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建议
连云港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建议[20200101191403]
连云港富有特殊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旅游所追求的体验。连云港是有优秀的自然风景的旅游城市,但对资源开发方面做的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且根据现状来找出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即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景区设施管理落后,品牌效应不强等,从而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景区宣传,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对策。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连云港经济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目 录
1 引言1
2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
2.1 “猴文化”—花果山的开发1
2.2 “江苏九寨沟”—渔湾的开发2
2.3 “在海一方”—连岛海滨浴场的开发2
2.4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综述3
3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4
3.1 连云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缺乏开发深度4
3.2 连云港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开发滞后5
3.3 连云港景区品牌营销开发力度不够5
3.4 连云港景区服务管理体制发展不完善6
4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6
4.1 连云港已开发旅游资源丰富6
4.2 拥有宝贵的文化底蕴7
4.3 便捷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坚实的客源基础8
4.4 政府政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8
5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9
5.1 加强营销力度,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9
5.2 对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9
5.3 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10
5.4 发挥政府职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10
5.5 加强景区间的直接联系11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 14
表1 2011—2012年按方式分我国外商投资额一览表3
1 引言
连云港是江苏省三大旅游城市之一,是江苏唯一有海岛沙滩旅游资源的城市,连云港是中国的中原和中国西北地区最捷近的出海口,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接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洋、贯通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陆的巨型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支撑点。连云港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应为: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拥有美丽山海风光,洋溢着神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情的特色鲜明的国际海港城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打造国际性沿海城市,就应该对连云港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可以更好的推动旅游景区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连云港旅游业的发展。要想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首先就要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2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2.1 “猴文化”---花果山的开发
在连云港的大大小小景点中,78.5%的人承认花果山是连云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78.1%的外地旅客来连云港也为了到花果山来观光旅游。而花果山之所以那么出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传奇人物的老家在花果山,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花果山是"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猴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佛、儒、道相混合的一种民间信仰。它逐渐世俗化,饱含人情味。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上可通天,下可入地,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成为劳苦大众心中驱除邪恶、祈福求安的“保护神” [1]。当人们的理想与封建统治发生矛盾时,孙猴子大闹天宫地府的造反精神,成为庶民百姓宣泄不满情绪的精神平衡剂。其有着多种流传数千年的表现形式,如“半寸猢狲”、盘中戏、猴戏、猴拳、猴节等等,这些都使得连云港的花果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无限的传奇色彩。连云港在花果山存在的基础上,利用西游记名著的宣传,再结合“猴文化”,不断地开发还原人们意想的那座神奇的孙悟空老家-花果山。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真个好山,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吴承恩描写的花果山无形中就加强了连云港花果山的景点形象。花果山自1981年开始启动花果山景区的开发,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风景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将花果山景区进行彻底规划,化枯木为绿荫,改荒山为景区,并申创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工作,开发建设唐王坝、牯牛旦、樱桃谷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完成《西游记》文化实证博览园、云雾茶文化博览园和举办“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宣传“猴文化”等文化项目建设和一系列活动宣传,扩大影响力[2]。在大力开发和建设之下,花果山现有玉女峰、水帘洞、海天洞、一线天、十八盘等旅游景点,云台乡、南云台林场有着大面积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发展资源,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每年的游客量都在逐渐上升。2011年“五一”接待游客13.6万次,同比增长了11.9%,2013年“十一”前3天接待旅客15.3万人次,2013年春节期间每天游客量达到7000人次左右,比去年增长15%。
2.2 “江苏九寨沟”---渔湾的开发
渔湾风景区位于云台山南麓,距市区约20公里。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叠化而成,自然景观十分美。因其自然纯净,淳朴险峻而被游人称誉为“江苏九寨沟”。在过去,渔湾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自从1995年春渔湾进行旅游开发以后,面貌焕然一新。开发者先是把进山小路修到老龙潭,然后又在潭的南侧筑了一条高高的“上天梯”,直抵老龙潭瀑布的顶端。 经过开发,逐渐发展成为2A级景区。随着该景区的不断开发和“老龙潭”天造地设的无穷神韵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因为渔湾的山依附着花果山,随着花果山1995年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渔湾景区也在不断建设和完善[3]。不仅脱离当年老龙潭景点的单调,还开发了如今的 “三潭、一洞、三汪”的游览主线,即三龙潭、二龙潭、老龙潭、藏龙洞、绿水汪、清水汪、黄水汪。其中老龙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游人至此伸手可及,瀑布轰轰纷泻,飞珠溅玉。半山腰的藏龙洞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参差怪石环绕洞门,洞口水帘倒挂,洞庭可容下20多人。在临近洞口的“观虹台”上远眺,还可见到老龙潭瀑布折射的巨大彩虹,景色十分壮观。渔湾以水为长,雨后游览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今天,渔湾已从一个寂寞的小山村,变为连云港市著名的旅游点,并在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知名度紧随花果山、西连岛之后。景区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景区带的客流量也随之提升。在2011年“五一”期间,渔湾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在2012年“十一”黄金周6天期间,渔湾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
2.3 “在海一方”---连岛海滨浴场的开发
连岛海滨浴场所在的城市连云港是我国东部最旱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唯一的滨海港湾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阔的自然海景,因其海岸带景观成为连云港市最为主要的特色景观之一,海岸线、滨海大道及港口的景观带资源、蜿蜒的曲线和起伏的地势成为连云港海景特色的价值所在[4]。在1990年之前,这里仅仅是个无人问津的小海岛。在1990年,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在连岛和陆地之间修建了一条7km长的防洪堤,这条防洪堤的通车使连岛旅游业走上了开发的道路。1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后,在2002年,连岛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这片“江苏省最好的沙滩”在夏季高峰时每天吸引2万多名泳客,2011年“五一”期间,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接待了5.7万人次。现全省5块天然海滨浴场全部在连云区,其中,大沙湾、苏马湾浴场已成为连岛度假区的核心景区;黄石嘴浴场已建成在海一方市民休闲广场;黄窝浴场成为凤凰湾景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墅海滨浴场已被列为滨海新城旅游区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天然优质海滨浴场。现东西连岛的天然沙滩海滨浴场在江苏省开发最早、设施最完善。著名景点连岛海滨浴场,也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天然优质海滨浴场,新建太阳坡度假村,有数条游船和快艇,且开辟了秦山岛-前三岛-东西连岛的海上旅游线,构建了东西连岛海岛旅游度假区。
连云港富有特殊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旅游所追求的体验。连云港是有优秀的自然风景的旅游城市,但对资源开发方面做的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且根据现状来找出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即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景区设施管理落后,品牌效应不强等,从而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景区宣传,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对策。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连云港经济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目 录
1 引言1
2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
2.1 “猴文化”—花果山的开发1
2.2 “江苏九寨沟”—渔湾的开发2
2.3 “在海一方”—连岛海滨浴场的开发2
2.4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综述3
3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4
3.1 连云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缺乏开发深度4
3.2 连云港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开发滞后5
3.3 连云港景区品牌营销开发力度不够5
3.4 连云港景区服务管理体制发展不完善6
4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6
4.1 连云港已开发旅游资源丰富6
4.2 拥有宝贵的文化底蕴7
4.3 便捷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坚实的客源基础8
4.4 政府政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8
5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9
5.1 加强营销力度,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9
5.2 对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9
5.3 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10
5.4 发挥政府职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10
5.5 加强景区间的直接联系11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 14
表1 2011—2012年按方式分我国外商投资额一览表3
1 引言
连云港是江苏省三大旅游城市之一,是江苏唯一有海岛沙滩旅游资源的城市,连云港是中国的中原和中国西北地区最捷近的出海口,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接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洋、贯通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陆的巨型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支撑点。连云港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应为: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拥有美丽山海风光,洋溢着神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情的特色鲜明的国际海港城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打造国际性沿海城市,就应该对连云港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可以更好的推动旅游景区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连云港旅游业的发展。要想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首先就要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2 连云港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2.1 “猴文化”---花果山的开发
在连云港的大大小小景点中,78.5%的人承认花果山是连云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78.1%的外地旅客来连云港也为了到花果山来观光旅游。而花果山之所以那么出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传奇人物的老家在花果山,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花果山是"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猴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佛、儒、道相混合的一种民间信仰。它逐渐世俗化,饱含人情味。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美猴王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上可通天,下可入地,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成为劳苦大众心中驱除邪恶、祈福求安的“保护神” [1]。当人们的理想与封建统治发生矛盾时,孙猴子大闹天宫地府的造反精神,成为庶民百姓宣泄不满情绪的精神平衡剂。其有着多种流传数千年的表现形式,如“半寸猢狲”、盘中戏、猴戏、猴拳、猴节等等,这些都使得连云港的花果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无限的传奇色彩。连云港在花果山存在的基础上,利用西游记名著的宣传,再结合“猴文化”,不断地开发还原人们意想的那座神奇的孙悟空老家-花果山。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真个好山,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吴承恩描写的花果山无形中就加强了连云港花果山的景点形象。花果山自1981年开始启动花果山景区的开发,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风景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将花果山景区进行彻底规划,化枯木为绿荫,改荒山为景区,并申创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工作,开发建设唐王坝、牯牛旦、樱桃谷游客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完成《西游记》文化实证博览园、云雾茶文化博览园和举办“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宣传“猴文化”等文化项目建设和一系列活动宣传,扩大影响力[2]。在大力开发和建设之下,花果山现有玉女峰、水帘洞、海天洞、一线天、十八盘等旅游景点,云台乡、南云台林场有着大面积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发展资源,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每年的游客量都在逐渐上升。2011年“五一”接待游客13.6万次,同比增长了11.9%,2013年“十一”前3天接待旅客15.3万人次,2013年春节期间每天游客量达到7000人次左右,比去年增长15%。
2.2 “江苏九寨沟”---渔湾的开发
渔湾风景区位于云台山南麓,距市区约20公里。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叠化而成,自然景观十分美。因其自然纯净,淳朴险峻而被游人称誉为“江苏九寨沟”。在过去,渔湾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自从1995年春渔湾进行旅游开发以后,面貌焕然一新。开发者先是把进山小路修到老龙潭,然后又在潭的南侧筑了一条高高的“上天梯”,直抵老龙潭瀑布的顶端。 经过开发,逐渐发展成为2A级景区。随着该景区的不断开发和“老龙潭”天造地设的无穷神韵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因为渔湾的山依附着花果山,随着花果山1995年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渔湾景区也在不断建设和完善[3]。不仅脱离当年老龙潭景点的单调,还开发了如今的 “三潭、一洞、三汪”的游览主线,即三龙潭、二龙潭、老龙潭、藏龙洞、绿水汪、清水汪、黄水汪。其中老龙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游人至此伸手可及,瀑布轰轰纷泻,飞珠溅玉。半山腰的藏龙洞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参差怪石环绕洞门,洞口水帘倒挂,洞庭可容下20多人。在临近洞口的“观虹台”上远眺,还可见到老龙潭瀑布折射的巨大彩虹,景色十分壮观。渔湾以水为长,雨后游览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今天,渔湾已从一个寂寞的小山村,变为连云港市著名的旅游点,并在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知名度紧随花果山、西连岛之后。景区的不断开发和完善,景区带的客流量也随之提升。在2011年“五一”期间,渔湾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在2012年“十一”黄金周6天期间,渔湾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
2.3 “在海一方”---连岛海滨浴场的开发
连岛海滨浴场所在的城市连云港是我国东部最旱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唯一的滨海港湾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阔的自然海景,因其海岸带景观成为连云港市最为主要的特色景观之一,海岸线、滨海大道及港口的景观带资源、蜿蜒的曲线和起伏的地势成为连云港海景特色的价值所在[4]。在1990年之前,这里仅仅是个无人问津的小海岛。在1990年,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在连岛和陆地之间修建了一条7km长的防洪堤,这条防洪堤的通车使连岛旅游业走上了开发的道路。1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后,在2002年,连岛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这片“江苏省最好的沙滩”在夏季高峰时每天吸引2万多名泳客,2011年“五一”期间,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接待了5.7万人次。现全省5块天然海滨浴场全部在连云区,其中,大沙湾、苏马湾浴场已成为连岛度假区的核心景区;黄石嘴浴场已建成在海一方市民休闲广场;黄窝浴场成为凤凰湾景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墅海滨浴场已被列为滨海新城旅游区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天然优质海滨浴场。现东西连岛的天然沙滩海滨浴场在江苏省开发最早、设施最完善。著名景点连岛海滨浴场,也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天然优质海滨浴场,新建太阳坡度假村,有数条游船和快艇,且开辟了秦山岛-前三岛-东西连岛的海上旅游线,构建了东西连岛海岛旅游度假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