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效率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国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必然会采取一定的环境规制措施,在减少CO2排放量和提高CO2排放效率的同时必然会对贸易竞争力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分析CO2排放效率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CO2排放效率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主要通过全要素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L指数三个指标来说明二者的关系。最后采用固定模型对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CO2排放效率对我国贸易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我国贸易竞争力依赖于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外资依存度和企业规模对贸易竞争力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研发投入和人均资本对其有负向抑制作用。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贸易竞争力,低碳经济
目 录
1 引言1
2 碳排放效率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1
2.1 从成本角度影响贸易竞争力1
2.2 从产品差异化角度影响贸易竞争力2
2.3 成本和差异化的综合影响分析3
3 全要素CO2排放效率与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测算3
3.1 相关指标测算方法介绍3
3.2 全要素CO2排放效率与贸易竞争力的静态分析6
3.3 全要素CO2排放效率与贸易竞争力的动态分析11
4 碳排放效率对我国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16
4.1 模型建立与控制变量的选取16
4.2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17
4.3 回归分析18
5 政策建议19
5.1 合理安排研发投入结构,实现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19
5.2 鼓励企业引入外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21
5.3 转变竞争观念,加强产品差异化意识21
结论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图1 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ML指数的年平均值12
图2 我国资源型行业ML指数12
图3 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ML指数13
图4 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ML指数13
图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鞋业的TCI与CMP折线图15
图6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TCI与CMP折线图16
图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TCI与CMP折线图16
表1 我国35个工业行业全要素CO2排放效率6
表2 表1内行业分类代号说明7
表3 我国35个工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I)8
表4 我国35个工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与CO2减排效率的静态比较10
表5 以2003年为基期的各行业CO2排放效率的ML指数11
表6 我国35个工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I)的变化趋势14
表7 各控制变量的计算指标17
表8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7
表9 全行业整体回归结果18
表10 研发投入来源比例20
表11 2014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20
1 引言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为24.3万亿元,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从表面上看,我国已经获得了世界贸易的绝对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统计,2014年我国的CO2年排放量为105亿吨,明显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做出了相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为了使CO2的排放量减少就需要通过提高CO2排放效率来实现,而CO2排放效率的提高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分析二氧化碳排放效率通过哪些方式影响贸易竞争力,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关关系。考虑在尽量减少对竞争力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可行性的方法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由于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研究CO2排放效率与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碳排放效率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路径,进而测度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CO2排放效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L指数这三个指标,然后利用实证分析来研究对外贸易是否依赖碳排放的低效率以及如何依赖。最后为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条件下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2 碳排放效率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研究CO2排放效率对竞争力的影响就必须通过研究影响路径来分析。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方式。贸易竞争力较强的产品都有成本较低和富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本文从成本、产品差异化以及两者的综合影响这三方面来研究分析。
2.1 从成本角度影响贸易竞争力
低成本战略并不是要求企业单纯地追求价格最低,而是在产品各方面特征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价格需要优于其竞争对手的价格,这是一种可控制性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因为成本相对较低,就会使得需求大幅度增加,这样企业就会获得较高的收益。成本优势一般都是通过寻求“随着规模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经济、降低从厂商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增加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的投入及其他因素来实
现的。而要实现低二氧化碳排放必然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此类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要素的高价格、污染处理设备的高投资及生产流程的改进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而且美国和法国均通过了关于实施“碳关税”的法律条例,而我国碳排放量全球第一,各种产品的环境标准也相对较低,面临的“碳关税”问题较为严重,这会使得产品成本增加。
成本减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生产要素及污染处理设备,而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一般均为运输行业,因此会直接增加运输成本。二是要想提高碳排放效率就需要进行技术改革、创新,最初会增加研发成本的投入,然而技术改造完成后,使得碳排放效率得到提高,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在追求低碳经济的情况下,环保型行业竞争力优势逐步浮现出来,我们会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环保型产业。但由于资金有限,生产者必然需要挤出一部分本应用于研发新技术的资金,这会使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目前,我国环保型产业的发展规模还较小,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但随着其规模的扩大,根据规模报酬递减的规律,发展环保型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会不断减少,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