 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方略——以铜川市为例[J]. 城市问题,2014,08:39-44.藏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2.魏东. 药王山养生度假区规划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李姣,孙虎. 铜川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2,04:167-170.颜丙占. 基于能值理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投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郭竟营. 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刘培仓,张贵孝,李永红,张首魁.新型城镇化的照金样本[J].陕西日报,2014,(05).赵航波,游训龙.县域近郊遗址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及对策[D].农村经济与科技研究,2014,(02).徐徐.铜川照金香山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D].旅游管理研究,2013,(2).郭娜.浅谈铜川旅游资源开发[J].商品与质量,2011,(06).Michael Pretes. Touring mines and mining tourists[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2012.29(2).439一4511.Schreck.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in Yn-Shen-Fu mining areas[J]. Shanxi coal 2011,(2).致谢本篇毕业论文的完成得到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胡媛老师的悉心帮助,从论文研究方向的选择,内容的搜集、整理,材料的组织安排,论文研究立意创新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国际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在我做论文期间给予的关心与帮助,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