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的应对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1
2.1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
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2
3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4
3.1 对华贸易保护案件数量增多 4
3.2 对华贸易保护表现形式变化5
3.3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领域转变7
4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8
4.1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9
4.2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9
5 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对策12
5.1 我国政府的应对政策12
5.2 我国企业应对措施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3
表1 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 2
表2 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 3
1 引言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进口限制,这样就能在国内市场上保护本国商品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通过为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进而扩大出口。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国内经济,而发达国家更多的是提倡采取自由贸易,而贸易保护主义则只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才采用。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频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是为了抵制外国产品,更是为了达到对外扩张和争夺世界市场的目的。贸易保护主义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前各式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特征。WT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国际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的发展,使全球逐渐形成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增加了贸易规模。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依存度很高,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自改革开放以来,贸易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对进口国国内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实质性伤害。以美国和欧盟等为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开始逐渐加大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这些国家往往会在与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或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来限制进口中国产品从而可以保护本国商品不在国内市场遭受外国产品的竞争,不仅如此,他们还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这种贸易保护行为不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损害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全面了解我国出口和国际对华贸易保护的现状,正确认识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国出口企业因贸易保护主义而遭受的损失,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这具有重要的意义[1]。
2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2.1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出口贸易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趋势。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是在1978年之后才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的对外出口总额快速增加,成为仅落后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3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而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4.16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其中出口总额为2.2100万亿美元,增长7.9%,出口总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3%,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12%。
中国的出口贸易不仅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还使得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1990年的620.9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21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了近35倍。除了在80年达到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曾有下降,我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在快速增长。在加入WTO后,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速度更快,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1.8%上升到2013年的11.3%,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第15位上升到第1位,如表1所示。
表1: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出口额 出口额占世界比重 世界排名
1990 1154.4 620.9 1.80 15
1995 2808.6 1487.8 2.88 11
2000 4742.9 2492 3.86 7
2001 5096.5 2661 4.30 6
2002 6207.7 3256 5.02 5
2004 11545.5 5933.2 6.44 3
2007 21738.3 12180.1 8.08 2
2008 25632.6 14306.9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7 2
2009 22075.4 12016.1 9.98 1
2010 29727.6 15779.3 10.04 1
2011 36418.6 18983.8 10.42 1
2012 38667.2 20498.3 11.1 1
2013 41603.31 22100.1 12.3 1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来
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各种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一国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状况,还反映出了一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标准,国际将进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个大类。初级产品指的是没有经过加工或者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它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料等。工业制成品是指由工业部门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或者再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工业制成品又可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也在不断枯竭。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在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将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变化为例加以分析。如图1所示。
1970 22.6 12.1 53.54 10.5 46.46
1975 72.64 40.98 56.42 31.66 43.58
1980 181.19 91.14 50.30 90.05 49.70
1981 220.07 102.8 46.57 117.59 53.43
1982 233.21 100.05 43.09 122.71 53.43
1984 261.39 119.34 45.66 142.05 54.34
1 引言1
2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1
2.1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
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2
3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4
3.1 对华贸易保护案件数量增多 4
3.2 对华贸易保护表现形式变化5
3.3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领域转变7
4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8
4.1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9
4.2 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9
5 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对策12
5.1 我国政府的应对政策12
5.2 我国企业应对措施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3
表1 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 2
表2 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 3
1 引言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进口限制,这样就能在国内市场上保护本国商品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通过为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进而扩大出口。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国内经济,而发达国家更多的是提倡采取自由贸易,而贸易保护主义则只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才采用。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频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是为了抵制外国产品,更是为了达到对外扩张和争夺世界市场的目的。贸易保护主义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前各式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特征。WT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国际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的发展,使全球逐渐形成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增加了贸易规模。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依存度很高,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自改革开放以来,贸易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对进口国国内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实质性伤害。以美国和欧盟等为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开始逐渐加大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这些国家往往会在与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或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来限制进口中国产品从而可以保护本国商品不在国内市场遭受外国产品的竞争,不仅如此,他们还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这种贸易保护行为不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损害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全面了解我国出口和国际对华贸易保护的现状,正确认识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国出口企业因贸易保护主义而遭受的损失,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这具有重要的意义[1]。
2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2.1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出口贸易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趋势。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是在1978年之后才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的对外出口总额快速增加,成为仅落后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3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而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4.16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其中出口总额为2.2100万亿美元,增长7.9%,出口总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3%,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12%。
中国的出口贸易不仅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还使得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1990年的620.9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21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了近35倍。除了在80年达到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曾有下降,我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在快速增长。在加入WTO后,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速度更快,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1.8%上升到2013年的11.3%,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第15位上升到第1位,如表1所示。
表1: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出口额 出口额占世界比重 世界排名
1990 1154.4 620.9 1.80 15
1995 2808.6 1487.8 2.88 11
2000 4742.9 2492 3.86 7
2001 5096.5 2661 4.30 6
2002 6207.7 3256 5.02 5
2004 11545.5 5933.2 6.44 3
2007 21738.3 12180.1 8.08 2
2008 25632.6 14306.9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7 2
2009 22075.4 12016.1 9.98 1
2010 29727.6 15779.3 10.04 1
2011 36418.6 18983.8 10.42 1
2012 38667.2 20498.3 11.1 1
2013 41603.31 22100.1 12.3 1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来
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各种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一国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状况,还反映出了一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标准,国际将进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个大类。初级产品指的是没有经过加工或者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它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料等。工业制成品是指由工业部门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或者再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工业制成品又可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也在不断枯竭。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在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将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变化为例加以分析。如图1所示。
1970 22.6 12.1 53.54 10.5 46.46
1975 72.64 40.98 56.42 31.66 43.58
1980 181.19 91.14 50.30 90.05 49.70
1981 220.07 102.8 46.57 117.59 53.43
1982 233.21 100.05 43.09 122.71 53.43
1984 261.39 119.34 45.66 142.05 54.3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