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山东省加工贸易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态,然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给山东省传统的加工贸易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当今经济现状下探索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介绍加工贸易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现有成果;其次,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经营主体结构等三方面探讨山东省加工贸易当前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接着,阐述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为科学地引导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方向;最后,根据前文的探究情况提出要注重加工贸易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加强自主品牌的创立与保护意识,善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开辟新兴市场等对策建议。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2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 4
(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发展情况 4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市场结构发展情况 5
(三)山东省加工贸易经营主体结构发展情况 5
三、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7
(一)产品结构优化的需要 7
(二)技术进步的需要 7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7
(四)合理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需要 8
四、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建议 9
(一)通过技术升级与品牌创立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9
(二)通过开辟新兴市场来促进市场结构升级 10
(三)通过提高内资企业占比促进经营主体结构升级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山东省加工贸易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态。便利的沿海地理位置、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以及众多的贸易优惠政策,都对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之逐渐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
据山东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17年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47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占总额比重的26.6%,这说明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加工贸易结构也不断更新和升级,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9%,高新技术产品中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出口额分别增长24.8%和19.0%。近几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逐年攀升,这意味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有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2.研究意义
近年来,加工贸易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视线,部分学者着力于研究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或其转型升级。而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山东省近几年加工贸易的结构发展情况及其升级相关问题,论文拟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当前发展情况,阐述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再结合相关经典理论,为未来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有效对策与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给山东传统的加工贸易带来了诸多障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都普遍偏低,位于价值链底端;同时,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面向的市场相对集中,还有许多新兴市场有待开发。因此,在该经济环境下,促进其结构升级,从而保证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基于相关经典理论,研究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全球经济活动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如:施米茨(1999)曾指出中国制鞋业的快速成长给国际社会其他制造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1];汉弗莱(2004)也探究了中国运动鞋制造业的崛起,使其在与美国、加拿大、韩国合作中发生了产业转移,他指出中国运动鞋制造业的发展虽然激化了行业间的竞争,但也给其它国际市场带来了产业升级和互补的机遇[2];著名经济学家大卫黑尔夫妇(2004)探讨了以往二十几年中国内地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后对台湾地区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中国接下来十几年加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
从中可知,国外文献主要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加工贸易,探索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如何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实现产业转移,在本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2.国内相关的文献综述
加工贸易始于1979 年,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通用的贸易方式。对于加工贸易结构的发展情况及其转型升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有着各自的见解,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进行了分析。
裴长洪(2008)指出,可以从进料加工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的增加、来料加工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的减少两个方面来分析国内加工贸易结构的现状,同时也指出进料加工进出口额的增长说明了产品附加值的增长及价值链的延伸[4]。
许静(2014)指出,实现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企业生产应从高碳向低碳型模式转变,积极发展经济节约型加工贸易产业,同时国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和积极引导。只有将低碳理念深入贯彻加工生产,才能实现山东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平发展[5]。
可见,目前国内现有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国内加工贸易结构及其转型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梳理文献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将通过维普期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知网(CNKI)和图书馆资源等途径,广泛查阅与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之前学者的研究重点,积极了解现目前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
(2)定性分析法
通过对山东加工贸易产业当前发展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和探究,给予科学严谨地解释说明,对我国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剖析。
(3)定量分析法
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发展情况,科学地揭示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内在本质与未来发展趋势。
2.研究内容
现有文献对加工贸易结构分类不一,其中使用较多的为从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开放程度、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划分,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及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考虑,着重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三方面分析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
论文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介绍加工贸易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等三方面分析山东加工贸易结构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并探讨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为怎样科学地引导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方向;最后,基于前文的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和结构升级必要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加工贸易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
(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发展情况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2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 4
(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发展情况 4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市场结构发展情况 5
(三)山东省加工贸易经营主体结构发展情况 5
三、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7
(一)产品结构优化的需要 7
(二)技术进步的需要 7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7
(四)合理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需要 8
四、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建议 9
(一)通过技术升级与品牌创立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9
(二)通过开辟新兴市场来促进市场结构升级 10
(三)通过提高内资企业占比促进经营主体结构升级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山东省加工贸易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态。便利的沿海地理位置、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以及众多的贸易优惠政策,都对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之逐渐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
据山东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17年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47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占总额比重的26.6%,这说明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加工贸易结构也不断更新和升级,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9%,高新技术产品中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出口额分别增长24.8%和19.0%。近几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逐年攀升,这意味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有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2.研究意义
近年来,加工贸易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视线,部分学者着力于研究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或其转型升级。而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山东省近几年加工贸易的结构发展情况及其升级相关问题,论文拟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当前发展情况,阐述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再结合相关经典理论,为未来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有效对策与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给山东传统的加工贸易带来了诸多障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都普遍偏低,位于价值链底端;同时,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面向的市场相对集中,还有许多新兴市场有待开发。因此,在该经济环境下,促进其结构升级,从而保证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基于相关经典理论,研究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积极参加国际贸易、全球经济活动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如:施米茨(1999)曾指出中国制鞋业的快速成长给国际社会其他制造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1];汉弗莱(2004)也探究了中国运动鞋制造业的崛起,使其在与美国、加拿大、韩国合作中发生了产业转移,他指出中国运动鞋制造业的发展虽然激化了行业间的竞争,但也给其它国际市场带来了产业升级和互补的机遇[2];著名经济学家大卫黑尔夫妇(2004)探讨了以往二十几年中国内地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后对台湾地区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中国接下来十几年加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
从中可知,国外文献主要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加工贸易,探索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如何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实现产业转移,在本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2.国内相关的文献综述
加工贸易始于1979 年,它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通用的贸易方式。对于加工贸易结构的发展情况及其转型升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有着各自的见解,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进行了分析。
裴长洪(2008)指出,可以从进料加工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的增加、来料加工进出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的减少两个方面来分析国内加工贸易结构的现状,同时也指出进料加工进出口额的增长说明了产品附加值的增长及价值链的延伸[4]。
许静(2014)指出,实现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企业生产应从高碳向低碳型模式转变,积极发展经济节约型加工贸易产业,同时国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和积极引导。只有将低碳理念深入贯彻加工生产,才能实现山东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平发展[5]。
可见,目前国内现有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国内加工贸易结构及其转型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梳理文献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将通过维普期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知网(CNKI)和图书馆资源等途径,广泛查阅与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之前学者的研究重点,积极了解现目前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
(2)定性分析法
通过对山东加工贸易产业当前发展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和探究,给予科学严谨地解释说明,对我国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剖析。
(3)定量分析法
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发展情况,科学地揭示山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内在本质与未来发展趋势。
2.研究内容
现有文献对加工贸易结构分类不一,其中使用较多的为从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开放程度、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划分,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及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考虑,着重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三方面分析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
论文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介绍加工贸易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等三方面分析山东加工贸易结构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并探讨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为怎样科学地引导山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方向;最后,基于前文的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和结构升级必要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加工贸易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二、山东省加工贸易结构发展情况
(一)山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发展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