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贸易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和最新动向进行了评述。全文主要研究对外贸易、FDI与环境的关系,即贸易自由化的实施是否会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FDI对环境产生消极作用还是积极作用。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解读和梳理,我们发现,对外贸易、FDI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2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理论基础2
(一)国外研究2
1.理论研究 2
2.实证研究2
(二)国内研究3
1.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有益论3
2.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有害论3
3.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无关论4
(三)贸易与环境污染分析的理论基础4
1.规模效应 4
2.结构效应4
3.技术效应4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
(一)研究方法4
(二)技术路线4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5
(一)创新之处5
(二)不足之处5
五、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状况概述5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6
1.工业三废排放量6
2.空气质量状况6
(二)我国贸易现状7
1.贸易规模 7
2.贸易方式9
3.贸易结构10
六、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11
(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描述性分析11
(二)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实证性分析12
1.确定指标与数据处理12
(1)指标的选取与说明12
(2)数据预处理12
2.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13
(1)回归模型的构建13
(2)回归结果的分析13
(三)本章小结15
七、我国东、西部贸易对环境污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对比分析16
(一)我国东、西部贸易状况对比分析16
(二)我国东、西部环境污染状况对比分析18
(三)我国东、西部贸易对环境影响实证对比分析18
(四)本章小结19
八、总结19
(一)结论19
(二)相关政策建议20
致谢20
参考文献20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大气臭氧层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现在普遍认为,必须通过主权国家的国际环境合作,如签署国际环境协议来解决(Barrett,2003)。同时,经济学对于解释国际环境问题的起因所起的作用以及为此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受到了学术界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贸易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其中的一个热点。
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Baumol(1971)、Magee和Ford(1972)以及Walter(1973)等的论文都成了研究贸易和环境问题的经典文献。Beers和Bergh(1996)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贸易和环境外部性的相互关系;Lee(1996)则用大量的经验数据来表明贸易和环境间存在的复杂关系。Antweiler等(2001)以及Ederington和Minier(2003)都各自对贸易和环境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全国和东西部两个角度来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在东西部层面上,侧重于对FDI的研究。环境保护经常意味着牺牲短期的经济增长,于是贸易和环境孰重孰轻就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后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针对贸易对环境影响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正确认识和如何处理贸易和环境的关系,是各国需要做到的事情,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逐渐优化,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文在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一般均衡的基础上,用了技术因素的滞后变量来衡量技术效应,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因素自变量,同时结合我国东西部地区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几种典型效应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其次研究FDI规模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综合考察我国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FDI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研究角度比较多面,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环境质量恶化,有关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甚嚣尘上。做到十三五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需做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投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因此本文研究有利于分析对外贸易及FDI规模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效应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差异,认识到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助于从环境保护角度调整贸易政策导向,推动对外贸易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
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从短期或从长期来看,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内,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效应是消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自由化对环境会产生长期且积极的影响。
对此,国际上有以下说法: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假说、“向底线赛跑”(Race to the Bottom)假说和“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假说。EKC假说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会恶化;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质量会逐渐得到改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2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理论基础2
(一)国外研究2
1.理论研究 2
2.实证研究2
(二)国内研究3
1.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有益论3
2.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有害论3
3.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无关论4
(三)贸易与环境污染分析的理论基础4
1.规模效应 4
2.结构效应4
3.技术效应4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
(一)研究方法4
(二)技术路线4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5
(一)创新之处5
(二)不足之处5
五、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状况概述5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6
1.工业三废排放量6
2.空气质量状况6
(二)我国贸易现状7
1.贸易规模 7
2.贸易方式9
3.贸易结构10
六、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11
(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描述性分析11
(二)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实证性分析12
1.确定指标与数据处理12
(1)指标的选取与说明12
(2)数据预处理12
2.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13
(1)回归模型的构建13
(2)回归结果的分析13
(三)本章小结15
七、我国东、西部贸易对环境污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对比分析16
(一)我国东、西部贸易状况对比分析16
(二)我国东、西部环境污染状况对比分析18
(三)我国东、西部贸易对环境影响实证对比分析18
(四)本章小结19
八、总结19
(一)结论19
(二)相关政策建议20
致谢20
参考文献20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大气臭氧层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现在普遍认为,必须通过主权国家的国际环境合作,如签署国际环境协议来解决(Barrett,2003)。同时,经济学对于解释国际环境问题的起因所起的作用以及为此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受到了学术界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贸易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其中的一个热点。
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Baumol(1971)、Magee和Ford(1972)以及Walter(1973)等的论文都成了研究贸易和环境问题的经典文献。Beers和Bergh(1996)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贸易和环境外部性的相互关系;Lee(1996)则用大量的经验数据来表明贸易和环境间存在的复杂关系。Antweiler等(2001)以及Ederington和Minier(2003)都各自对贸易和环境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全国和东西部两个角度来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在东西部层面上,侧重于对FDI的研究。环境保护经常意味着牺牲短期的经济增长,于是贸易和环境孰重孰轻就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后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针对贸易对环境影响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正确认识和如何处理贸易和环境的关系,是各国需要做到的事情,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逐渐优化,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文在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一般均衡的基础上,用了技术因素的滞后变量来衡量技术效应,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因素自变量,同时结合我国东西部地区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几种典型效应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其次研究FDI规模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综合考察我国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FDI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研究角度比较多面,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环境质量恶化,有关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甚嚣尘上。做到十三五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需做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投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因此本文研究有利于分析对外贸易及FDI规模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效应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差异,认识到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有助于从环境保护角度调整贸易政策导向,推动对外贸易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
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从短期或从长期来看,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内,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效应是消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自由化对环境会产生长期且积极的影响。
对此,国际上有以下说法: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假说、“向底线赛跑”(Race to the Bottom)假说和“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假说。EKC假说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会恶化;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质量会逐渐得到改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