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网站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

食材网站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20200428220454]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012年被称为“中国生鲜电商”元年,中国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目前,食品生鲜在网上零售B2C市场比重仍然较小,但是却以超过90%的年增速率快速发展。成交额自2010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5亿元,直至2012年的40.5亿元。为了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特征,增加客户的转化率,大多涉农电商平台采用数据库营销的方式,黄相如认为数据库营销,就是利用企业经营过程中收集、形成的各种顾客资料和积累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分析整理后作为制订营销策略的依据,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以达到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的目的,并作为保持现有顾客资源的重要手段和进行顾客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
数据库营销就是以与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顾客信息库进行长期促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是一套内容涵盖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营销的核心是数据挖掘。目前,众多的电商平台开始开展数据库营销,例如京东商城、中粮我买网等。数据库的作用已越来越大。
2.研究意义
纵观当今与食材相关的网站,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销售食材为主电子商务网站,一种是以介绍食材和食谱为主的美食社区。如何把这两种网站结合,在介绍食材和养生食谱的同时销售高质量的蔬菜,增加盈利点,并方便用户的购买;同时对用户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数据库营销的视角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销售,是本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赵友森[1]从总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构建以及数据库应用方面对农产品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北京市农产品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重点介绍了分类检索模块、形态检索模块、综合检索模块、品种检索模块、名词术语检索模块以及质量分级检索模块的特点及用途。谷伟[2]研究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在研究 MySql 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基础上,对配置参数中的数据缓存区和日志缓存区的参数进行优化设置,提高查询效率。针对 MySql 查询重用技术的特点及存在不规范化 sql 语言等重用性不高问题,通过设计相关模块改进查询重用功能;增加查询缓冲区的查询执行计划模块来解决查询缓存区大数据量结果集存储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而改进查询优化效率。
徐凤霞[3]通过对临床实践总结中医常见6种体质类型即阴虚型、阳虚型、气血两虚型、痰湿型、气抑型、湿热型总结,将食材进行分类,并予相应的食材或药物进行干预,依据各型体质特点给予相应调理。柴可夫[4]按类划分物质是认识了解使用该物质的前题,通过对古代药物本草、食物本草的分类方法的演变分析和总结。
(三)研究内容
建立食材网站的后台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进行营销。其中包括五个基本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寻找理想客户、使用数据和完善数据。
(2)数据存储。对食材数据实时更新,通过SQL语言进行更新,删除,修改。尤其是新的分类方法,新食谱及新食材的出现。用户数据则在充分掌握顾客信息的基础上,将收集的数据,以客户为基本单元,逐一录入数据库系统,建立起客户数据库。顾客数据库能用来分析顾客提供的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决策信息;能直接接受定货、开展直接邮购、评估市场营销的成功程度;能进行一定的需求预测等。顾客数据库是进行数据库营销的基础。
(3)数据处理。运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利用计算机把不同的数据综合为有条理的数据库,然后在各种强有力的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产生产品开发部门、营销部门、公共关系等部门所需要的详细数据库。
(4)寻找目标顾客。根据使用最多类客户的共同特点,用计算机勾画出某产品的客户模型,此类客户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行业、规模等,可从中选择理想的目标客户群体。在掌握顾客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如加强顾客的品牌忠诚或刺激顾客的需求,挖掘潜在顾客。
(5)使用数据并完善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可用于多个方面:例如将促销优惠卷决定送给某些客户;开发什么样的新数据库;根据客户特性,判断如何制作广告比较有效;根据购买记录判定客户购买档次和品牌忠诚度等。同时随着各类营销活动的开展收集回来的信息将不断增加和完善,可使数据不断得到更新,从而及时反映客户的变化趋势,使数据库适应网站经营的需要。
二、食材网站经营现状
(一)食材网站目前的盈利模式
2013年3月28号,1号店推出生鲜品类,首站圈定上海,相应的生鲜产品是水果。而在此之前,沱沱工社、京东商城就已开通生鲜频道,淘宝、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等也早已推出了网购生鲜食材业务。电商在3C、服装品类上的惨烈竞争使作为日常必需品的生鲜食材市场成为电商市场的“蓝海”。
然而大部分生鲜食材销售网站都以亏本的状态生存着,能盈利的1%,是专门做细分市场的电商。比如说,专门做有机果蔬配送的公司,它们有自己的生产基地,针对的大多是礼品、年节、单位团购等特殊市场,这些公司的利润率可能达到50%到100%,而网购生鲜业务的毛利率勉强达到20%,,加上人工、物流成本,亏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食材网站的另一种存在方式食谱分享网站主要的盈利方式为广告,例如 UGC 社区、豆果网,而“美食+社区”这一早已被很多专家认为这两者的结合一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产业链,在日本的一家美食社区网站Cookpad[Kuk,p?d]身上得到了验证。这家网站做了10年,随着社区逐步发展扩大之后,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的渠道,很多厂商看见上面的菜谱之后,为了方便用户,就把菜的食材直接放在网站卖,这样逐渐有了商机,并产生了盈利。
(二)当下食材网购行为的火热
近日,央视热播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引起了广大食客关注的同时,也让网商看到了无限商机,一时间,“舌尖上的这个,舌尖上的那个”,引发了一阵食品网购潮。
淘宝数据显示,节目开播5天零食特产搜素次数已近500万次,节目中提到的毛豆腐、松茸、诺顿火腿等销量都大幅增长,淘宝网顺势推出的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上线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
伴随着这股“舌尖”热潮,有关部门收到食品网购的咨询投诉也与日俱增。浏览各大购物网站发现,许多商家销售的“美食”却名不副实。跳跳鱼因出现在节目中而吸引大量网友购买。多家网站都在销售“跳跳鱼”,但其产地却有浙江、湖南、福建、重庆等多个省市。其实,节目中所介绍的跳跳鱼产自浙江三门湾。面对多种多样的“跳跳鱼”,消费者如不事先了解其背景并仔细分辨,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借用“美食”“名吃”的名号,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即便产地不同,也不能算欺骗消费者。“比如烤鸭,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是北京烤鸭,但其实在哪烤的都可以叫烤鸭。”
(三)生鲜食材的食品安全问题
光鸡、牛排、黑猪肉、三文鱼、黄瓜、樱桃蕃茄点开淘宝网、1号店、京东商城、本来生活网等多家网络交易平台,在线生鲜食品交易可谓红红火火,俨然是一个大型超市。在实体超市中,生鲜食品从进店到市民的菜篮子须经过农药残留、瘦肉精、重金属等相关含量的抽样检测,网购来的食品也有这些检测程序吗?如何确保安全?然而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目前食材网购中食品许可证在网店并不是必需品,卖家往往只需与所在的电商交易平台签订保证协议或承诺书,承诺其所销售的商品安全品质与描述相一致,便可进行销售活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同时建立供应商数据库,每一个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及供应的商品都有唯一的条形码作为记录,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进行追溯,如果是供应商问题,则可以和该供应商及时解约。
三、关于网购食材用户意愿市场调查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215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3.95%。根据以下三个筛选指标:(1)调查问卷前后回答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2)问卷填写不完整,未回答的问题超过2个;(3)整张问卷完全是同一答案。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严格的筛选。筛选后收集到的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100%。
在有效样本中,如表3.1所示,212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0.5%,女性占49.5%,21-40岁的中青年为主,其中21-30岁占55.45%,31-40岁占33.66%
表1 被调查者年龄、性别统计表
性别 年龄 男 女 合计 百分比
10-20 0 2 2 1.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