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认知及反应分析基于南京溧水区的调查

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认知及反应分析基于南京溧水区的调查[20200428201036]
摘要:近年来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也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本文基于南京市溧水区养殖户的调查,分析他们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状况及其对禽流感风险的反应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态度较为谨慎,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防疫意识和市场意识,但对禽流感疫病和禽流感防控政策风险了解不全面;面对频繁的禽流感疫情,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同规模的养殖户在防疫水平、养殖意愿和家禽销售行为表现出差异;养殖户面对禽流感风险时,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缺少有效地应对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养殖户;禽流感;风险认知;风险反应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一)问题提出2
(二)相关文献综述2
二、理论基础、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3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3
(二)研究方法4
三、数据来源与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4
(一)数据来源4
(二)样本情况4
(三)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认知分析5
1.养殖户对禽流感的态度5
2.养殖户对禽流感带来的市场风险认知6
3.养殖户对禽流感防控措施带来的风险认知6
(四)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反应行为分析7
1.养殖户对禽流感的关注程度7
2.养殖户对禽流感造成的市场风险的反应8
3.养殖户对禽流感防疫水平的考虑9
4.养殖户对禽流感带来的其它风险的反应 9
四、计量分析10
五、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12
(一)相关结论12
(二)政策建议12
致谢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 调查问卷14
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认知及反应分析
——基于南京溧水区的调查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动物疫病风险也日趋突出,成为家禽养殖业主要的风险来源。禽流感是一种较为突出的动物疫病,它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是一种在家禽中传播速度快,导致家禽死亡率较高的动物疫病。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时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家禽养殖业、公众健康、国际贸易等。目前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出现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甚至还有可能传播给人类从而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004年,中国内地共有16个省份发生50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5年,有13个省份发生32起疫情。2006年中国内地共有7个省份发生10起家禽疫情。2008年共发生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9、2010、2011年禽流感疫情比往年大幅降减少,但2012年截止10月禽流感疫情增加多达到4起(白裕兵等,2013)。2013年2月以来,发生的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不仅造成了社会公众的恐慌,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家禽养殖业。禽流感疫情出现后,禽类产品消费直线下降、市场萎缩,政府的防疫措施使得活禽交易市场关闭、疫区家禽遭扑杀,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户的利益。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溧水区家禽养殖户展开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地个体家禽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状况,及其对禽流感这种养殖风险的反应和处理行为,为研究养殖户风险管理和提高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规避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农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过研究,有的学者是从农户所面临的风险来整体研究,主要是对农户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考察(徐锋,2000),有学者对农户所面临的某一种风险来研究,如养殖风险(徐磊等,2012),种植风险(西爱琴等,2006)。笔者认为应该还可以对农户面临的风险进行细分,因此本文集中对养殖户所面临的禽流感风险进行研究,且本文中的养殖户主要是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户。
风险认知是用来描述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判断,有学者关注影响农户风险认知的因素分析,如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巩前文等,2010);还有学者从疫情防控角度指出养殖户的风险态度对政府控制动物疫病目标的实现有正的影响,但不明显(闫振宇等,2008)。本文会分析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水平。
农户会对风险做出何种反应,会怎样决策?也是本文关心的问题。从农户对风险的决策方式来看,有学者指出农户会结合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及预期生产成本、收益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为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取得最大的预期收益,对农业生产项目做出理性决策(陆文聪等,2005)。同时有学者研究发现养殖户面临养殖风险时,采取防疫措施、加入合作社、采用新品种等事前风险决策行为效果较为明显,而家禽养殖户的事后决策行为效果并不显著;对于养殖户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则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使他们能主动采取事前风险决策行为(徐磊等,2012)。从饲养规模角度,有学者指出作为家禽生产主体的散养户在禽流感发生之后,其家禽养殖数量有所增加, 原因是禽流感发生之后家禽市场供给短缺会导致禽类产品价格上涨,受此影响下,散养户会增加投入,扩大家禽生产,家禽养殖数量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中小规模养殖户的家禽养殖数量在禽流感发生之后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中规模养殖户(于乐荣等,2009)。对于养殖户的损失,有学者指出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时,种禽养殖户损失最严重,商品禽规模养殖户损失较严重,散养户损失较小(张莉琴等,2009)。另外有学者还提到,受禽流感影响的农村养殖户对从事家禽生产的安全感降低,养殖信心受到打击,使得家禽养殖从业人员大幅度减少。也有学者发现禽流感发生之后农户对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和措施都在增强;同时禽流感发生之后养殖户在家禽防疫、治病所投入的成本比例要高于禽流感发生之前(于乐荣等,2009)。在国外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农户在禽流感发生后,借贷需求增加、储蓄减少,主要向金融机构、个体户或其它机构借贷(E.Basuno等,2010)。国外一些学者在提及禽流感爆发前后的家禽价格时,指出家禽价格反弹超过禽流感爆发前(David C. Hall等,2006)。国外研究者还发现部分受较大损失或破产的农户会转向经济作物种植或其它非农产业,并认为禽流感未破坏乡村的社会体系,禽流感只破坏经济,造成失业、移居等(E.Basuno等,2010)。
二、理论基础、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1.理论基础
(1)风险认知理论
在风险认知理论的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是一种具有代表的意义的风险认知研究理论框架,它是以个体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进行风险认知的量度。心理测量范式表达了这样一种研究方法:用合理、恰当的整体设计和测量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研究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了解个体在面对情景中的风险事件时的认知状况及行为反应。通过设计出的各种心理测量量表,来获得大量的有关风险的认知数据,是风险认知研究方法的一个突出特点(谢晓菲等,1995)。本文即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获得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数据。
(2)理性行为理论
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经济活动主体是“经济人”,理性经济人总是根据自身和市场的各种约束以及所追求的目标所在作出具体的判断,并使自己的行为能够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因为他们具有完全的认知理性,并能够掌控完全的市场信息。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因为认识方面的限制,人们的决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
理性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H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图会决定其主观行为,而行为意图又是由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其它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通过这两个因素影响行为意图的。Hshbein和Ajzen后来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修正,加入了行为控制认知,并将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作为影响行为的内生变量(林伟坤,2009)。这些较为成熟的理论为本文对养殖户行为研究提供了借鉴。
2.研究假说
(1)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水平与其家禽养殖数量有关。
家禽散养户由于养殖数量少,养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小,相对于家禽养殖数量较多的养殖户受禽流感的影响较小,因而对禽流感的关注程度低,导致对禽流感风险认知水平低。
(2)家禽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决策行为。
认知是决策行为的基础,养殖户面对禽流感风险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其对禽流感风险认知水平。
(3)散养户与中小规模家禽养殖户对禽流感风险的反应行为存在差异。
散养户与中小规模对禽流感风险的认知水平不同,会在关注程度、防疫水平、养殖意愿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家禽养殖业的状况、农户的养殖情况及家禽疫病状况;再用社会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及走访家禽养殖户取得研究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三、数据来源与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