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以为例

近年来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来自金融机构和多方面的信贷支持能够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改善小微企业资金状况,而信贷约束使地方小微企业很难自由地跨期最优化配置资源、使效用最大化,制约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江苏省常州市小微企业的实际调查,通过logit模型定量分析,从企业主个人特征变量、行业变量、企业特征变量三方面研究地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缓解常州市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内文献综述2
(二)国外文献综述2
三、常州市小微企业融资基本情况3
(一)小微企业概念3
(二)常州市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情况3
(三)常州市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4
(四)国家政策支持情况4
四、常州市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实证分析 4
(一)数据来源4
(二)描述性分析 4
1.企业的行业分布5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5
3.企业资金需求6
(三)变量的设置及释义7
(四)模型选择7
(五)模型回归结果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引言
引言
小微企业数量大、活力强,在经济中处于一个最基础的位置,它是商品经济生物链的底层单位,数量众多、抗风险能力弱却又充满生机,在解决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创新的同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以来,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2014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小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时代到来。小微企业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在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科技创新、和贡献财政税收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小微企业的贡献,小微企业擅长为多角度和多层次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来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也起到了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保障民生的作用。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因此,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看,现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关于地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研究的文献,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创新,并丰富和活跃此领域的理论研究。本文立足于江苏省常州市小微企业的实际调查,从企业主个人特征变量、行业变量、企业特征变量三方面研究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地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缓解常州市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对策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不断深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提供实践参考,从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从信贷配给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小微企业受信贷约束的原因。Jaffee和Russlle (1976)等人将不完全信息和合约理论运用到信贷市场中,打破新古典假设,建立逆向选择模型(又称隐藏信息模型)与道德风险模型(又称隐藏行动模型),提出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存在,认为银行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非价格手段对利率的自行控制以实现银企之间的激励相容,来消除作为信贷风险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效率,从而将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贷配给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逐步形成了目前最流行的信贷配给理论。Stiglitz、Weisss (1981)分析了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贷配给现象,指出由于借贷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倾向于给那些能够提供充足抵押的企业或项目放贷,他们认为,均衡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Lensink 和 Serken(2001)将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到银行信贷市场,与等待期权结合起来研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研究证明了当贷款偿还额小于投资项目无风险回报时,企业会发生过度投资。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分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从资金需求方即企业自身的角度与资金供给方两方面分析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二是从宏观政策层面等外部因素分析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
从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角度分析
谢勇坚(2010)认为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管理能力低、自身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等条件的束缚以及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要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加强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设,同时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从企业自身建设、外部环境建设以及政府全力参与才能从根本上缓解
这一问题。
何健聪(2011)对辽宁省阜蒙县和兴城市工商业小微企业开展研究,结论表明小微企业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较强,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信用不高,另外贷款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存在逆向选择,即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资源错配,出现“二元”结构金融市场,即正规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的民间借贷并存,有甚者在正规金融机构低息融资,然后在民间放高利贷,交易成本高和资金量不足是导致银行除信贷风险外惜贷的另外两个原因。他指出小微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同时政府对小微企业减少税率、延长纳税期限并减免个人所得税。
巴曙松(2010)研究指出,以大银行体系改造为依托,充分调动广大中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创业板发展,推动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是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措施。孙丁力(2014)认为要想改善河北省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小微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努力共同构建良好的金融体系。小微企业应该加大企业内部调整,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融资工作打好基础。
2.从宏观政策层面等外部因素分析
于砚(2012)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与其经营环境息息相关,高涨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和高税负使得小微企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因此,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潜在的贷款人忘而却步,从而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雪上加霜。为此,他建议国家应该为小微企业减负,通过系统的政策扶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