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枣产品场分析与品牌建设研究(附件)
摘 要新疆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是新疆特有地理产品。近年来,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之逐年上升,新疆红枣产量从2009年的28.90万吨到2014年的257.46万吨,新疆红枣的挂果率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由此看出,新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红枣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但是与红枣主产区的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竞争力还有待于提升。借此,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红枣产业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的四大要素及两大辅助要素分析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提出建议与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3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3.1主要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界定 4
2.1.1品牌竞争力 4
2.1.2区域品牌 4
2.2理论基础 4
2.2.1钻石模型 4
2.2.2定位理论 5
3 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发展及品牌建设现状 6
3.1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6
3.1.1新疆红枣产品的市场背景 6
3.1.2红枣品种不断丰富 6
3.1.3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 6
3.2新疆红枣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7
3.2.1建立红枣流通协会及交易市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7
3.2.2创建全国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及知名品牌示范区 7
3.2.3红枣销售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8
4 新疆红枣产业品牌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9
4.1新疆红枣产业的自然发展链 9
4.2新疆红枣的市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需求量 9
4.3新疆红枣的相关产业与产业表现 10
4.4新疆红枣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10
4.5关于新疆红枣的政府与机会要素分析 11
4.5.1政府对新疆红枣产业的扶持 11
4.5.2新疆红枣的发展机会 12
5 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3
5.1走“农头企业+农户”模式 13
5.2 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 13
5.3 拓宽营销渠道,建设“互联网+”平台 13
5.4 丰富红枣产品种类,延伸红枣产品链条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近十年来,随着一系列天山果域等品牌的开发,以及红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疆红枣产业逐渐走向正规。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上升,新疆红枣产量从2009年的28.90万吨到2014年的257.46万吨,红枣的挂果率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新疆凭借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养育了一系列的知名红枣:哈密大枣、和田玉枣、若羌红枣等。但全国红枣主产区除了新疆还有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打造出的红枣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另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果品市场的日益变化,人们对品牌的选择和购买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新疆红枣品牌如何在众多的红枣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了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想通过对新疆红枣产业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的四大要素及两大辅助要素分析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提出建议与对策。
1.1.2研究的意义
(1)为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和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在不断的扩大至疆内外,甚至邻近的国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面临的挑战及考验也越来越大。所以研究如何生产出更优质的红枣,把新疆红枣产业所没有的栽培技术“引进来”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研究如何建立好一个优质的品牌,也使新疆红枣产业“推出去”有了更长远的前景。本文对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与对策正是考虑到新疆红枣市场的长远发展,为政府和决策层在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和品牌建设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2)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切实成效。随着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红枣种植面积以及产量之逐年上升,新疆红枣品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而仅凭借着优良的自然条件与我国其他红枣主产区相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新疆红枣品牌的宣传与建设在日后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当一个地区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创造了适当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从而创造了使消费者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指出,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销售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用作一个销售者或销售者集团的标识,以便于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1993年,罗珀斯塔奇全球公司的调查发现,48%的消费品购买者在走进商店前就已想好他们想要什么品牌的商品,这一比例与1991年的44%相比,有所上升。1972 年,艾里斯(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提出定位理论。他们在《新定位》中指出,定位是对产品在未来的潜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目中。里斯和特劳特提出定位的基本方法是发现或创建心理位置,强调第一和类的独特性,并总结了5个定位的技巧:取个好的名字;产品的类别要清楚且容易理解;定位研究要抓住重点;善用公关策略;改变定位时要有适当的推动者,委婉地逐渐改变。埃里克乔基姆塞勒和大卫艾克指出,企业若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创建强势的品牌。他们通过对国际上六大公司的品牌战略的调查研究,认为创建企业的品牌无须借助大众媒体。提出让品牌战略驱动企业的经营战略。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曹鹤(2012)在论文中表示,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品牌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外观,独特的口感及极高的营养价值等内在产品要素,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尽管新疆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还有一部分疆内品牌却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进不了疆外市场,因此对于研究新疆红枣品牌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刘英杰,陈向东,王平(2010)一文中说到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基础,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和名牌评选工作,坚持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工作,加大品牌扶持和保护力度。努力建设一整套包括品牌创建,品牌宣传,品牌保护等内容的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就是为了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见农产品品牌化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广作用。王若一(2015)讲到2005年后,新疆红枣成了买方市场,枣农们缺乏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能力,大多数枣农是以个体存在的,他们在种植和林间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而将销售留给了枣商。黄蕾( 2009) 指出农业区域集群品牌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政府、农户和企业的协同作用,政府不但负责农产品产地的宣传,同时也要对区域品牌发展进行监督与约束。罗高峰( 2010) 提出在农产品品牌整合中政府的五种角色: 倡导者、规划者、扶持者、服务者、管理者。并且农产品品牌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品牌成长的各个阶段需要系统中的各因素表现出相应强度,同时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角色,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实现品牌整合。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3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3.1主要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界定 4
2.1.1品牌竞争力 4
2.1.2区域品牌 4
2.2理论基础 4
2.2.1钻石模型 4
2.2.2定位理论 5
3 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发展及品牌建设现状 6
3.1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6
3.1.1新疆红枣产品的市场背景 6
3.1.2红枣品种不断丰富 6
3.1.3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 6
3.2新疆红枣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7
3.2.1建立红枣流通协会及交易市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7
3.2.2创建全国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及知名品牌示范区 7
3.2.3红枣销售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8
4 新疆红枣产业品牌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9
4.1新疆红枣产业的自然发展链 9
4.2新疆红枣的市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需求量 9
4.3新疆红枣的相关产业与产业表现 10
4.4新疆红枣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10
4.5关于新疆红枣的政府与机会要素分析 11
4.5.1政府对新疆红枣产业的扶持 11
4.5.2新疆红枣的发展机会 12
5 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3
5.1走“农头企业+农户”模式 13
5.2 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 13
5.3 拓宽营销渠道,建设“互联网+”平台 13
5.4 丰富红枣产品种类,延伸红枣产品链条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近十年来,随着一系列天山果域等品牌的开发,以及红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疆红枣产业逐渐走向正规。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上升,新疆红枣产量从2009年的28.90万吨到2014年的257.46万吨,红枣的挂果率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新疆凭借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养育了一系列的知名红枣:哈密大枣、和田玉枣、若羌红枣等。但全国红枣主产区除了新疆还有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打造出的红枣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另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果品市场的日益变化,人们对品牌的选择和购买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新疆红枣品牌如何在众多的红枣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了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想通过对新疆红枣产业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钻石模型的四大要素及两大辅助要素分析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提出建议与对策。
1.1.2研究的意义
(1)为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和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在不断的扩大至疆内外,甚至邻近的国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面临的挑战及考验也越来越大。所以研究如何生产出更优质的红枣,把新疆红枣产业所没有的栽培技术“引进来”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研究如何建立好一个优质的品牌,也使新疆红枣产业“推出去”有了更长远的前景。本文对新疆红枣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与对策正是考虑到新疆红枣市场的长远发展,为政府和决策层在新疆红枣产品市场和品牌建设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2)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切实成效。随着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红枣种植面积以及产量之逐年上升,新疆红枣品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而仅凭借着优良的自然条件与我国其他红枣主产区相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新疆红枣品牌的宣传与建设在日后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当一个地区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创造了适当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从而创造了使消费者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指出,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销售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用作一个销售者或销售者集团的标识,以便于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1993年,罗珀斯塔奇全球公司的调查发现,48%的消费品购买者在走进商店前就已想好他们想要什么品牌的商品,这一比例与1991年的44%相比,有所上升。1972 年,艾里斯(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提出定位理论。他们在《新定位》中指出,定位是对产品在未来的潜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目中。里斯和特劳特提出定位的基本方法是发现或创建心理位置,强调第一和类的独特性,并总结了5个定位的技巧:取个好的名字;产品的类别要清楚且容易理解;定位研究要抓住重点;善用公关策略;改变定位时要有适当的推动者,委婉地逐渐改变。埃里克乔基姆塞勒和大卫艾克指出,企业若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创建强势的品牌。他们通过对国际上六大公司的品牌战略的调查研究,认为创建企业的品牌无须借助大众媒体。提出让品牌战略驱动企业的经营战略。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曹鹤(2012)在论文中表示,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品牌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外观,独特的口感及极高的营养价值等内在产品要素,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尽管新疆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还有一部分疆内品牌却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进不了疆外市场,因此对于研究新疆红枣品牌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刘英杰,陈向东,王平(2010)一文中说到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基础,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和名牌评选工作,坚持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工作,加大品牌扶持和保护力度。努力建设一整套包括品牌创建,品牌宣传,品牌保护等内容的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就是为了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见农产品品牌化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广作用。王若一(2015)讲到2005年后,新疆红枣成了买方市场,枣农们缺乏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能力,大多数枣农是以个体存在的,他们在种植和林间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而将销售留给了枣商。黄蕾( 2009) 指出农业区域集群品牌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政府、农户和企业的协同作用,政府不但负责农产品产地的宣传,同时也要对区域品牌发展进行监督与约束。罗高峰( 2010) 提出在农产品品牌整合中政府的五种角色: 倡导者、规划者、扶持者、服务者、管理者。并且农产品品牌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品牌成长的各个阶段需要系统中的各因素表现出相应强度,同时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角色,对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实现品牌整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