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视角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附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核心战略,可以最大程度突破人口、资本、自然资源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江苏区域发展经济差异研究和创新驱动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为全文的研究和分析做好理论基础。然后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构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江苏经济发展质量。其次找出影响江苏区域经济质量的创新驱动因素,并进行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差异,评价创新驱动对改善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最后,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创新驱动对策及建议。关键词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江苏区域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
2.1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2
2.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 2
2.3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3
2.4 江苏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5
3 实证分析 6
3.1理论模型的设定 6
3.2 评价指标体系 7
3.3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 9
3.4 实证检验 10
3.5 结论 15
4 对策及建议 16
4.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16
4.2加快制度和管理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 16
4.3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16
4.4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16
4.5推动区域间资本、政府要素的互动,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江苏的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8.59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7.2%,且量质效齐头,工业经济雄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7:45:50.3;传统产业庞大,规模以上工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增至42%、30%左右。然而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却扩大,逐步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经济格局,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江苏的协调发展。
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对区域发展而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核心战略,可以最大程度突破人口、资本、自然资源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创新将成为江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对解决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从“创新驱动”视角下客观评价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实证和定量研究为主。理论研究方面,对区域经济理论及创新驱动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相关理论,为后来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对地区加快实施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是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1.2 研究意义
区域经济的成长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翼等经济圈,并且随着经济圈的出现,形成了具有现代化、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生活圈。这些都市生活圈对周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区域经济开发区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区域发展而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核心战略,可以最大程度突破人口、资本、自然资源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江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由“要素区域”向“创新驱动”转变,有助于决策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决策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
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1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生产综合体。它包含了一定的区域范围,是其经济要素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范围可大可小,区、县、省、国家,他们都可以被划分成一定的区域,区域经济即是反映这些地区内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涵盖了其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19]
2.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跨江滨海,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江苏”之称。自古以来江苏自然物产丰富,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且工业发展发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经济总量来看,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8.59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江苏人均生产总值达107395元,同比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172亿元,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6%和8.8%。从这些数据可看出,江苏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稳定、持续的水平。然而,在江苏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越发突出,区域之间发展严重不均衡。从分布情况看,江苏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纵向梯级分布,“南高北低”已经成为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典型,然而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提高江苏省整体经济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停滞。江苏省三大区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传统江苏省三大区域划分如下:
表2.1 江苏省三大区位统计表
名称
地区
苏南
南京市、镇江市、苏州市、 无锡市、常州市
苏中
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
苏北
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
2.3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江苏区域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发展不平衡上。大致可以看出苏南区域经济发展快于苏中、苏北区域,苏中区域经济略优于苏北经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