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20200101192112]
农村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往往把“立足中小企业,服务本地经济”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任,对稳定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特殊性,更多的专家学者是将研究的重点在国有商业银行上,而忽略了农村商业银行这一个较特殊的群体,对农村商业银行所特有的信贷风险也缺乏关注。 本文描述了国内外金融经济趋势的背景,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原因及其成因,最终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对农村商业银行今后发展有所帮助。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 2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 2
2.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种类 3
3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4
3.1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4
3.2 国内经济金融形势6
4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7
4.1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7
4.2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8
5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8
5.1 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 8
5.2 贷款前期工作不到位,信贷风险管理不严格 8
5.3 客户信用等级的评级方法仍需完善9
5.4 资产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10
6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10
6.1 改革过程中留下的问题 10
6.2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11
6.3 信用体系不健全 11
6.4 服务对象相对商业银行质量不高 11
7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建议12
7.1 董事会制度 12
7.2 加强信贷文化建设 13
7.3 进一步完善优化信用评价系统,通过系统筛选客户14
7.4 健全资产保全职能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崛起,带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本来就十分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多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的融资渠道、业务模式、经营范围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流动性危机,更加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弊端,也为我国加强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敲响了警钟。“立足中小企业,服务本地经济”,农村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就将其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担,具有稳定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1]。但是,因为我国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所以,较多专家学者重点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而忽略了农村商业银行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银行的主要收入是信贷业务收入。因而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直接由贷款质量的高低决定。银行经营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其中之一就是信贷风险。想要保障银行的经营安全,并以最小的损失来获得控制信贷风险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信贷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上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效率,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商业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依据2013年银监会公布的2012的年报中能够看出,在最近的几年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中,另外不良贷款余额则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的6.1%下降到目前的1.0%,具体数据见表1。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国现在部分信贷管理制度是从国外先进经验中学习总结得到的,我国现代银行业发展历史还是很短暂的,部分是根据我国短暂的发展历史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来的,部分是信贷管理方法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完善。
表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单位:亿元,百分比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不良贷款余额 12701.9 5635.4 5066.8 4336.0 4278.7 4928.5
不良贷款率 6.1 2.4 1.6 1.1 1.0 1.0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12年年报整理所得)
表2:2012年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情况表 单位:百分比
商业银行种类 外资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所占比例 0.5 1.0 0.7 1.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12年年报整理所得)
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最高,其不良贷款占比是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的近四倍。表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其贷款质量特别差,信贷管理的水平仍需提升。所以,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有针对性和必要性。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
不论是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
行,它们的性质都属于商业银行,它们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信贷资产的种类和信贷风险识别过程等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共同遵循监管机构公布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有关规则制度。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
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之后,贷款到期时银行无法按时收回本金与利息,使信贷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与信贷损失并不同,信贷风险是一种“可能损失”,而信贷损失是一种“现实损失”,信达风险指可能发生,信贷损失却是已经发生。但是两者存在正比例关系,即当信贷风险越大,信贷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3]。
信贷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引起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方面、企业方
面和银行方面三方面原因。
(1)社会方面原因。外部因素就包括社会方面的因素,是借方与贷方全都没有办法预测和控制。比如飓风、地震、泥石流等一些外部不可抗力因素会严重扰乱经济活动,使得信贷风险存在。企业的产品的成本、融资难易、市场需求和盈亏状况将会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从而银行信贷会面临风险。
(2)企业方面原因。企业是运用信贷资金的主体,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否直接受到企业运用信贷资金的能力所影响。首先,银行产生信贷风险与企业管理经营不恰当和机制不健全有关。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能力素质和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决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其次,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会造成银行信贷风险。企业的自有资本是企业清偿债务能力的最后保证,若企业自有资本雄厚,则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债权相对安全。
(3)银行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的银行信贷决策失误,产生信贷风险。银行对企业信用分析失误,对资
本不充足尚未开发的业务进行融资、贷款抵押率过高、对某个借款人贷款过度、贷后
监管不力等筛选机制和管理机智存在缺陷,从而做出错误信贷决策。另外,银行发放
农村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往往把“立足中小企业,服务本地经济”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任,对稳定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特殊性,更多的专家学者是将研究的重点在国有商业银行上,而忽略了农村商业银行这一个较特殊的群体,对农村商业银行所特有的信贷风险也缺乏关注。 本文描述了国内外金融经济趋势的背景,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原因及其成因,最终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对农村商业银行今后发展有所帮助。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 2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 2
2.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种类 3
3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4
3.1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4
3.2 国内经济金融形势6
4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7
4.1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7
4.2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8
5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8
5.1 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 8
5.2 贷款前期工作不到位,信贷风险管理不严格 8
5.3 客户信用等级的评级方法仍需完善9
5.4 资产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10
6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10
6.1 改革过程中留下的问题 10
6.2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11
6.3 信用体系不健全 11
6.4 服务对象相对商业银行质量不高 11
7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建议12
7.1 董事会制度 12
7.2 加强信贷文化建设 13
7.3 进一步完善优化信用评价系统,通过系统筛选客户14
7.4 健全资产保全职能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崛起,带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本来就十分复杂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多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的融资渠道、业务模式、经营范围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流动性危机,更加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弊端,也为我国加强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敲响了警钟。“立足中小企业,服务本地经济”,农村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就将其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担负起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担,具有稳定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1]。但是,因为我国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所以,较多专家学者重点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而忽略了农村商业银行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银行的主要收入是信贷业务收入。因而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直接由贷款质量的高低决定。银行经营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其中之一就是信贷风险。想要保障银行的经营安全,并以最小的损失来获得控制信贷风险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信贷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上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效率,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商业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依据2013年银监会公布的2012的年报中能够看出,在最近的几年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中,另外不良贷款余额则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的6.1%下降到目前的1.0%,具体数据见表1。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国现在部分信贷管理制度是从国外先进经验中学习总结得到的,我国现代银行业发展历史还是很短暂的,部分是根据我国短暂的发展历史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来的,部分是信贷管理方法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完善。
表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单位:亿元,百分比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不良贷款余额 12701.9 5635.4 5066.8 4336.0 4278.7 4928.5
不良贷款率 6.1 2.4 1.6 1.1 1.0 1.0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12年年报整理所得)
表2:2012年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情况表 单位:百分比
商业银行种类 外资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所占比例 0.5 1.0 0.7 1.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12年年报整理所得)
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最高,其不良贷款占比是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的近四倍。表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其贷款质量特别差,信贷管理的水平仍需提升。所以,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有针对性和必要性。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述
不论是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
行,它们的性质都属于商业银行,它们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信贷资产的种类和信贷风险识别过程等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共同遵循监管机构公布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有关规则制度。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
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之后,贷款到期时银行无法按时收回本金与利息,使信贷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与信贷损失并不同,信贷风险是一种“可能损失”,而信贷损失是一种“现实损失”,信达风险指可能发生,信贷损失却是已经发生。但是两者存在正比例关系,即当信贷风险越大,信贷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3]。
信贷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引起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方面、企业方
面和银行方面三方面原因。
(1)社会方面原因。外部因素就包括社会方面的因素,是借方与贷方全都没有办法预测和控制。比如飓风、地震、泥石流等一些外部不可抗力因素会严重扰乱经济活动,使得信贷风险存在。企业的产品的成本、融资难易、市场需求和盈亏状况将会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从而银行信贷会面临风险。
(2)企业方面原因。企业是运用信贷资金的主体,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否直接受到企业运用信贷资金的能力所影响。首先,银行产生信贷风险与企业管理经营不恰当和机制不健全有关。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能力素质和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决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其次,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会造成银行信贷风险。企业的自有资本是企业清偿债务能力的最后保证,若企业自有资本雄厚,则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债权相对安全。
(3)银行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的银行信贷决策失误,产生信贷风险。银行对企业信用分析失误,对资
本不充足尚未开发的业务进行融资、贷款抵押率过高、对某个借款人贷款过度、贷后
监管不力等筛选机制和管理机智存在缺陷,从而做出错误信贷决策。另外,银行发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