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知识产权壁垒的概述1
2.1 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2
2.2 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历程2
2.3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3
3 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4
3.1案例分析5
3.2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7
4 我国出口贸易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9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图1 7
图2 8
表1 5
1 引言
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垄断也随之凸显,知识产权拥有者凭借其自身的拥有权吸收高额的垄断利润,随着知识产权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国际贸易领域,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贸易的正常发展,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从初期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发展到现代以机电等制成品等为主的出口产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逐渐提高。2009次贷危机全球余波未平,国际社会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屡见不鲜,并且已经逐渐向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壁垒方面倾斜。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行业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最多,这两大行业也是中国技术含量大幅度增长的行业。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从2005年开始,知识产权贸易别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经超过反倾销等其他贸易保护措施,涉及中国主要的100类出口商品,至今累积损失已超过2000亿美元。从200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依此情形发展,中国企业对外市场出口产品必然会面临较大幅度的缩水。因此作为经济相比更加落后,更加容易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对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保护本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渐渐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日趋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替代品。本文通过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分析知识产权壁垒是如何结合国际上的其他因素来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的。
2 知识产权壁垒的概述
首先,想要了解知识产权壁垒就必须先了解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通过智力创造性活动产生一定的劳动成果,并在一段时间内对该劳动成果享有法律规定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垄断权,设置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竞争者使用知识产权使用者的技术或其他,所以知识产权能更好的鼓励创新,鼓励知识产权人有动力创新从而带动全社会的技术进步,然而又不得不在垄断该项技术与鼓励技术创新之间进行不断的调和。另外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两面性:其一,它在促进创新、鼓励发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知识产权的传播更普及更广泛。其二,它也有减缓知识传播及普及速度和范围的功效,因为它有“法定垄断权”,虽然这种“法定垄断权”的设立是以对相关权利人法定保护的方式,以促进智力创造活动为目的,最终促进社会进步,但它使得相关权利人的对该项智力成果的所有权和社会公众对它的需求之间造成了严重的失衡[1]。这样,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向前。
2.1 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
知识产权壁垒是占有知识产权优势和先进技术水平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国际和国内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通过海关扣押、专利围堵、产权诉讼等方式利用知识产权法所授予的独占权或超越有限垄断权的范围,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来限制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张的种种市场竞争措施和策略,以此达到维护其知识产权优势的目的。知识产权壁垒实质上是一种非关税国际贸易壁垒,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为国人所熟知以后,它已经逐渐取代前两者成为困扰我国企业的贸易障碍[2]。
另一种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定义是指一国实施的或支持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义的,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的进口限制措施,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滥用法律垄断权,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合理障碍的其他措施。主要表现为价格歧视、拒绝许可、寡占和垄断性高价、搭售及知识产权的扩张、商标抢注及专利联盟等形式。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一般会采取将所定价格高出产品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之和数倍的方法,利用其独有的知识产权谋取暴利。
2.2 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历程
2.2.1 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现今世界,除少数国家没有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外,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保护本国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签订了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并加入其中。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有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越来越满足不了社会上日益增长的对这种保护的需求。以下是从有知识产权立法以来的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1883年《保护工业知识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21年《工业品外观设计国家备案海牙协定》;11958年《保护产地名称极其国际注册协定》;1961年《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罗马公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68年《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协定》;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91年历经百年各缔约国(或地区)多次交涉,TRIPS协议最终于1991年出台。TRIPS协议首次把知识产权保护加入国际贸易体系,而之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则使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脱离。在从GATT到TRIPS协定的过程中经过了8年漫长的努力,终于可以把知识产权保护的这面大旗树立在WTO的框架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TRIPS协议设立了WTO成员国必须遵循的最低保护标准,从而使TRIPS协定成为“有牙齿”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3]。
2.2.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进入中国的。20世纪初,随着《巴黎公约》的设立,西方列强强行把一系列本不属于该条约缔约国的条款规定的义务强行加清政府。1903年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一再施压下,中国开始了正式知识产权立法的制定。中国第一部正式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是版权法,这部法律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于1928年颁布的。但由于种种局限,这部法律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了尽快获得西方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对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活动。
2.3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除了具有“防御性”、“限制竞争性”、“与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等这些几乎所有贸易壁垒的都具有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其他贸易壁垒不具有的特征[4]。
参 考 文 献
1 徐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9~174
2 萧延高.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