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影响的研究
摘 要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总体规模以及增长速度都有显著提高,尤其是自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之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在环球经济展开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也体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与2015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00亿美元的数据相比,2016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经达到了291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5%,占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15%。虽然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制作业在世界市场上目前已经不在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自1978年我国提出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以来,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路程当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国内的许多企业凭借着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大规模的进行低端加工制造生产。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我国加工制造业所必须的人力资源成本不再具备优势,国内许多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开始从新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使用中国的劳动力。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的技术研发、品牌创新、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生产等环节落后于发达国家并长期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占据,此时中国的制造业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在左右受压的环境中,我国制造业要想生存下去就须要另辟新径,转变发展形势鼓励本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迫使企业实行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结构带,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国内企业纷纷走向海外市场,那究竟会对国内制造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在此思路的基础上将会探讨这个问题。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
二、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分析 3
(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4
(二)制造业海外并购发展迅猛 4
三、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5
(一)计量模型(VAR模型) 6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6
(三)稳定性检验 8
(四)模型检验与估计 9
四、结论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增长速度连年增长,中国市场成为了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时的主要投资国之一。同时,近年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收到了冲击且恢复缓慢。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反呈现出了连年增长的态势。
表1 2008年—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年份
对外直接投资(万美元)
2008
559.1
2009
565.3
2010
688.1
2011
746.5
2012
878
2013
1078.4
2014
1231.2
2015
1456.7
2016
196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研究意义
本文能够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同时整理分析FDI理论的发展,然后在利用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来分析指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的实践,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做出些许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国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母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当中对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选择、产业结构选择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其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站在本国的角度对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组成结构和领域方面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王方、陈凡(2004)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一种较为低缓的发展现状,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是阻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唐跃(2006)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东道国当中的地理位置、投资方向、行业构成进行了分析。罗琴(2015)重点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统计性描述,在不同分类标准下得出:私营企业开始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对外投资最活跃的主体;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出口国际市场有很大需求,同时国内市场对企业吸引力也很强烈;投资到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具实力,但是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数量上看是对外投资力量的主力;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决策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时,更倾向于选择并购进入模式。李磊(2016)以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跨境企业的数据为基础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产生影响的层面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会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2.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综述多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影响为主。
(1)与母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Svensson(1957)认为母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与母国的对外贸易之间具有互补性,母国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以及在国外兴办企业,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再返销国内,就会促进母国的贸易发展。当母国贸易得到有效的发展之后,就能够促使本国企业的成长发展和资本积累,当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产品的供给时,势必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投资。Schmiz(1971)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严重的被依赖倾向,当一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使得本国的出口与本国的 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相关关系,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对母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Kaname(1936)认为,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升级分为四个步骤:进口、国内生产、 出口、对外直接投资。Dunning(1968)认为,母国的产业转移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要想实现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实现的方式。
(3)与母国就业水平之间的研究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水平之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以Frank&Freeman(1978)的负向相关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母国的就业水平形成负向的促进作用,或许能够带来工作岗位的减少。另一方面,是Hawkins(1972)的正向相关研究,认为母国在国内生产完成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呈正向相关,并且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对母国的就业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有关的文章和书籍、期刊等资料,了解当下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2)归纳分析法:收集有关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采纳有效资料、信息分析总结。
(3)实证分析法:建立数理模型来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2.研究内容
文章通过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章绪论,主要来写本文选题的背景,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增长速度连年增长,同时近年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收到了冲击且恢复缓慢。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反呈现了连年增长的态势。以及选题的意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分析,讲述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迅速、海外并购发展迅猛、对外投资规模发展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遭遇贸易保护和政府体制束缚企业决策不及时问题。
第三章通过单位根、协整检验、回归分析了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的方向,通过VAR模型了解变量的短期相互影响,从而从长期与短期分别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
二、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分析 3
(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4
(二)制造业海外并购发展迅猛 4
三、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5
(一)计量模型(VAR模型) 6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6
(三)稳定性检验 8
(四)模型检验与估计 9
四、结论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增长速度连年增长,中国市场成为了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时的主要投资国之一。同时,近年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收到了冲击且恢复缓慢。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反呈现出了连年增长的态势。
表1 2008年—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年份
对外直接投资(万美元)
2008
559.1
2009
565.3
2010
688.1
2011
746.5
2012
878
2013
1078.4
2014
1231.2
2015
1456.7
2016
196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研究意义
本文能够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同时整理分析FDI理论的发展,然后在利用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来分析指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中的实践,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做出些许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国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母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当中对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选择、产业结构选择以及投资结构等方面,其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站在本国的角度对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组成结构和领域方面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王方、陈凡(2004)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一种较为低缓的发展现状,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是阻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唐跃(2006)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东道国当中的地理位置、投资方向、行业构成进行了分析。罗琴(2015)重点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统计性描述,在不同分类标准下得出:私营企业开始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对外投资最活跃的主体;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出口国际市场有很大需求,同时国内市场对企业吸引力也很强烈;投资到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具实力,但是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数量上看是对外投资力量的主力;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决策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时,更倾向于选择并购进入模式。李磊(2016)以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跨境企业的数据为基础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产生影响的层面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会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2.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综述多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影响为主。
(1)与母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Svensson(1957)认为母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与母国的对外贸易之间具有互补性,母国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投资,以及在国外兴办企业,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再返销国内,就会促进母国的贸易发展。当母国贸易得到有效的发展之后,就能够促使本国企业的成长发展和资本积累,当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产品的供给时,势必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投资。Schmiz(1971)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严重的被依赖倾向,当一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使得本国的出口与本国的 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相关关系,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对母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Kaname(1936)认为,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升级分为四个步骤:进口、国内生产、 出口、对外直接投资。Dunning(1968)认为,母国的产业转移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要想实现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实现的方式。
(3)与母国就业水平之间的研究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水平之间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以Frank&Freeman(1978)的负向相关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母国的就业水平形成负向的促进作用,或许能够带来工作岗位的减少。另一方面,是Hawkins(1972)的正向相关研究,认为母国在国内生产完成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呈正向相关,并且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对母国的就业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有关的文章和书籍、期刊等资料,了解当下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2)归纳分析法:收集有关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采纳有效资料、信息分析总结。
(3)实证分析法:建立数理模型来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2.研究内容
文章通过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章绪论,主要来写本文选题的背景,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增长速度连年增长,同时近年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收到了冲击且恢复缓慢。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反呈现了连年增长的态势。以及选题的意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分析,讲述了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迅速、海外并购发展迅猛、对外投资规模发展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遭遇贸易保护和政府体制束缚企业决策不及时问题。
第三章通过单位根、协整检验、回归分析了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的方向,通过VAR模型了解变量的短期相互影响,从而从长期与短期分别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