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研究

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研究[20191212144651]
摘 要
随着中国和欧盟这两个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与合作,来自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着双方贸易的快速发展。
以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摩擦和保障措施摩擦为主的四种贸易摩擦形式是中国与欧盟之间的主要贸易形式,其中反倾销案件占了大多数。本文结合近年来摩擦的代表性案例和中国与欧盟各自国情和经济发展程度,对这四种摩擦进行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政府应该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注重经济外交,完善贸易救济体系;行业协会要提高监管和预警职能,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企业应积极应对欧盟的相关诉讼,提高自身品牌,注重质量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走出去。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大化地降低欧盟贸易摩擦的影响力,使我国对欧盟贸易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欧盟;贸易摩擦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1.1问题提出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 1
1.2.1研究思路 1
1.2.2理论基础 1
1.3 结论概述 2
第2章 中国与欧盟贸易状况分析 2
2.1 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历程 2
2.2 中国与欧盟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4
2.3 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的总体情况 8
第3章 中国与欧盟主要贸易摩擦分析 10
3.1 反倾销贸易摩擦分析 10
3.1.1 欧盟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成因 10
3.1.2 案例分析 :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案 11
3.2 技术贸易壁垒摩擦分析 11
3.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分析 12
3.2.2我国产品屡遭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分析 12
3.2.3案例分析:深圳企业LED灯 13
3.3 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分析 13
3.3.1欧盟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13
3.3.2我国企业遭遇欧盟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原因 14
3.3.3案例分析:中德商标之争历时两年中方获胜 14
3.4 特别保障措施贸易摩擦分析 15
3.4.1 欧盟制定针对我国的特保措施的原因分析 15
3.4.2案例分析:数据卡案例 15
3.5欧盟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的影响 16
3.5.1容易造成多国对我国进行贸易限制的局面 16
3.5.2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利 16
第4章 应对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16
4.1 政府层面 16
4.1.1 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16
4.1.2 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 17
4.2 行业协会层面 17
4.2.1 建立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沟通机制 17
4.2.2提高应对技术壁垒的能力和水平 17
4.3 企业层面 17
4.3.1尽快理顺企业产权制度 17
4.3.2优化对欧出口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 18
4.3.3强化质量管理, 打造国际品牌 18
参考文献 19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提出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经济体,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欧盟的东扩,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的飞速发展已使双方成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然而,伴随着经济贸易高速发展而来的除了双方经济贸易的增加还有双方不断扩大的贸易摩擦问题。
1.1.2研究意义
近年来在欧盟与中国贸易过程中,我国遇到了很多贸易壁垒,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主要的贸易摩擦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对双方贸易摩擦的认识,提出对策及建议以便减少双方贸易摩擦,追求更快、更好的贸易发展关系。
1.2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
1.2.1研究思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经济转型国家,欧盟成员国大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发展状况,中国和欧盟的贸易结构以及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摩擦的类型、原因、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减少贸易摩擦的对策。
1.2.2理论基础
1.2.2.1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陷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上使劳动力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成为可能。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是有比较劣势。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其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惠及两国。
1.2.2.2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在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从生产要素的百分比差异,说明了贸易产生的基础。他们认为商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对生产力和生产成本也起到重要作用和影响。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的生产配置。因而,技术差异的确定不完全有生产的相对成本决定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不同而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低,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比较低。在资金相对充裕的国家,资本的价格是低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可能是有益的。该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是要素禀赋决定贸易结构,不同国家的不同要素禀赋使生产成本和价格在国际上存在了差异。
1.3结论概述
中国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条件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应对欧盟的贸易保护时,中国必须要学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按照国际标准,利用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中国的对外贸易必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2章 中国与欧盟贸易状况分析
2.1 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历程
当前的对外贸易环境对中国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升温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缓慢,增速不明显,相反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共体国家是中国进口成套设备的最大来源地。自21世纪初以来,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良好的基础上,双边合作不仅延长至欧共体各国,并很快进入了规范化的合作,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继续扩大。2012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额达5460亿美元,比2011年的5672亿美元略有下降,是2010年的1.14倍,2009年的1.5倍。而中国也于2003以来取代日本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彼此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伙伴。
表2.1 2009年—2012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欧盟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进口
2009 1278 774 1309 1025
2010 1684 1020 1767 1383
2011 2111 1221 1945 1627
2012 2120 1328 1778 1686
中国出口
2009 2362 2208 979 536
2010 3112 2833 1210 687
2011 3560 3244 1482 829
2012 3339 3517 1516 876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网站数据整理http://www.mofcom.gov.cn/
总体而言,200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与欧盟间贸易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稳定,贸易额也是上升趋势,2000年欧盟出口中国贸易额为260亿欧元,在一段时间的持续增长后,2012年达到了1360亿欧元,进口额2000年为750亿欧元,2012年则上升到了2930亿欧元。
下图是近年来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图表,从表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中国与欧盟的发展走势。
图2.1 2009年—2012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额统计 (单位:亿美元)
图2.2 中国与欧盟贸易趋势图
2.2 中国与欧盟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下表是中国和欧盟的产品结构表,中国出口的产品在欧盟产品中的金额以及比例。通过表格数据显示,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与欧盟产品机构以及各自的优势
表2.2 中国出口欧盟主要产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产品分类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全部产品 2362 100 3112 100 3560 100 3480 100
初级产品 132 5.6 127 4.1 135 3.8 120 3.4
其中:
农产品 82 3.5 77 2.5 78 2.2 80 2.3
能 源 18 0.8 18 0.6 17 0.5 16 0.4
制成品 2213 93.7 2969 95.4 3346 94 3264 93.8
其中:
机 械 876 37.1 1341 43.1 1555 43.7 1489 42.8
运输设备 47 2 68 2.2 89 2.5 70 2.0
其中:
汽车 7 0.3 9 0.3 17 0.5 16 0.45
化工产品 89 3.8 112 3.6 110 3.1 118 3.4
纺织品 349 14.8 423 13.6 487 13.7 470 13.5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数据http://www.customs.gov.cn/
根据表2.2显示分析,中国与欧盟相比,中国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欧盟进口产品中占据份额较大,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上,我国的比较劣势较为明显,而这也基本符合我国的要素禀赋的特点,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应该大量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优势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尽管欧盟在机械和运输产品上有显著优势,但是从表2.2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上升并加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结构正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不断优化和改善贸易结构,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和国家“走出去”的策略。
表2.3 欧盟出口中国主要产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产品分类 2009 % 2010 % 2011 % 2012年 %
全部产品 1278 100 1684 100 2111 100 2100 100
初级产品 92 7.2 111 6.6 202 9.6 189 9.0
其中:
农产品 40 3.2 40 2.4 59 2.8 56.7 2.7
能 源 5 0.4 5 0.3 2 0.1 4.2 0.2
制成品 1160 90.8 1536 91.2 1809 85.7 1808 86.1
其中:
机 械 662 51.8 768 45.6 916 43.4 903 43.0
运输设备 163 12.8 279 16.6 316 15.0 319 15.2
其中:
汽车 93 7.3 183 10.9 128 6.1 126 6.0
化工产品 113 8.9 153 9.1 206 9.8 210 10.0
纺织品 17 1.4 20 1.2 23 1.1 18.9 0.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