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3
(一)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现状分析 3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10
三、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12
(一)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12
四、 推动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15
(一)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技术创新力 15
(二) 保持装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15
(三) 政府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15
(四) 与全球化接轨,通过信息智能化带动工业化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稳步发展,制造业也跟着发生了转型。如今,欧美日筹备再工业化战略,其中美国表示将加快制造业的回归,德国的“工业4.0”也在提出后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蓄势待发。我国自然不甘落后,在全球经济的驱使下,在2015年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实力,而一国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而制造业对于青岛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201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16811.83亿元,而其中单单制造业创造了16489.79亿元,占总产值的98.08%,在青岛市工业总产值中独占鳌头。但是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岛市的工业总产值的上升速度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更是在2014年出现的负增长。由此可见,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更多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
理论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201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16811.83亿元,而其中单单制造业创造了16489.79亿元,占总产值的98.08%,在青岛市工业总产值中独占鳌头。但是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岛市的工业总产值的上升速度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更是在2014年出现的负增长。由此可见,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更多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
理论意义
从理论来看,近些年关于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足以见得产业转型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在制造业方面,有对其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因素,有利因素的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是目前看来,有关对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为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带来重要的参考意义。
实践意义
从实践来看,制造业较长的生产链和繁杂的中间产品环节,繁衍出了很多生产性服务业,他们与制造业密不可分共同发展,因此,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会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对各方面的影响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素进行深度的探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妥善处理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促进青岛
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稳步进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Oliva和Kallenberg(2003)认为制造业的中心从产品转为服务,随之身份从产品的供应商转为了服务的供应商,这样的转变过程说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持续过程。
“工业4.0”一词是为了突出新的工业革命而出版的,现如今许多制造业公司正在研究这个主题。James Huxtable和Dirk Schaefer(2016)在工业4.0的背景下,调查了什么类型的制造相关活动最适合服务于未来的英国,讨论了工业4.0对英国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广泛的经济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Yan Li,Mengmeng Wang,Yi Sui和Qingbo Huang(2016)通过应用几何分析和数学分析来计算碳关税给中国带来的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GTAP模型,深度分析了碳关税给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美国碳进口关税降低了中国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
国内研究现状
秦可德,秦月(2013)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提出只有进一步确定产业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制造业产品的分布空间网络动态,才能更加完全的把握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会。
宋维佳及王军徽(2014)从优化对外投资的方面,根据文献资料,构造出了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框架,分析了直接投资的正负面效应,进而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影响。
谢莹(2015)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以重庆市为例,结合当地的装备制造业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对她所提出的区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六个假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技术传播与扩散、产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升级产生显著正效应,企业创新、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其无显著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竟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效应。
王东升(2015)则分别从国家层面,山东省层面,通过对青岛制造业的区位,经济基础,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青岛制造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减弱对技术、金融等方面对外资的依赖。邓玉勇,雷仲敏,叶焕民(2016)通过对能源资源约束,水资源约束,土地资源约束,环境资源约束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指出了青岛市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对自然能源的依赖和困境,针对性的为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发展现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3
(一)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现状分析 3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10
三、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12
(一)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二)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12
四、 推动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15
(一)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技术创新力 15
(二) 保持装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15
(三) 政府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15
(四) 与全球化接轨,通过信息智能化带动工业化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稳步发展,制造业也跟着发生了转型。如今,欧美日筹备再工业化战略,其中美国表示将加快制造业的回归,德国的“工业4.0”也在提出后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蓄势待发。我国自然不甘落后,在全球经济的驱使下,在2015年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实力,而一国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而制造业对于青岛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201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16811.83亿元,而其中单单制造业创造了16489.79亿元,占总产值的98.08%,在青岛市工业总产值中独占鳌头。但是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岛市的工业总产值的上升速度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更是在2014年出现的负增长。由此可见,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更多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
理论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缺的重要支柱型产业。201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了16811.83亿元,而其中单单制造业创造了16489.79亿元,占总产值的98.08%,在青岛市工业总产值中独占鳌头。但是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岛市的工业总产值的上升速度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更是在2014年出现的负增长。由此可见,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更多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
理论意义
从理论来看,近些年关于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足以见得产业转型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在制造业方面,有对其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因素,有利因素的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是目前看来,有关对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为青岛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带来重要的参考意义。
实践意义
从实践来看,制造业较长的生产链和繁杂的中间产品环节,繁衍出了很多生产性服务业,他们与制造业密不可分共同发展,因此,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会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对各方面的影响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素进行深度的探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妥善处理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促进青岛
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稳步进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Oliva和Kallenberg(2003)认为制造业的中心从产品转为服务,随之身份从产品的供应商转为了服务的供应商,这样的转变过程说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持续过程。
“工业4.0”一词是为了突出新的工业革命而出版的,现如今许多制造业公司正在研究这个主题。James Huxtable和Dirk Schaefer(2016)在工业4.0的背景下,调查了什么类型的制造相关活动最适合服务于未来的英国,讨论了工业4.0对英国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广泛的经济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Yan Li,Mengmeng Wang,Yi Sui和Qingbo Huang(2016)通过应用几何分析和数学分析来计算碳关税给中国带来的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GTAP模型,深度分析了碳关税给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美国碳进口关税降低了中国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
国内研究现状
秦可德,秦月(2013)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提出只有进一步确定产业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制造业产品的分布空间网络动态,才能更加完全的把握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会。
宋维佳及王军徽(2014)从优化对外投资的方面,根据文献资料,构造出了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框架,分析了直接投资的正负面效应,进而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影响。
谢莹(2015)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以重庆市为例,结合当地的装备制造业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对她所提出的区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六个假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技术传播与扩散、产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升级产生显著正效应,企业创新、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其无显著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竟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效应。
王东升(2015)则分别从国家层面,山东省层面,通过对青岛制造业的区位,经济基础,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青岛制造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减弱对技术、金融等方面对外资的依赖。邓玉勇,雷仲敏,叶焕民(2016)通过对能源资源约束,水资源约束,土地资源约束,环境资源约束四方面的数据分析,指出了青岛市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对自然能源的依赖和困境,针对性的为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青岛市制造业产业发展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