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过度竞争概述 1
2.1 过度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1
2.2 过度竞争的衡量 1
3 我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表现分析 2
3.1 从市场结构分析 2
3.2 从市场行为分析 2
3.3 从市场绩效分析 3
4 出口贸易过度竞争原因分析 3
4.1 竞争环境原因 3
4.2 企业自身原因 4
5 出口贸易过度竞争对策分析 5
5.1 外部环境对策 5
5.2 企业内部对策 6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中国继续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经济理论上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不仅为我国累积了巨额外汇财富,同时也为稳定社会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贸易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近年来,出口贸易的过度竞争问题越发尖锐,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过度竞争行为,过度竞争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著。我国不仅出口企业多、秩序乱、组织性差。而且在我国出口产品数量大、品种少、附加值低、差异性小、出口渠道狭窄、出口市场集中、营销手段单一的情形下,国内企业间的出口过度竞争主要表现为竞相低价出口,这不仅会大幅减少贸易所得,使得企业出口经济效益下降、利润大量流失,产品质量下降,资源浪费严重,进而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而且由于严重破坏世界贸易的市场规则和市场文化,极易招致其他国家的倾销指控,导致我国产品在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国家市场份额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市场,同时还严重损害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在1995到2014年,世界范围内发起的4624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我国被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达1022起,占全球反倾销立案的22.10%,共牵涉到4000多种出口商品,对我国贸易出口额造成了不可轻视的影响。当然引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出口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度竞争已危及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矛盾必然会更加严峻。因此,研究我国出口贸易过度竞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规范外贸企业的市场行为,构建一个井然有序、高效的竞争格局,已迫在眉睫。
2 过度竞争概述
2.1 过度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自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在其奠定产业组织学基石的《产业组织》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过度竞争一词以来,中外许多学者都对过度竞争有过多种角度的观察和评价标准。然而对于过度竞争的含义,至今理论界却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有些学者认为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结构分散,如果某一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能得到提高,不能达到规模效益,就必然会导致过度竞争。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度竞争描述的是某些无效率的竞争状态,包含经常性的和偶然性事件,通指市场运转过程当中发生的全部过度竞争现象。这种观点认为,过度竞争的主要诱发原因是需求下降导致的供给过剩与较低甚至负数的利润率。
本文认同我国经济学家曹建海为过度竞争所下的定义。他认为,所谓过度竞争,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于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产业内的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而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使整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陷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而又不能顺利从该产业退出的非均衡状况[1]。
根据此定义可以看出,过度竞争的特征有:1)市场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小;2)企业过度进入市场;3)激烈的价格竞争且价格长期低于平均成本;4)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规模不经济;5)企业长期的、持续的低利润;6)退出市场困难且缓慢[2]。
2.2 过度竞争的衡量
一般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三方面来衡量过度竞争。
市场结构一般选用市场集中度来刻画。市场集中度是刻画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量化市场势力,集中体现市场的竞争程度。经常使用的市场集中度指标为CRn指数。CRn指数是指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3]。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企业的销售额为Xi,则第i企业的市场份额为Si=Xi/X,而CRn为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则有:
CRn= =
过度竞争更多发生在市场集中度CR4低于30%的原子型市场。且市场集中度越低,则该市场越有可能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市场行为一般用企业进入行业的速度来分析,行业进入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说明一段时期内企业进入市场的增长速度。行业进入平均增长速度越大,就说明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企业进入市场速度增长快,市场拥挤,容易导致过度竞争。
市场绩效利用产能利用率、利润率和亏损面来分析。产能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通俗来说,就是到底有多少实际生产能力在运转发生生产作用。一般认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小于80%就存在产业产能过剩,过度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现象;过度竞争的重要表现是利润率水平低,产业中多数企业亏损或只能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平均行业利润率低于10%的行业为过度竞争行业,其中权益利润率低于5%属于严重过度竞争。
3 我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表现分析
3.1 从市场结构分析
表1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数据
出口产业名称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CR4(%) 5.70 5.90 6.20 8.80 11.90
出口产业名称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纺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陶瓷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CR4(%) 9.89 2.80 3.80 2.90 3.7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4
根据表1来看,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市场集中度都较低,90%以上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 低于10%,属于过度竞争高发的原子型的市场结构。这说明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产业,产业规模比较小,很难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际上,我国出口贸易市场中中小企业数量重多且所占份额大。中小企业出口额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尤其是许多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纺织品、轻工业品、五金工具等,主要由中小企业生产,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也是中小企业[4]。服装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业之一,2014年中国服装累计出口1863.1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7.95%。出口服装业的市场集中度为3.8%,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目前,我国拥有服装出口企业超过8万家,其中小规模企业高达6.64万家,还不包括作坊式服装加工企业。小规模服装出口企业数量多,比重大,不仅得不到规模效益,还非常容易产生许多问题,如出口数量大,附加值低,差异小,出口渠道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从而导致严重的过度竞争现象。
1 引言 1
2 过度竞争概述 1
2.1 过度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1
2.2 过度竞争的衡量 1
3 我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表现分析 2
3.1 从市场结构分析 2
3.2 从市场行为分析 2
3.3 从市场绩效分析 3
4 出口贸易过度竞争原因分析 3
4.1 竞争环境原因 3
4.2 企业自身原因 4
5 出口贸易过度竞争对策分析 5
5.1 外部环境对策 5
5.2 企业内部对策 6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中国继续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经济理论上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不仅为我国累积了巨额外汇财富,同时也为稳定社会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贸易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近年来,出口贸易的过度竞争问题越发尖锐,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过度竞争行为,过度竞争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著。我国不仅出口企业多、秩序乱、组织性差。而且在我国出口产品数量大、品种少、附加值低、差异性小、出口渠道狭窄、出口市场集中、营销手段单一的情形下,国内企业间的出口过度竞争主要表现为竞相低价出口,这不仅会大幅减少贸易所得,使得企业出口经济效益下降、利润大量流失,产品质量下降,资源浪费严重,进而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而且由于严重破坏世界贸易的市场规则和市场文化,极易招致其他国家的倾销指控,导致我国产品在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国家市场份额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市场,同时还严重损害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在1995到2014年,世界范围内发起的4624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我国被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达1022起,占全球反倾销立案的22.10%,共牵涉到4000多种出口商品,对我国贸易出口额造成了不可轻视的影响。当然引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出口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度竞争已危及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矛盾必然会更加严峻。因此,研究我国出口贸易过度竞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规范外贸企业的市场行为,构建一个井然有序、高效的竞争格局,已迫在眉睫。
2 过度竞争概述
2.1 过度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自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在其奠定产业组织学基石的《产业组织》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过度竞争一词以来,中外许多学者都对过度竞争有过多种角度的观察和评价标准。然而对于过度竞争的含义,至今理论界却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有些学者认为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结构分散,如果某一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能得到提高,不能达到规模效益,就必然会导致过度竞争。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度竞争描述的是某些无效率的竞争状态,包含经常性的和偶然性事件,通指市场运转过程当中发生的全部过度竞争现象。这种观点认为,过度竞争的主要诱发原因是需求下降导致的供给过剩与较低甚至负数的利润率。
本文认同我国经济学家曹建海为过度竞争所下的定义。他认为,所谓过度竞争,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于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产业内的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而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使整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陷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而又不能顺利从该产业退出的非均衡状况[1]。
根据此定义可以看出,过度竞争的特征有:1)市场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小;2)企业过度进入市场;3)激烈的价格竞争且价格长期低于平均成本;4)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规模不经济;5)企业长期的、持续的低利润;6)退出市场困难且缓慢[2]。
2.2 过度竞争的衡量
一般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三方面来衡量过度竞争。
市场结构一般选用市场集中度来刻画。市场集中度是刻画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量化市场势力,集中体现市场的竞争程度。经常使用的市场集中度指标为CRn指数。CRn指数是指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3]。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企业的销售额为Xi,则第i企业的市场份额为Si=Xi/X,而CRn为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则有:
CRn= =
过度竞争更多发生在市场集中度CR4低于30%的原子型市场。且市场集中度越低,则该市场越有可能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市场行为一般用企业进入行业的速度来分析,行业进入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说明一段时期内企业进入市场的增长速度。行业进入平均增长速度越大,就说明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企业进入市场速度增长快,市场拥挤,容易导致过度竞争。
市场绩效利用产能利用率、利润率和亏损面来分析。产能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通俗来说,就是到底有多少实际生产能力在运转发生生产作用。一般认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小于80%就存在产业产能过剩,过度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现象;过度竞争的重要表现是利润率水平低,产业中多数企业亏损或只能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平均行业利润率低于10%的行业为过度竞争行业,其中权益利润率低于5%属于严重过度竞争。
3 我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表现分析
3.1 从市场结构分析
表1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数据
出口产业名称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CR4(%) 5.70 5.90 6.20 8.80 11.90
出口产业名称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纺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陶瓷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CR4(%) 9.89 2.80 3.80 2.90 3.7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14
根据表1来看,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市场集中度都较低,90%以上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 低于10%,属于过度竞争高发的原子型的市场结构。这说明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产业,产业规模比较小,很难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际上,我国出口贸易市场中中小企业数量重多且所占份额大。中小企业出口额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尤其是许多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纺织品、轻工业品、五金工具等,主要由中小企业生产,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也是中小企业[4]。服装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业之一,2014年中国服装累计出口1863.1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7.95%。出口服装业的市场集中度为3.8%,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目前,我国拥有服装出口企业超过8万家,其中小规模企业高达6.64万家,还不包括作坊式服装加工企业。小规模服装出口企业数量多,比重大,不仅得不到规模效益,还非常容易产生许多问题,如出口数量大,附加值低,差异小,出口渠道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从而导致严重的过度竞争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