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和机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和机遇[20191212151600]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应用于环境和社会,更适用于现在的经济,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信贷”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了现代一个新兴的理念,它是顺应低碳经济的浪潮而产生的,也是银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时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身面临的威胁与机遇,并运用了定量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现状,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准入机制;SWOT分析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第1章 绿色信贷概述 1
1.1 绿色信贷的提出 1
1.2 绿色信贷的发展 2
1.2.1 美国绿色信贷发展 2
1.2.2英国绿色信贷发展 3
1.2.3加拿大绿色信贷发展 4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现状 5
2.1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总量 5
2.2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分布 6
2.3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参与者 8
2.4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流程 10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swot分析 11
3.1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优势 11
3.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劣势 11
3.3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机遇 12
3.4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威胁 12
3.5 基于swot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战略选择 13
第4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相关建议 14
4.1转变经营理念,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 14
4.2完善相关机制政策和法律 14
4.2.1完善内部绿色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14
4.2.2完善组织架构,实施绿色信贷独立专业评审 14
4.2.3完善细化绿色信贷管理流程 15
4.3加强环保部门、国际先进银行的沟通交流 16
4.3.1加强环保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工作 16
4.3.2强化产品创新,实现高效绿色信贷 16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8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不断挑战着我们的生态环境。环境治理被急剧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推上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坚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样的,金融界也在不断关注着环境问题,绿色信贷也随之出现,成为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责任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绿色信贷的推行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是必然趋势。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实施绿色信贷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银行业未来信贷业务发展的重点。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枢纽,在绿色信贷实施的道路上面对着诸多阻力,涉及商业银行商业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冲突、银政企三方的“利益共谋”、企业的违约成本过低及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现状,同时本文也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针对相关战略建议提出了发展对策来完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
第1章 绿色信贷概述
1.1 绿色信贷的提出
绿色信贷是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
绿色信贷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赤道原则原名为“格林威治原则),是指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西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召开了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会上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3]。该文件主要内容阐述了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工作时,要求对信贷对象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估,旨在通过信贷投放量来保证环境污染能得到合理控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至今,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遵循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分布广泛,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施行,占据全球90%的项目贷款融资市场。为了使绿色信贷更有国际影响力,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机构自律组织(UNEP FI),到2012年为止,已经有分布在42个国家的200家金融机构签约其中,它正以其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帮助完善各国绿色信贷的实行。同时,伴随着国外绿色信贷理论研究不断成熟,实践成果也日趋完善。英、美、加、日、荷、德等发达国家都分别投入到绿色信贷的实践上,《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中的“赤道原则”、“伯尔第斯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准则。
随着绿色信贷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实践,2007年7月,国环局、人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份文件是我国首次参照赤道原则,对高污染企业实施信贷,其主要内容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
在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银行业正在实现业务和观念的转型,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开始接受赤道原则,并积极与国际金融公司进行咨询和洽谈,比如有国际金融公司股权成分的八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准入条件之一,以坚持倡导绿色信贷为准则,对绿色信贷的实施和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
1.2 绿色信贷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美、英、日、加、德、荷等发达国家。各国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相关法律制定、政策实施、银行改革方面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了创新。下面我就列举美国、英国、加拿大这三个发达国家绿色信贷发展的情况,以了解下绿色信贷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作出相关经验指导。
1.2.1 美国绿色信贷发展
首先,在绿色信贷的法律制定上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已经通过了涉及水污染、废物回收、大气环境、垃圾场地清理等有关环境保护的26部法律,每部法律都对公共机构或污染者就其应怎样处理、怎样应对环境污染提出了完善的治理措施和严格的法律要求。在完备的环境法之下,美国继续制定规范绿色信贷的有关法律,重点规范企业、银行和政府的行为、同时就如何调节三方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指示。如在1980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就明确指出环境污染预警、追究责任、赔偿等相关标准。具体表现为银行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其次,在绿色信贷的政策实施方面。美国政府除颁布法律来要求市场主体关注保护环境,还实施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政策,来刺激绿色金融的需求,促进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税收政策,作为美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政府调节绿色经济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杠杆。例如:1978年,由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能源税收法》,具体规定对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所付金额中头2000美元的30%和其后8000美元的20%,可从当年须交纳的所得税中抵扣[18]。随后的1999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分期付款购买回收污染控制型设备及再生能源的企业,给予减免销售税10%的优惠。同时,美国银行为了做好沟通分享环境保护机构相关数据数据,形成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正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最后,在绿色信贷的银行改革方面。信贷银行在严格的法律环境下,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因此对信贷资金的使用严格规范处理。美国的银行也因此成为国际上最先考虑环境政策,尤其是考虑与环境相关的信贷风险政策的银行。例如作为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和履行“赤道原则”的美国花旗银行,其在内部建立了有多方参与的环境事务管理机制,以规范信贷的环境风险。
1.2.2 英国绿色信贷发展
首先,英国在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法律制定方面,英国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开始侧重污染预防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是最早通过制定标准来避免产生环境问题的国家。英国政府的相关立法主要遵循污染预防、可持续发展、污染者付费三个基本原则,英国环境控制体制的核心是采用环境标准,同时形成了适用于英国的一套环境管理和综合污染控制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以《污染预防法》为例,其规定了9000个工艺过程,凡是采用的企业都需要向环保部门申请,并且需要依法制定制定严格系统的技术标准,才能取得环境体系标准认可的许可证,以此控制企业环境风险[10]。这样的做法早期对污染型企业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于环保的意识。通过立法和修改相关法律条款来不断适应环境问题的做法逐渐淘汰,被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所取代,一套法规体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现行的英国清洁生产和环保法律法规中基本都有关于绿色信贷的相关规定,包括2001年制定的《污染控制法》、1990年的《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以及《废弃物管理法》[2]。其次,在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政策实施方面,英国政府实施了相关环境保护激励政策。如:“贷款担保计划”,由政府颁布旨在鼓励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相关规定包括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借贷最高限额为7.5万英镑,其中政府担保80%。需要注意的是在担保的过程中,政府会不定期地评估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企业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进行担保的对象一般都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日前,已有大约8万多家科技型小企业获得这种由政府担保的贸易融资。为刺激英国民间中小企业融资,地方政府提供政府担保型的贷款,为此建立了提供风险投资种子资金的公司。符合标准的企业可通过银行大量贷款,由此制约了那些量大面广的中小型污染企业,英国政府的绿色信贷政策便取得了初?匠尚АW詈螅谥С致躺糯滴穹⒄乖谝懈母锓矫妫捎谟⒐洳嫉南喙胤梢晕廴菊吒斗盐驹颍⒁猿墒焱瓯傅纳曜嘉笠档纳峁┲傅迹沟靡械冉鹑诨挂馐兜饺绻韪呶廴酒笠荡畋憔哂泻芨叩姆缦招裕吮苊庑糯式鹚鹗В蛭薹ɑ厥斩纬苫嫡耍鹑诨够嶂鞫亟肪骋蛩睾蜕缁嵋蛩啬扇胄糯芾硖逑抵校云笠档钠拦老低持幸不峥悸腔肪撤缦找蛩亍?003年6月,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这一事件在英国环境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凭借自身的先入优势,巴克莱银行制定了集社会和环境于一体的信贷指引,该指引涵盖所有的融资条款和50多个行业,文件明确了企业环境违法和划分了环境风险等级,很好地为银行评估和审核贷款提供了支持,另外,巴克莱银行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向全球170多个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指引[7]。与此同时,在巴克莱银行内部,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吸引和留住年轻的专业人才为基础,引进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建立了专业而具有深度的环境风险评估人才储备库。
1.2.3 加拿大绿色信贷发展
首先,加拿大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法律制定方面的努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制定防治空气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等的相关法律。1970年加拿大政府紧急成立了污染防治办公室,开始深度全面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和污染治理措施。1995年加拿大政府制定了《污染预防行动计划》,要求企业必须制作污染预防计划书,该计划书是作为评估企业贷款的重要依据,污染预防计划书须送交环境部审批,其包括该企业的污染减排目标和相关数值、降低污染的措施、治理污染的期限等内容,政府会在宣传媒体、网站上向人们公告企业的污染防治计划,接受公众监督[16]。为强调从源头治理污染,1999年加拿大政府修订《环境保护法》。如今的加拿大商界和工业界都以这部法律为统一标准来实施清洁生产,尽量在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同时少排废物,减少污染,如今的加拿大实施清洁生产已成为企业的自愿行动。其次,加拿大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政策实施方面的努力。加拿大重视促进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和学术团体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探索新的经济环保发展模式,尤其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循环利用有限资源,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的流出,保证严格进行能源处理。处理产生的废弃物时,一般不通过末端处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预防机制,以此来尽量避免环境污染。由于加拿大的社会团体、政府、相关监督机构均密切关注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每年政府都在网络和半年刊物《加拿大生态环境状况》登出相关环境保护信息,并向全体公民免费发放。政府部门融资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公开咨询,并且开设听证会,听取相关环境保护专家的建议。同时建立机关行为和企业环保情况公示制度,公布重点流域水质状况、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环境质量指标、城市发展指标以及政府的有关环保的方针和政策,鼓励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生态环境评估和巡察制度,并如实向社会公布结果[12]。最后,加拿大支持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在银行改革方面的努力。加拿大各大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时,形成了统一的环境评估决策机制、评估和审核信贷要求机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