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中药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20200101191234]
中药出口一直是中药国际化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药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额也稳步提高。然而,我国中药出口遭遇各国多种贸易壁垒,使我国中药出口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市场份额与我国中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本文首先对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中药出口贸易总额虽有所上升,但中药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却不高,各国的贸易壁垒成为制约中药出口的主要障碍,进而讨论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应对这些贸易壁垒,建议加强中药产品在欧的注册工作,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等,从企业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我国中药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从而扩大中药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药出口,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分析 1
2.1 中药出口规模状况 1
2.2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状况 2
2.3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状况 3
3 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4
3.1 中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影响 4
3.2 中药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影响 7
3.3 中药出口遭遇的文化贸易壁垒及影响8
4 我国中药出口应对主要贸易壁垒的策略9
4.1 企业应对中药出口贸易壁垒的策略9
4.2 政府应对中药出口贸易壁垒的策略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2005~2013年中药产品出口总额2
图 2 2005~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3
图 3 2013年中药出口市场占比分布图4
表1“地奥心血康荷兰注册进程表”11
1 引言
全球化的开放平台,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这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中药理念的逐渐接受,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声誉,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总额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
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最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世界贸易的扩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发展。通过在出口模式、药品注册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大型中药企业不断涌现,如北京的同仁堂药业、成都的地奥药业等用现代化技术及不断的尝试探索,积极开发中药的国际市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并被认可仍然十分艰难,国际市场份额与我国中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还不是很相称。然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利用我国原材料进行开发研究,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 80%的份额。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有国内企业自身原因,但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及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也阻碍着中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我国中药出口遭受贸易壁垒的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虽然是中药贸易大国,但离中药贸易强国尚有一段距离。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研究讨论我国中药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提出破除这些壁垒的对策建议,对保护我国当前中药产业发展、扩大我国中药国际贸易、实现我国中医药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产业在世界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贸易总额基本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尽管如此,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却不高,欧美等市场不尽如人意。
2.1 中药出口规模状况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中药行业受益于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量和员工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外贸易稳步回升,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中药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较低、出口总额不大,但近年来中药产品出口一直呈平稳增长的趋势,2005—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见图 1。(单位:亿美元)
图1 2005—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由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形势良好,中药产品出口额已从2005年的8.3亿美元增长至 2013年的 31.3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通过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次方根求得,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CAGR = (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N) - 1)。虽然 2008 年 11 月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中药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国家大力扶持和中药逐渐受到国际认可的情况下,中药出口总体还是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达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7%,创历史新高。
2.2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状况
我国中药出口的商品结构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以及保健品四类。如图2所示,近年来中药出口的商品结构中,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所占比重较高,而附加值较高的中成药以及保健品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比较低。到2013年,中药商品出口各具特色,中药提取物出口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领跑中药产品出口,占据45%的份额;中药饮片出口额为12.1亿美元,同比增加41.2%,占据38.5%的比重,出口增幅较大;中成药出口继续低位徘徊;保健品自2010年以来,所占中药产品出口比重一直维持在8%左右,基本保持稳定。
图2 2005—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2.3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状况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划分,中药产品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由于地缘关系,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多,亚洲一直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1]据统计,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为 19.8亿美元,同比增加 29.2%,占比达到 63.4%。日本、中国香港、韩国、越南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四大市场区域(如图3)。由此可见亚洲市场对拉动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逐渐超越欧洲,成为中药出口另一大目标市场。按出口种类划分,近年来中药饮片主要出口亚洲,以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为主;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日本和美国,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保健品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2]欧洲曾是仅次于亚洲的中药出口市场,但近十年来因为种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却是带给我国中药出口贸易最多危机感的市场。探讨产品在欧注册以及如何以实际业绩进入欧盟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打通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将是我国中药出口的重点工作。
图3 2013年中药出口市场占比分布图(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3 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
近些年西方发达国家,首先不断地通过用药安全和保护等措施,增加各种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比如提高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门槛,这两种壁垒的增加使得我国那些产品工艺比较落后的中药产品很难走出国门。另外还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进口中药产品的管制,要求出口国提高技术水平及提高环保标准要求,比如要求减少药材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减少药材产品里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以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其次许多西方国家对中成药的使用还制定了许多壁垒措施,如美国规定患者使用中成药必须要由西医开具处方,实际上美国西医大多不懂中医,所以很少开具中成药处方。日本规定对进口的中成药必须经过 100 多项进口前的临床试验,通过这些实验后方可投入使用,这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中成药的出口会受到这些贸易壁垒的影响。
3.1 中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是指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手段。在中药出口贸易中,进口国主要利用以下几种方式的技术贸易壁垒来实现贸易保护的目的。
中药出口一直是中药国际化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药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额也稳步提高。然而,我国中药出口遭遇各国多种贸易壁垒,使我国中药出口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市场份额与我国中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本文首先对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中药出口贸易总额虽有所上升,但中药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却不高,各国的贸易壁垒成为制约中药出口的主要障碍,进而讨论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应对这些贸易壁垒,建议加强中药产品在欧的注册工作,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等,从企业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我国中药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从而扩大中药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药出口,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分析 1
2.1 中药出口规模状况 1
2.2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状况 2
2.3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状况 3
3 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4
3.1 中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影响 4
3.2 中药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影响 7
3.3 中药出口遭遇的文化贸易壁垒及影响8
4 我国中药出口应对主要贸易壁垒的策略9
4.1 企业应对中药出口贸易壁垒的策略9
4.2 政府应对中药出口贸易壁垒的策略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2005~2013年中药产品出口总额2
图 2 2005~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3
图 3 2013年中药出口市场占比分布图4
表1“地奥心血康荷兰注册进程表”11
1 引言
全球化的开放平台,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这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中药理念的逐渐接受,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声誉,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总额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
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最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世界贸易的扩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发展。通过在出口模式、药品注册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大型中药企业不断涌现,如北京的同仁堂药业、成都的地奥药业等用现代化技术及不断的尝试探索,积极开发中药的国际市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并被认可仍然十分艰难,国际市场份额与我国中药生产大国的地位还不是很相称。然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利用我国原材料进行开发研究,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 80%的份额。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有国内企业自身原因,但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及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也阻碍着中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我国中药出口遭受贸易壁垒的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虽然是中药贸易大国,但离中药贸易强国尚有一段距离。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研究讨论我国中药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提出破除这些壁垒的对策建议,对保护我国当前中药产业发展、扩大我国中药国际贸易、实现我国中医药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产业在世界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贸易总额基本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尽管如此,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却不高,欧美等市场不尽如人意。
2.1 中药出口规模状况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中药行业受益于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量和员工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对外贸易稳步回升,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中药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较低、出口总额不大,但近年来中药产品出口一直呈平稳增长的趋势,2005—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见图 1。(单位:亿美元)
图1 2005—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由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形势良好,中药产品出口额已从2005年的8.3亿美元增长至 2013年的 31.3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通过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次方根求得,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CAGR = (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N) - 1)。虽然 2008 年 11 月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中药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国家大力扶持和中药逐渐受到国际认可的情况下,中药出口总体还是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达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7%,创历史新高。
2.2 中药出口商品结构状况
我国中药出口的商品结构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以及保健品四类。如图2所示,近年来中药出口的商品结构中,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所占比重较高,而附加值较高的中成药以及保健品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比较低。到2013年,中药商品出口各具特色,中药提取物出口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领跑中药产品出口,占据45%的份额;中药饮片出口额为12.1亿美元,同比增加41.2%,占据38.5%的比重,出口增幅较大;中成药出口继续低位徘徊;保健品自2010年以来,所占中药产品出口比重一直维持在8%左右,基本保持稳定。
图2 2005—201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2.3 中药出口市场结构状况
按出口国家和地区划分,中药产品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由于地缘关系,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多,亚洲一直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1]据统计,2013 年我国中药产品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为 19.8亿美元,同比增加 29.2%,占比达到 63.4%。日本、中国香港、韩国、越南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四大市场区域(如图3)。由此可见亚洲市场对拉动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国逐渐超越欧洲,成为中药出口另一大目标市场。按出口种类划分,近年来中药饮片主要出口亚洲,以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为主;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日本和美国,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保健品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2]欧洲曾是仅次于亚洲的中药出口市场,但近十年来因为种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却是带给我国中药出口贸易最多危机感的市场。探讨产品在欧注册以及如何以实际业绩进入欧盟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打通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将是我国中药出口的重点工作。
图3 2013年中药出口市场占比分布图(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3 我国中药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影响
近些年西方发达国家,首先不断地通过用药安全和保护等措施,增加各种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比如提高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门槛,这两种壁垒的增加使得我国那些产品工艺比较落后的中药产品很难走出国门。另外还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进口中药产品的管制,要求出口国提高技术水平及提高环保标准要求,比如要求减少药材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减少药材产品里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以减少对人体的损害。其次许多西方国家对中成药的使用还制定了许多壁垒措施,如美国规定患者使用中成药必须要由西医开具处方,实际上美国西医大多不懂中医,所以很少开具中成药处方。日本规定对进口的中成药必须经过 100 多项进口前的临床试验,通过这些实验后方可投入使用,这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中成药的出口会受到这些贸易壁垒的影响。
3.1 中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是指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手段。在中药出口贸易中,进口国主要利用以下几种方式的技术贸易壁垒来实现贸易保护的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