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标 2
(四)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
(五)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原因分析 3
(一)农村居民总体消费结构 3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原因分析 5
三、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及消费现状及之间的关系 5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现状分析 5
(二)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1
致谢 15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且占比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可观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长上升趋势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不高,由于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状况的影响,所以只有提高收入水平才能促进消费,居民的消费才有经济保障,以此来拓宽消费领域,兴农村消费市场,经济的增长需要消费的带动,消费质量又是消费结构的重要体现,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经过研究整理的得出,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对收入与消费的问题比较多人,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短期收入决定短期消费,短期内收入的多少决定消费的多少;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安尼认为人的消费应该从一生的收入情况来分析,相对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消费与一生的收入预期的关系进行结构上的分配,年轻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收入水平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消费结构也不一样;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和消费者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两大效应,“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 在上述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卢卡斯、霍尔、利拉德、托宾、弗赖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分析,相对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消费与一生的收入预期的关系进行结构上的分配,年轻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收入水平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消费结构也不一样;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和消费者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两大效应,“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 在上述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卢卡斯、霍尔、利拉德、托宾、弗赖文为代表的新一代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卢卡斯对传统消费函数模型进行了批判,霍尔提出随机游走假说,弗赖文发明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利拉德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预防性储蓄产生的条件。可见消费理论一直是西方战后研究的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汪涛(2009)采1988-2009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粤度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得出了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调整关系;蔡孝池(2010)用1978年至2008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先是以凯恩斯的消费价格函数进行回归分析,以此验证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并对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丰臣(2009)以山西1996—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回归分析,利用山西近十年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时间数据,对山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分配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金剑、苑长志(2010)对河北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选用1987-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Sims检验进行研究;朱信凯(2001)在对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进行函数检验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
(三)研究目标
通过撰写《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这一论文,在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建议。
(四)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文献分析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形成对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相关的科学分析,讨论很多相关文章与论文文献丰富,从中受到启发并将其中之精华加以吸收会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所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与切身实践的结合,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背景出发,来研究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表述现状,证明研究的意义及评价研究的价值,采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与考核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现状更好的理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五)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城乡发展存在差距,所以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是值得分析的。要重点加快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情况也有明显变化。我国是农业大国,从这一国情出发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就增加了全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了进一步可以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实现小康社会和团结稳定。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总体消费结构
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增长快且恩格尔系数降低
通过分析计算 1982-2012 年这三十一年的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数据,结论为,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增长速度较快,1996-2004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增长呈下降趋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标 2
(四)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
(五)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原因分析 3
(一)农村居民总体消费结构 3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原因分析 5
三、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及消费现状及之间的关系 5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现状分析 5
(二)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1
致谢 15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且占比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可观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长上升趋势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不高,由于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状况的影响,所以只有提高收入水平才能促进消费,居民的消费才有经济保障,以此来拓宽消费领域,兴农村消费市场,经济的增长需要消费的带动,消费质量又是消费结构的重要体现,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经过研究整理的得出,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对收入与消费的问题比较多人,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短期收入决定短期消费,短期内收入的多少决定消费的多少;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安尼认为人的消费应该从一生的收入情况来分析,相对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消费与一生的收入预期的关系进行结构上的分配,年轻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收入水平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消费结构也不一样;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和消费者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两大效应,“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 在上述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卢卡斯、霍尔、利拉德、托宾、弗赖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分析,相对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消费与一生的收入预期的关系进行结构上的分配,年轻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收入水平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消费结构也不一样;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和消费者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两大效应,“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 在上述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卢卡斯、霍尔、利拉德、托宾、弗赖文为代表的新一代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卢卡斯对传统消费函数模型进行了批判,霍尔提出随机游走假说,弗赖文发明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利拉德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预防性储蓄产生的条件。可见消费理论一直是西方战后研究的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汪涛(2009)采1988-2009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粤度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得出了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调整关系;蔡孝池(2010)用1978年至2008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先是以凯恩斯的消费价格函数进行回归分析,以此验证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并对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丰臣(2009)以山西1996—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回归分析,利用山西近十年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时间数据,对山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分配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金剑、苑长志(2010)对河北省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选用1987-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Sims检验进行研究;朱信凯(2001)在对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进行函数检验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
(三)研究目标
通过撰写《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这一论文,在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建议。
(四)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文献分析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形成对消费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相关的科学分析,讨论很多相关文章与论文文献丰富,从中受到启发并将其中之精华加以吸收会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所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与切身实践的结合,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背景出发,来研究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表述现状,证明研究的意义及评价研究的价值,采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与考核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现状更好的理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五)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城乡发展存在差距,所以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是值得分析的。要重点加快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情况也有明显变化。我国是农业大国,从这一国情出发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就增加了全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了进一步可以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实现小康社会和团结稳定。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总体消费结构
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增长快且恩格尔系数降低
通过分析计算 1982-2012 年这三十一年的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数据,结论为,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增长速度较快,1996-2004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增长呈下降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