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附件)

摘 要虞城县是我国苹果主要产区。虞城苹果收入是大多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虞城苹果对其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内一些重要产区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虞城苹果产业发展中诸多问题逐步展现,产业竞争力不足问题越发严重,所以对如何发挥虞城苹果产业优势,建立现代化苹果产业,促进虞城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虞城苹果的生产与出售现状进行描述,将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与一些苹果出售大地区作比较。运用显示性指标分析和分析性指标分析对虞城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从生产条件中科研创新与推广、生产规模、流通条件中营销策略的运用、配套物流的发展方面,分析虞城苹果竞争力支撑体系。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提高虞城苹果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首先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控制生产总成本上升加大农业技术支持,然后改善苹果产品非价格竞争力架好农户与进口商间的中介桥,积极引导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促进河南苹果出口进一步发展。
Key words: Apple industry ; Competitive power analysis ;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创新与不足 3
2虞城苹果生产与出售现状 4
2.1生产现状 4
2.2 出售现状 5
2.2.1 出售规模 5
2.2.2 出售流向 5
3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分析 7
3.1显示性指标分析 7
3.1.1 产品市场占有率 7
3.2 分析性指标分析 8
3.2.1 价格比较分析 8
3.2.2 成本分析 8
3.2.3 成本收益分析 9
4虞城苹果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0
4.1价格因素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1 生产成本 10
4.1.2 流通成本 11
4.2 非价格影响因素 11
4.2.1 产品品质 11
4.2.2 品种结构与多样性 12
5. 虞城苹果竞争力支撑体系分析 13
5.1 生产条件 13
5.1.1 科研创新与推广 13
5.1.2 生产规模 13
5.2 流通条件 13
5.2.1营销策略 13
5.2.2 配套物流 14
6.促进虞城苹果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5
6.1 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控制生产总成本上升 15
6.2 加大农业技术支持,改善苹果产品非价格竞争力 15
6.3积极引导,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果业产业化进程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苹果是大家热爱的水果之一,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是种低热量食物,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所以苹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受到消费者喜欢的,苹果的市场空间非常的大。而我国种植苹果的历史悠久,生产面积、规模也非常的大,河南虞城苹果也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商丘市区东部,西邻商丘新区,是全市距离商丘中心城区最近的县。虞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108万。虞城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商汤灭夏后都亳(今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建立商朝。秦设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1]。虞城还具备一定的适于苹果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基础。然而,虞城县苹果的出售方面与我国其他苹果主要生产地方相比却有很大的差距。
河南虞城县以红富士苹果闻名全国,近年来苹果的价格却不断走低。当地农民在苹果大丰收的时候不能卖出很好的价格,甚至陷入滞销困境。大批果农感慨:“这么好的苹果为什么卖不出去?”对于这种苹果丰收却面临销售难的问题,我们研究虞城苹果的产品竞争力,并对其发展提出对策。
围绕“虞城县优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但在苹果出售方面竞争力弱”这一问题,把虞城苹果产业规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1.1.2研究的意义
虞城苹果的生产是全县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同河南三门峡,陕西洛川,山东烟台,甘肃天水苹果相比较在产品环境,要素,产品国际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质量检疫要求不高、价格也不高的中低端市场,虞城苹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些方面严重影响了虞城果农的收入。所以如何解决虞城苹果产业环境竞争力、要素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中的制约因素,提高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和果农的收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虞城苹果产业生产与出售现状进行分析,对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虞城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发展对策,对提高虞城苹果产业的竞争力及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者提出综合运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分析产品出口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一国的比较优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供求状况、技术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主要包括日本学者鬼城(Oniki)和宇泽(Uzawa)1965年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模型,分析在考虑人口增长和内生资本积累的情况下,各国比较优势以及贸易模式会发生的动态变化;弗农(Raymond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强调产品从发明到应用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克鲁格曼(1987)和卢卡斯(Lucas,1988)通过引入边干边学效应(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考察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Helpman,1990)从研究与开发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分析。
1.2.2国内研究现状
朱希刚(2002)认为农产品竞争力除了表现在农产品价格和质量外,还可以表现为花色品种多、加工和深加工所占比例大,一个地区的农产品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至少要在其中一个方面拥有比较优势;陈卫平(2002)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作为农产品竞争力分析的框架,把直接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归结为价格因素:成本和非价格因素:品质、品种、品牌、营销等两大类;柯炳生(2003)将国际竞争力分解为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赵春明(2003)构建了农产品竟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把影响产品竞争力的要素分为两类,直接因素包括成本、质量、品牌、差异性,它们主要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
这些关于农产品竞争力及其综合影响因素的探讨,使人们对农产品竞争力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对以后的研究大有裨益。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农产品的大部分实证研究往往停留在竞争力测评层面上,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方面。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综合影响因素有涉及,但真正系统阐明具体问题的较少一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