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日益提上议程。在这其中,又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方面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其次,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再次,构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情况进行实证。最后,对模型得出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促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完善,最终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文献综述2
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3
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问题5
科技创新的信贷缺乏5
创投发展不足 5
资金来源问题 5
创投总量较低 6
资本市场层次不完善,投资风险较大6
直接融资作用不明显6
企业上市数量不多,投资风险较大6
资本市场层次单一 6
中小板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 6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6
金融支持规模因素6
资本形成 6
金融资源供给 6
金融支持结构因素6
储蓄转化 6
融资渠道 7
金融支持效率因素7
金融动员 7
资源配置 7
实证研究7
衡量指标的选择7
模型的构建8
实证分析8
数据处理 8
描述性分析 9
回归分析 9
实证结果及总结 12
对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引言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br /> 经济保持活力和持续增长离不开各产业的发展。农业是国之根本,工业是经济前进的源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是涉及了各产业的部分区域,但它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开发者的角色,其中的科技可以说是推动了各产业的变革,以更好地实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契合了经济新常态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能增加区域GDP,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它还能提高当地的劳动力就业率。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导,合理的金融支持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目前,虽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其金融支持体系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通过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从前人的研究中来看,对于地区性的尤其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相关论述几乎是凤毛麟角,本文为取得相关方面的突破选取了江苏省作为突破口;在内容方面,我们尝试构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证模型,从而对其进行实证;针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综述
高新技术产业是的根本是高新技术,该产业是致力于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集合。在其中,难度最大之处在于核心技术的开发,但一旦成功,却具有高于普通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向银行借贷、证券市场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等。在此基础上,赖小民(2001)认为,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前中期可以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中后期可以实行债务融资,条件允许时可以争取上市;而兼并是一个各个阶段都可以实行的策略[1]。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在产业初期阶段,主要是创新思维形成阶段,所需资金较少,依靠企业自留资金可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企业内部资金不足以支撑投入所需,这就需要外部资本的涌入。由于银行有严格的借贷标准,尤其是对风险的控制,这就导致在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熟阶段,银行的借贷成为困难。周英章和金戈(2001)认为,商业银行应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贷款的风险保障机制,该产业的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需要灵活的政策来保障;改变分业经营的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商业银行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提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科技素养,完善高新技术风险评估系统,以精准寻找适合的投资项目[2]。这样既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要作出重要保障,也能促进商业银行的体系的完善,一举两得。于春红(2006)认为,我国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建立竞争性银行体系,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创新高技术企业动态信用评价系统[3]。
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完善,梁莱歆和曾如淑(2004)认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当地放宽高技术企业债券发行的限额,尤其是企业规模的限制,设立与高风险相适应的利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债券融资的比例,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结构[4]。谢沛善(2010)在此基础上指出,不仅对其发行主体放宽条件限制,而且要放宽资金使用的限制,逐步使得债券利率能够市场化,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与投资价值,创新债券品种,积极发展小企业集合债券,完善抵押、评级、担保、监管以及破产机制等债券市场配套机制[5]。
民间融资在我国属于非正规金融,由于其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其在高新技术金融支持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蔡建明(2006)认为,我国应当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策略,为民间融资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将民间融资纳入体系之内;并且创新资本市场,实现民间融资与创新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6]。 这有助于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风险投资基金按照一定的方式吸收个人和机构的资金,并将其投向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该基金不需要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流程简单易操作,且所需时间较短,主要任务是帮助投资的企业上市。如果被投资的企业成功上市,风险投资基金就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的逐利性而收回所投资金,从而获得流动资金投资其他风险企业,保证资金的推出和流动性。王连杰(1996)认为,我国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此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的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进行投资;建立场外市场,为风险投资基金的收回提供更方便的途径,同时也能保证风险基金的顺利收回[[7]。从风险投资机构的环节来看,风险投资基金的收回过程也意味着其盈利的最终结果,如果风投资金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手续繁杂,这会造成资金进入的减少。巴曙松(2000)指出,相对风险投资基金的筹集,资金的退出方式更为重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他认为我国应当充分发展私募市场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私募市场融资,使得资金结构多样化;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特征的第二板块市场;最后,要适当放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深沪股市上市的要求[8]。Ronald Gilson(1998)认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得以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认为对高技术企业而言风险资本是最好的直接融资形式,并且认为要高效解决资本、创业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问题才是关键所在[9]。由于投资者和高技术产业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不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部运营,而资金需求者对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和规模等也没有信心,随之而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直接影响了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命脉,从而影响其发展。对此,Schmidt(2010)认为可转换证券能有效地减弱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资本家与投资者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且监督机制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文献综述2
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3
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问题5
科技创新的信贷缺乏5
创投发展不足 5
资金来源问题 5
创投总量较低 6
资本市场层次不完善,投资风险较大6
直接融资作用不明显6
企业上市数量不多,投资风险较大6
资本市场层次单一 6
中小板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 6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6
金融支持规模因素6
资本形成 6
金融资源供给 6
金融支持结构因素6
储蓄转化 6
融资渠道 7
金融支持效率因素7
金融动员 7
资源配置 7
实证研究7
衡量指标的选择7
模型的构建8
实证分析8
数据处理 8
描述性分析 9
回归分析 9
实证结果及总结 12
对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引言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br /> 经济保持活力和持续增长离不开各产业的发展。农业是国之根本,工业是经济前进的源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是涉及了各产业的部分区域,但它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开发者的角色,其中的科技可以说是推动了各产业的变革,以更好地实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契合了经济新常态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能增加区域GDP,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它还能提高当地的劳动力就业率。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导,合理的金融支持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目前,虽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其金融支持体系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通过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从前人的研究中来看,对于地区性的尤其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相关论述几乎是凤毛麟角,本文为取得相关方面的突破选取了江苏省作为突破口;在内容方面,我们尝试构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实证模型,从而对其进行实证;针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综述
高新技术产业是的根本是高新技术,该产业是致力于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集合。在其中,难度最大之处在于核心技术的开发,但一旦成功,却具有高于普通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向银行借贷、证券市场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等。在此基础上,赖小民(2001)认为,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前中期可以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中后期可以实行债务融资,条件允许时可以争取上市;而兼并是一个各个阶段都可以实行的策略[1]。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在产业初期阶段,主要是创新思维形成阶段,所需资金较少,依靠企业自留资金可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企业内部资金不足以支撑投入所需,这就需要外部资本的涌入。由于银行有严格的借贷标准,尤其是对风险的控制,这就导致在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熟阶段,银行的借贷成为困难。周英章和金戈(2001)认为,商业银行应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贷款的风险保障机制,该产业的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需要灵活的政策来保障;改变分业经营的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商业银行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提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科技素养,完善高新技术风险评估系统,以精准寻找适合的投资项目[2]。这样既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要作出重要保障,也能促进商业银行的体系的完善,一举两得。于春红(2006)认为,我国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建立竞争性银行体系,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创新高技术企业动态信用评价系统[3]。
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完善,梁莱歆和曾如淑(2004)认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当地放宽高技术企业债券发行的限额,尤其是企业规模的限制,设立与高风险相适应的利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债券融资的比例,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结构[4]。谢沛善(2010)在此基础上指出,不仅对其发行主体放宽条件限制,而且要放宽资金使用的限制,逐步使得债券利率能够市场化,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与投资价值,创新债券品种,积极发展小企业集合债券,完善抵押、评级、担保、监管以及破产机制等债券市场配套机制[5]。
民间融资在我国属于非正规金融,由于其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其在高新技术金融支持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蔡建明(2006)认为,我国应当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策略,为民间融资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将民间融资纳入体系之内;并且创新资本市场,实现民间融资与创新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6]。 这有助于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风险投资基金按照一定的方式吸收个人和机构的资金,并将其投向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该基金不需要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流程简单易操作,且所需时间较短,主要任务是帮助投资的企业上市。如果被投资的企业成功上市,风险投资基金就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的逐利性而收回所投资金,从而获得流动资金投资其他风险企业,保证资金的推出和流动性。王连杰(1996)认为,我国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此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的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进行投资;建立场外市场,为风险投资基金的收回提供更方便的途径,同时也能保证风险基金的顺利收回[[7]。从风险投资机构的环节来看,风险投资基金的收回过程也意味着其盈利的最终结果,如果风投资金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手续繁杂,这会造成资金进入的减少。巴曙松(2000)指出,相对风险投资基金的筹集,资金的退出方式更为重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他认为我国应当充分发展私募市场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私募市场融资,使得资金结构多样化;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特征的第二板块市场;最后,要适当放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深沪股市上市的要求[8]。Ronald Gilson(1998)认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得以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认为对高技术企业而言风险资本是最好的直接融资形式,并且认为要高效解决资本、创业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问题才是关键所在[9]。由于投资者和高技术产业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不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部运营,而资金需求者对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和规模等也没有信心,随之而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直接影响了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命脉,从而影响其发展。对此,Schmidt(2010)认为可转换证券能有效地减弱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资本家与投资者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且监督机制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