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相对落后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以荔浦县为例

广西相对落后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以荔浦县为例[20200428201001]
摘要:本文基于纳什均衡的经济学思想,分析了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社区与开发商的博弈、政府与社区的博弈。指出纳什均衡条件下,各参与者的理性选择。对广西荔浦县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内容包括: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社区参与型,在SWOT分析下概括出各种模式的优劣势,在纳什均衡的理论下,提出政府、企业、社区三者共同开发的综合开发模式。阐述了各个参与者在妥协情况下,获得的各项收益,并指出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研究课题,希望能给其他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生态旅游资源纳什均衡开发模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
(二)文献回顾2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3
(一)相关概念3
1.生态旅游资源概念3
2.相对落后地区的界定3
(二)相关理论3
1.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3
2.开发商与社区的博弈3
3.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博弈4
三、广西荔浦县生态资源开发模式概括4
(一)广西荔浦县基本情况介绍4
(二)广西荔浦县生态旅游业简介4
1.发展现状4
2.发展前景4
(三) 广西荔浦县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5
1.政府主导方式5
2.企业主导型5
3.社区参与型5
(四) 三种模式SWOT分析5
四、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模式新思路6
(一)纳什均衡条件下三个主体参与模式6
1.政府职能6
2.企业定位7
3.社区决策7
五、结论及建议7
(一)结论7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7
1.利益均衡点的选择7
2.时间的不一致性8
3.其他影响因素8
致谢8
参考文献9
广西相对落后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以荔浦县为例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势,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是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体。因当前开发思维的局限性,致使县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不合理开发等状况,为适应我国当目前的发展形势,满足其快速、可持续发展要求,选取科学的评价模型、评价体系和资源开发模式至关重要。全力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构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顺应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保护生态资源意义重大。
这样的研究与探索也可以为行为主体的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将从侧面产生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同时丰富产业布局,协调地区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相对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起到很强的扶贫效应。
广西北部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在其拥有的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故生态旅游资源是县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最优选择。然而资源开发手段存在很多模式,这些无疑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开发建设桂西、桂北生态资源密集区域,对于加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进而推进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府主导资源开发、企业主导经营、社区参与模式三种不同开发方式进行SWOT分析,对比他们之间的优劣势,提出一种政府、企业、社区三者共同参与的新模式。
(二)文献回顾
从现有文献中,佟敏(2009)认为在生态旅游目的地各种利益主体互相交错的情况下,要做到既经济发展又环境保护,必须要有强大的势力介入,以政府的力量对社区参与进行指导。
肖祥(2012)指出: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健全区域管理制度、建立职能明确的管理机构,从管理职能上加以防范。建立和完善广西北部湾区域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实现机制。
张曙光、赵农(2002年)旅游的外部性问题的产生,使得包括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游客和居民,甚至地方政府等不同的群体都在从事旅游业行为时最大限度地使用旅游资源,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
卢小丽(2006年)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区的社区居民进行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居民对生态旅游正面和负面的经济影响感知都直接影响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参与行为,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是促使居民支持和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感知对居民的生态旅游发展态度和参与行为没有影响。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其次是社会文化影响,最后才是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蔡海生(2007)等人认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加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通过分析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和生态盈亏情况,并依据生态补偿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幅度和生态盈亏的多少,实现生态补偿的量化分析,使生态补偿更加合理。
蒋燕(2005)指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建设,主要包括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收益分配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黄圣霞,巫国富(2011年4月)对开发商与政府、开发商之间、旅游地居民之间、开发商和当地居民之间这四种关系的博弈进行了分析。
刘静艳(2009)在对企业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中发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府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围绕资金链条,不断完善社区、企业等利益的模式,对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
肖祥(2012)指出: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健全区域管理制度、建立职能明确的管理机构,从管理职能上加以防范。建立和完善广西北部湾区域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实现机制。
吴昊(2007)指出:政府规划定位失当, 着重生态旅游资源一般性开发, 注重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缺乏资源环境深度保护, 破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管理失当, 政府替代市场, 扮演企业者,多重管理, 功能错位。
上述部分学者实证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利益关系及影响因素的化,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一些看法,几乎所有的观点的认为政府行为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开发地的社区居民的作用。只有多方关系主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公开的原则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才能最大化,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概念
1.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历史、人文融合的场所中,具有可供旅游者感知、欣赏、体验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的资源,旅游者带着欣赏、参与的态度前往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产生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给予人们了解旅游对于自然、文化和人类环境的机会。其对社区居民的收益问题赋予了较高的关注,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寻求社会各部门包括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决策的途径,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并追求长远利益的一种自然存在。
2.相对落后地区的界定
本文依据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从人口类指标、居民收入类指标、公共服务类指标、财政统筹类指标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使用综合指数分析和分类坐标分析,将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分为五个等级A、B、C、D、E。本文把C等及D等划分为相对落后地区。
(二)相关理论
博弈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决策行为的一种决策理论,是多个经济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多元决策,决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双方或多方的决策。在博弈理论中,策略性环境是指每个参与者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所有的参与者都试图选择最优的决策或行动来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达到最优。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假设在某个单一的市场中,只有甲跟乙两个竞争者,每个竞争者都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为合作与不合作。这样即有四种不同的策略,当两个参与者的条件策略组合恰好相同,两者都不再单独改变策略的时候,整个博弈就达到均衡。各自最终选取的策略组合,是博弈的解,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更严格的说,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者的选择策略组合,在该组合上,任何参与者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1.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
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者看作一个参与者,在争取政府资金政策支持上,它就与政府构成了博弈中的甲乙两者。政府在提供政策的最终目的上,更多的是看重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开发者更多的心思则放在自身的经济效益上。在已经开发的项目上,假设政府与开发商都有投资与不投资两个选择,双方投资分别获得A1和A2的收益,不投资获得的收益分别为B1和B2,如表1所示。由于旅游开发具有相对的长效性,需不断投资,改善环境。所以投资所得小于短期收益。故容易得出A1 表1: 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博弈
开发商
投资 (A1 ,A2) (B1 ,A2) 不投资 (A1 ,B2) (B1 ,B2)
政府 投资 不投资
2.开发商与社区的博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