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研究[20200428200927]
摘要:粮食直补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措施,目的是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粮食增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地区的实地调查和陕西粮食直补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粮食直补对农户增产增收,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在2014年颁布的“一号文件”中鼓励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经营的政策导向背景下,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关键字:粮食直补积极性粮食产量粮食安全导向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问题提出 1
(一)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国内外研究概况 4
2.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4
3.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 4
4.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建议 5
(三)研究目的 6
二、政策影响效果分析 6
(一)地区基本状况分析 6
(二)直补政策的实施与认知 6
1.样本选取 7
2.农户对粮食直补的认知程度 7
3.农业基本情况 7
(三)小结 8
1.补贴标准过低 8
2.补贴实施过程存在模糊对象 9
3.个人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9
4.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 9
5.粮食直补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 9
三、数据分析 9
(一)数据构建 9
(二)计量分析 9
(三)小结 10
四、政策问题建议 10
(一)存在问题 11
1.补贴标准过低 12
2.农户对补贴认识不到位 12
3.引导种植能力有限,应该偏向政策支持 12
4.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 12
5.落实过程中有偏差 12
(二)意见建议 12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12
2.加强农户教育宣传 提高农户觉悟 12
3.加大资金、劳动力投入 13
4.政策支持引导 13
5.完善配套设施 13
6.杜绝政策实施不规范,加强基层群众路线指导建设 13
五、总结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一)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背景
农业政策是指政策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农业的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总称。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国家的繁荣依靠工业和服务业,而社会的生存安全却靠农业,农业的兴衰有着重大的影响。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农业部门也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了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紧缺外汇,也为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由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的基本国情,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多方面问题。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改革,有着天然“弱质性”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为农业的对象时弄植物的生长繁殖,对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很难与其他产业部门进行市场竞争,兼业化越来越严重,“空心村”屡见不鲜,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这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之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数目减少,人口增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生产长期稳定增长。由于以上原因,自2004年出现粮食滑坡以来国家正式取消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并且连续十年“一号文件”都是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正式施行综合补贴政策等鼓励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旨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促进粮农增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的政策。
粮食直补,是粮食直接补贴 的全称,是一种为了促进和保障粮食综合生产力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直接补贴政策。自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发放的补贴资金(图1)逐年加大,从2004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22亿元,增长十倍之多,其中补贴品种也有单一的粮食直补,逐渐演变为为包含粮食直补在内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补贴的“四补贴”政策。其中粮食直补也由2004年的11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51亿元。
数据来源:财政部
图1 2004年农业补贴以及粮食直补资金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可喜的“十连增”(图2.1),从2004年的46946.95 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60193.5万吨,十年间,增产28.21%。在这可喜数字背后,看到的是粮食增收,除2009年稍有降低以外,基本依靠每年单产的提高和农药化肥使用量的提高,导致了粮食增产潜力较低,环境污染隐患较大。同时粮食安全也被人们所重视。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农业独特的生物特性和土地是其必须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和土壤有着高度依赖性,加之动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这必须承担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并且农业生产的投资回报率低,越来越多的农户转而外出打工,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因此对粮食的进一步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004-2013年全国粮食产量
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了二十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进一步将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保证。首先,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绝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尤其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更不可能把粮食安全保障寄希望于外国;其次,如果将我国粮食依赖于国外进口,不仅国际市场无法满足我国市场对粮食的需求,还会引起国际粮食市场的大震动和其他国家的不满和反对,因此,我国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依靠国际市场来保证粮食供给。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会最终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失去稳定性,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安全,同时,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就是农民,如果将粮食大部分依赖进口,那么这么多农民便断了生活来源,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因此,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立足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坚定不移的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国内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再加上生产需求的差距继续扩大,产业结构矛盾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紧张,市场风险加大,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农业化和城镇化脚步加快,耕地面积减少,重量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转移、从事农业人口素质地下,环境恶化等条件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我国面临着这些恶劣条件,但是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单产,来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国际能源涨价,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如柴油、农膜、农药等。国家通过增加补贴力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比较中国农业补贴来说,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比中国施行的更早,在1995年WTO农业规则生效后,各个国家都先后修改了农业补贴办法,由农作物流通过程中的补贴转为对农户的直接补贴,美国于1996年开始改革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法与农业生产完全不挂钩,并且补贴金额很大。欧盟采用的农业补贴模式是实行的是部分脱钩模式。经过欧盟的改革,提出建立单一的农场支付体系,并简化直接支付补贴政策。发达的补贴计算方法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政策目的方面,有学者认为种粮直接补贴不是为了减少贫困人口,也不是一种投资,更不是一种促进部门经济增长的方式。直补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将农业部门最终转化为完全自由化的部门,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John Baffes,1997)。Hennessy(1998)认为即使对于补贴和生产不挂钩的政策,影响农户决策的重要因素还是环境。Fred Gale etal(2005)认为 2004 年中国针对粮食生产者实行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但是这些补贴政策没有对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作用。A.Bstoeck(2010)认为粮食补贴政策严重的扭曲了粮食的市场价格,代价是巨大的,它抑制了产出和收入潜在的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福利损失,反而是自由贸易才能使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在国内研究中,有部分学者认为粮食直补的目的在于农民增收或粮食增产,而两者目的不能兼顾,只能二者取其一。杜辉等(2010)分别从补贴的各种角度分析了政策实施以来的情况并得出结论:对于粮食直补政策的目标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在补贴政策的现阶段难以共存,应适当的分离。沈淑霞(2008)认为自从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以来,对国家的粮食供给能力、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农民的收入都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是粮食直补政策对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效果却存在递减趋势。马彦丽等(2005)通过选择河北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实施以来对农户的种粮面积扩大、农民收入的增加均影响较小;对粮食单产的提高没有影响。为了实现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的界定粮食直补的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有效区分补贴的对象。李鹏等(2006)通过对安徽省的5个县抽样调查获取农户数据,并通过计得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目前补贴水平较低,因此该政策的作用不大。张建杰(2007)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农业补贴存在一定的导向性,对于较大粮食作物经营规模的农户倾向于加大种植规模,然而种植粮食作物的小户倾向于维持现有经营规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