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框架下中国拓展中越贸易问题研究
CAFTA框架下中国拓展中越贸易问题研究[20191212140541]
摘 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在2010年正式启动,与中国相邻的越南是继中国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加深中越两国的经贸关系。随着一系列相关协议的签订,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因此,研究如何利用CAFTA平台拓展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如何解决两国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AFTA的建成进展情况以及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相关协议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并运用大量数据从中国对越南货物贸易和中国对越南投资两大方面对中越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中越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发展水平低、贸易结构过于简单、中越贸易中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等。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越经贸合作关系,本文认为中国必须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所带来的机遇,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内贸易;政府引导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完善中越边境基础设施,加快边境区域合作;我国企业应增强产品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CAFTA;中越贸易;中国对越南投资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2.1 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角度 1
1.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角度 2
1.2.3 中越贸易关系和发展前景角度 2
1.2.4 对中越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角度 2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3
第2章 CAFTA基本情况及相关协议介绍...3
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情况 3
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3
2.3 相关协议介绍 4
第3章CAFTA建立对中越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4
3.1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有利于中越贸易自由化 4
3.2 CAFTA建立促进了中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5
3.3 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可能借机“搭便车” 5
第4章中越经贸关系现状及问题分析.6
4.1 中越经贸关系现状 6
4.1.1 贸易总额分析 6
4.1.2 进出口商品比较 7
4.2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8
4.2.1 中国对越南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 8
4.2.2 中国对越南投资行业结构 9
4.3 中越经贸关系的特点 10
4.3.1 具有重要的地缘意义 10
4.3.2 贸易商品结构特点 11
4.3.3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增加 11
4.4 中越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4.4.1 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发展水平低 11
4.4.2 贸易结构简单 12
4.4.3 越南与中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12
4.4.4 出口秩序仍需进一步改善 13
4.4.5 中越双方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影响两国贸易正常发展 13
4.4.6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给中国发展对越南贸易带来了较大困难 13
第5章CAFTA框架下中国进一步拓展越南贸易的策略与建议..14
5.1 抓住CAFTA带来的机遇,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 14
5.2 加快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内贸易 14
5.3 CAFTA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原产地规则 14
5.4 政府引导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 15
5.5 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边境区域合作 16
5.6 中国企业应增强产品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16
结束语 16
参 考 文 献 17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越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较快的两个国家,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来往日益密切,相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使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较为稳定的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根据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到2015年中越两国之间大多数进出口产品关税降为零,这对于发展中国对越南贸易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2012年越南消费品市场规模增长23%,已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速高于印度和中国。越南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有着9000万的人口规模,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越南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也将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
因此,对中国如何进一步拓展越南贸易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越南是亚洲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研究如何拓展中越贸易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意义重大。第二,越南与中国毗邻,研究中越贸易能够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广西、云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以中越贸易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两国经济发展均遵循东亚模式,经济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国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双方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对中越贸易进行研究,对发展中越两国关系以及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越贸易进行研究,总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越贸易进行探讨:中越边境贸易角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两国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及对中越双边贸易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
1.2.1 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角度
边境贸易是指两国之间的边境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吕芳芳(2007)在《多种历史机遇下中越边境贸易的新思考》一文中结合中越边境贸易软硬环境的变化,指出中越边境贸易存在规模小,层次低、基础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但中越“两廊一圈”等项目的共建为中越边境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她建议中越两国应利用发展机遇促进边境贸易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专业性强的口岸加工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中越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姜氏青怀(2011)在《越中边境贸易问题研究》中运用大量数据体现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提出越中边境贸易存在贸易形式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等问题,建议中越边境地区走“贸农工”综合发展的道路,重点发展工业、农业和林业,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1.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角度
郭姝(2010)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的进展与中国对策》中介绍了CAFTA在推动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方面的重要协议,提出存在CAFTA推动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的政策不完备、体制不完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分别从政府、行业商会、企业三个层次提出应对策略。
1.2.3 中越贸易关系和发展前景角度
潘金娥在《中越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一文中,运用大量数据说明中越两国间贸易不平衡,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主要原因是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越南出口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等。郭碧环(2010)的《中越贸易关系》一文对中越两国的贸易前景进行了预测,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企业将增加对越南的投资,但是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将使越南减少对中国部分产品的进口。
1.2.4 对中越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角度
叶燕君(2008)的《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影响及进一步发展研究》选取了中越两国之间历年进出口总额和越南历年GDP总量两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数据是从1991年至2007年,得出的结论是①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越南GDP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表明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是越南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进出口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②得到的回归系数为4.1143,表明在1991-2007年间中国与越南年度贸易额每增加1亿美元,将导致越南经济的GDP增加4.1143亿美元。武氏碧叶(2010)在《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选取同样的两个变量进行双对数线性回归,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经济学上的解释是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以上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中越贸易的现状和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的影响,对CAFTA的建立给两国带来的机遇和影响的研究比较少。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CAFTA框架下中国如何拓展越南贸易。写作思路是现状—问题—政策建议。首先,简单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介绍CAFTA框架下的有关中国与越南之间的相关协议以及给两国带来的贸易合作机遇。其次,研究中越双边贸易的现状及问题。最后,针对中越贸易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拓展越南贸易,提出政策建议。
第2章 CAFTA基本情况及相关协议介绍
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情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缩写CAFTA,以下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8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立CAFTA有三大目标:(1)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企业对话与合作;(2)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联系;(3)促进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双方将对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2007年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15日,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
2.3 相关协议介绍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对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正常产品自2005年7月起开始降税, 2010年1月1日将关税最终削减为零;对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从2005年7月起开始降税,至2015年将关税降为零。敏感产品的降税模式在此不作赘述。
2007年中国—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其中越南做出的承诺与其WTO的承诺基本一致,主要涵盖商务服务、电信、建筑、金融、旅游和运输等部门。
2009年8月15日,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该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除此之外,还对征收、补偿损失、转移和利润汇回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如规定除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缔约方不得对另一缔约方投资者的投资实施征收、国有化或采取其他等同措施(“征收”);一缔约方投资者在另一缔约方境内的投资,如果因另一方境内战争或其他武装冲突或骚乱而遭受损失,则另一缔约方应该给予该投资者恢复原状、赔偿、补偿和其他解决措施,并且不应低于其给予任何第三国投资者或本国国民的待遇;任一缔约方应允许任何其他方投资者在该缔约方境内的投资的所有转移,能以转移当日外汇市场现行汇率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允许此类转移不延误地自由汇入或汇出该方领土。以此来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为双方投资者创造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并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第3章 CAFTA建立对中越经贸关系的影响 分析
3.1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有利于中越贸易自由化
2000年,中越两国贸易额仅为24.66亿美元,2003年增长到46.34亿美元,2004年,中国—东盟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两国贸易额为67.40亿美元,同期增长45.10%。2007年,中越贸易总额达到了151.15亿美元,同期增长51.9%。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各成员国进一步削弱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中越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2010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0.9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0%,2011年增长到402.07亿美元,2012年总贸易额为504.4亿美元。可见,CAFTA的建立使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更加自由,中越贸易额逐年增长且增长率较为稳定。
摘 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在2010年正式启动,与中国相邻的越南是继中国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加深中越两国的经贸关系。随着一系列相关协议的签订,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因此,研究如何利用CAFTA平台拓展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如何解决两国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AFTA的建成进展情况以及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相关协议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并运用大量数据从中国对越南货物贸易和中国对越南投资两大方面对中越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中越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发展水平低、贸易结构过于简单、中越贸易中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等。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越经贸合作关系,本文认为中国必须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所带来的机遇,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内贸易;政府引导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完善中越边境基础设施,加快边境区域合作;我国企业应增强产品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CAFTA;中越贸易;中国对越南投资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1
1.2.1 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角度 1
1.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角度 2
1.2.3 中越贸易关系和发展前景角度 2
1.2.4 对中越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角度 2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3
第2章 CAFTA基本情况及相关协议介绍...3
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情况 3
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3
2.3 相关协议介绍 4
第3章CAFTA建立对中越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4
3.1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有利于中越贸易自由化 4
3.2 CAFTA建立促进了中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5
3.3 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可能借机“搭便车” 5
第4章中越经贸关系现状及问题分析.6
4.1 中越经贸关系现状 6
4.1.1 贸易总额分析 6
4.1.2 进出口商品比较 7
4.2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8
4.2.1 中国对越南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 8
4.2.2 中国对越南投资行业结构 9
4.3 中越经贸关系的特点 10
4.3.1 具有重要的地缘意义 10
4.3.2 贸易商品结构特点 11
4.3.3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增加 11
4.4 中越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4.4.1 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发展水平低 11
4.4.2 贸易结构简单 12
4.4.3 越南与中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12
4.4.4 出口秩序仍需进一步改善 13
4.4.5 中越双方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信任,影响两国贸易正常发展 13
4.4.6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给中国发展对越南贸易带来了较大困难 13
第5章CAFTA框架下中国进一步拓展越南贸易的策略与建议..14
5.1 抓住CAFTA带来的机遇,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 14
5.2 加快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内贸易 14
5.3 CAFTA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原产地规则 14
5.4 政府引导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 15
5.5 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边境区域合作 16
5.6 中国企业应增强产品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16
结束语 16
参 考 文 献 17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越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较快的两个国家,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来往日益密切,相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使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较为稳定的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根据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到2015年中越两国之间大多数进出口产品关税降为零,这对于发展中国对越南贸易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2012年越南消费品市场规模增长23%,已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速高于印度和中国。越南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有着9000万的人口规模,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越南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也将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
因此,对中国如何进一步拓展越南贸易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越南是亚洲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研究如何拓展中越贸易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意义重大。第二,越南与中国毗邻,研究中越贸易能够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广西、云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以中越贸易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两国经济发展均遵循东亚模式,经济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国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双方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对中越贸易进行研究,对发展中越两国关系以及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越贸易进行研究,总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越贸易进行探讨:中越边境贸易角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两国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及对中越双边贸易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
1.2.1 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角度
边境贸易是指两国之间的边境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吕芳芳(2007)在《多种历史机遇下中越边境贸易的新思考》一文中结合中越边境贸易软硬环境的变化,指出中越边境贸易存在规模小,层次低、基础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但中越“两廊一圈”等项目的共建为中越边境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她建议中越两国应利用发展机遇促进边境贸易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专业性强的口岸加工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中越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姜氏青怀(2011)在《越中边境贸易问题研究》中运用大量数据体现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提出越中边境贸易存在贸易形式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等问题,建议中越边境地区走“贸农工”综合发展的道路,重点发展工业、农业和林业,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1.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越贸易关系的影响角度
郭姝(2010)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的进展与中国对策》中介绍了CAFTA在推动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方面的重要协议,提出存在CAFTA推动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的政策不完备、体制不完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分别从政府、行业商会、企业三个层次提出应对策略。
1.2.3 中越贸易关系和发展前景角度
潘金娥在《中越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一文中,运用大量数据说明中越两国间贸易不平衡,越南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主要原因是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越南出口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等。郭碧环(2010)的《中越贸易关系》一文对中越两国的贸易前景进行了预测,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企业将增加对越南的投资,但是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将使越南减少对中国部分产品的进口。
1.2.4 对中越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角度
叶燕君(2008)的《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影响及进一步发展研究》选取了中越两国之间历年进出口总额和越南历年GDP总量两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数据是从1991年至2007年,得出的结论是①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越南GDP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表明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是越南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进出口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②得到的回归系数为4.1143,表明在1991-2007年间中国与越南年度贸易额每增加1亿美元,将导致越南经济的GDP增加4.1143亿美元。武氏碧叶(2010)在《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选取同样的两个变量进行双对数线性回归,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经济学上的解释是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以上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中越贸易的现状和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的影响,对CAFTA的建立给两国带来的机遇和影响的研究比较少。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CAFTA框架下中国如何拓展越南贸易。写作思路是现状—问题—政策建议。首先,简单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介绍CAFTA框架下的有关中国与越南之间的相关协议以及给两国带来的贸易合作机遇。其次,研究中越双边贸易的现状及问题。最后,针对中越贸易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拓展越南贸易,提出政策建议。
第2章 CAFTA基本情况及相关协议介绍
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情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缩写CAFTA,以下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8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立CAFTA有三大目标:(1)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企业对话与合作;(2)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联系;(3)促进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双方将对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2007年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15日,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
2.3 相关协议介绍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对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正常产品自2005年7月起开始降税, 2010年1月1日将关税最终削减为零;对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从2005年7月起开始降税,至2015年将关税降为零。敏感产品的降税模式在此不作赘述。
2007年中国—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其中越南做出的承诺与其WTO的承诺基本一致,主要涵盖商务服务、电信、建筑、金融、旅游和运输等部门。
2009年8月15日,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该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除此之外,还对征收、补偿损失、转移和利润汇回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如规定除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缔约方不得对另一缔约方投资者的投资实施征收、国有化或采取其他等同措施(“征收”);一缔约方投资者在另一缔约方境内的投资,如果因另一方境内战争或其他武装冲突或骚乱而遭受损失,则另一缔约方应该给予该投资者恢复原状、赔偿、补偿和其他解决措施,并且不应低于其给予任何第三国投资者或本国国民的待遇;任一缔约方应允许任何其他方投资者在该缔约方境内的投资的所有转移,能以转移当日外汇市场现行汇率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允许此类转移不延误地自由汇入或汇出该方领土。以此来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为双方投资者创造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并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第3章 CAFTA建立对中越经贸关系的影响 分析
3.1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有利于中越贸易自由化
2000年,中越两国贸易额仅为24.66亿美元,2003年增长到46.34亿美元,2004年,中国—东盟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两国贸易额为67.40亿美元,同期增长45.10%。2007年,中越贸易总额达到了151.15亿美元,同期增长51.9%。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各成员国进一步削弱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中越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2010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0.9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0%,2011年增长到402.07亿美元,2012年总贸易额为504.4亿美元。可见,CAFTA的建立使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更加自由,中越贸易额逐年增长且增长率较为稳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