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高储蓄率与投资规模选择
目 录
1 引言1
2 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概述1
3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现状 2
3.1 我国的投资背景——高储蓄率2
3. 2 我国投资现状4
3.3 我国投资率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率的关系8
3.4 影响我国投资效率的因素9
4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规模选择及投资效率提高的途径12
4.1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规模选择12
4.2 提高我国投资效率的途径建议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图1 2002-2011年各收入国家的储蓄率比较3
图2 1990-2011年中国与其他国家投资率的比较6
图3 1992-201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
图4 我国的投入和产出7
图5 1990-2011年中国投资率与储蓄率变化9
图6 中国2001-2011年储蓄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10
图7 1992-2012年我国投资率、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11
表1 我国1978-2012年的投资率5
1 引言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储蓄率直线从37.6%提高到51.8%,不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1978—2011 年,我国的投资率水平始终保持在30% 以上;近年来投资率增速进一步加快,已经突破了40%。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围绕10%上下波动,总体保持稳定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平。可见,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一直是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鲜明特点。当前我国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储蓄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是主要通过撬动国内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还是应该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我国高储蓄背景下投资规模的大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我国高储蓄率的现状着手,将如何把我国的高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选择恰当的投资规模并不断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作为研究重点来撰写全文。
2 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概述
本文的阐述重点是储蓄率和投资规模,以下是对其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简要介绍:储蓄就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减去消费后剩余的那部分。储蓄率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尚无充分可信的学术研究可以说明储蓄率高低与某一特定因素,如与人均GDP衡量的富裕程度、汇率 、金融 媒介和资本 市场发育程度、民族传统、人口结构 、社会保障的优劣等相关。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资产再生产 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 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通常用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两项指标来衡量。投资率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年度)内总投资 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率。但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受进出口 的影响,又有生产额和使用额的区分。投资增长率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可能,经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后确定的。由于投资不同于积累,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国民收人,因此,投资率也有别于积累率 。而总投资包括全部的资产投资 ,所以投资率能更全面地反映建设规模,更确切地观察建设与生产、建设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同时,投资率也有利于国际比较。所以,本文的论述主要以投资率来反应投资规模。
李扬、殷剑锋(2005)指出,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现象鲜见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也难以简单地用主流经济学理论予以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长期持续[1]。在国际上,有很多学者、经济学家都对储蓄率与投资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储蓄率不断地上升,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深思。王弟海(2009)认为,高储蓄率对经济的第一重要影响就是提高未来的生产能力。从这一意义上,高储蓄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正由于此,任何国家都需要有一定的储蓄率来维持其经济增长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但是过高的储蓄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危害性[2]。而包兴安(2009)却认为,我国高储蓄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合理现象。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也就是说储蓄率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向经济发达国家的前进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这些资本主要是来自本国的储蓄,因此,高储蓄既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3]。
针对我国投资率的现状,孙秋鹏(2010)指出,近十几年持续的高投资率并没有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出现了高投资和高经济增长长期持续的奇特经济现象。根据马克思两部类理论,通过实物量测算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率水平,测算结果为20~%27%,并不存在投资率过高的情况[4]。徐诺金(2009)也指出,我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为基础,并且符合一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规律,因此不应该压低投资,而应该利用高储蓄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投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带动进口增加和就业增长,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5]。但是刘新民(2004)却坚持另外一种观点,即长期维持过高的投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很有可能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加大我国金融风险等问题[6]。
3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现状
3.1 我国的投资背景——高储蓄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投资环境也日益复杂,分析我国的储蓄是有效的进行投资的前提。
1 引言1
2 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概述1
3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现状 2
3.1 我国的投资背景——高储蓄率2
3. 2 我国投资现状4
3.3 我国投资率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率的关系8
3.4 影响我国投资效率的因素9
4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规模选择及投资效率提高的途径12
4.1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规模选择12
4.2 提高我国投资效率的途径建议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图1 2002-2011年各收入国家的储蓄率比较3
图2 1990-2011年中国与其他国家投资率的比较6
图3 1992-201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7
图4 我国的投入和产出7
图5 1990-2011年中国投资率与储蓄率变化9
图6 中国2001-2011年储蓄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10
图7 1992-2012年我国投资率、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11
表1 我国1978-2012年的投资率5
1 引言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储蓄率直线从37.6%提高到51.8%,不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1978—2011 年,我国的投资率水平始终保持在30% 以上;近年来投资率增速进一步加快,已经突破了40%。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围绕10%上下波动,总体保持稳定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平。可见,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一直是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鲜明特点。当前我国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储蓄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是主要通过撬动国内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还是应该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我国高储蓄背景下投资规模的大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我国高储蓄率的现状着手,将如何把我国的高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选择恰当的投资规模并不断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作为研究重点来撰写全文。
2 储蓄、投资的相关理论概述
本文的阐述重点是储蓄率和投资规模,以下是对其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简要介绍:储蓄就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减去消费后剩余的那部分。储蓄率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
投资
李扬、殷剑锋(2005)指出,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现象鲜见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也难以简单地用主流经济学理论予以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长期持续[1]。在国际上,有很多学者、经济学家都对储蓄率与投资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储蓄率不断地上升,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深思。王弟海(2009)认为,高储蓄率对经济的第一重要影响就是提高未来的生产能力。从这一意义上,高储蓄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正由于此,任何国家都需要有一定的储蓄率来维持其经济增长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但是过高的储蓄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危害性[2]。而包兴安(2009)却认为,我国高储蓄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合理现象。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也就是说储蓄率的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向经济发达国家的前进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这些资本主要是来自本国的储蓄,因此,高储蓄既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3]。
针对我国投资率的现状,孙秋鹏(2010)指出,近十几年持续的高投资率并没有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出现了高投资和高经济增长长期持续的奇特经济现象。根据马克思两部类理论,通过实物量测算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率水平,测算结果为20~%27%,并不存在投资率过高的情况[4]。徐诺金(2009)也指出,我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为基础,并且符合一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规律,因此不应该压低投资,而应该利用高储蓄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投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带动进口增加和就业增长,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5]。但是刘新民(2004)却坚持另外一种观点,即长期维持过高的投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很有可能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加大我国金融风险等问题[6]。
3 我国高储蓄率背景下的投资现状
3.1 我国的投资背景——高储蓄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投资环境也日益复杂,分析我国的储蓄是有效的进行投资的前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