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小额信贷通过提供相对低额度贷款,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旨在金融服务的帮助下为低收入农户或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改善生活提高就业机会,促使他们更好的自我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也开始拓展到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开始关注各种融资渠道,来扩大当前的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水平。本文就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探讨适合我国的有效模式,以求更好的发展我国小额信贷,缓解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对贷款资金的需求。
目录
摘要.1
关键字.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三、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 3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 3
(二)小额信贷的特征 3
1.它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3
2.面向的贷款对象特殊性 3
3.贷款期限及偿还的优势性 3
4.利率水平特殊性 3
(三)小额信贷的作用 3
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概述 4
(一)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4
(二)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问题 4
1.现行政策、监管问题 4
2.市场化程度问题 5
3.内部机制问题 5
4.直接参与人员 5
五、小额信贷模式的国际比较 5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模式 5
1.运作模式 5
2.主要特点 5
(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6
1.运作模式 6
2.主要特点 6
(三)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6
(四)三种运作模式的比较 7
1.监管方式 7
2.组织形式 7
3.利率水平 7
六、国际经验给予我国的启示 8
(一)政策倾斜,完善监管 8
(二)市场化深入改革 9
(三)内部机制注重完善 9
(四)关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客户本身 9
七、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 9
(一)有效模式概述 9
1.政府层面 9
2.小额信贷机构层面 10
3.创新层面 10
(二)发展前景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论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引言
引言
小额信贷的定义是指为低收入人群以及微小企业所提供的较小额度的具有持续性的信用贷款服务。小额信贷它是一种具有效率的扶贫方式,通过提供较小额度的信用贷款,发挥了金融自身的约束、激励机制,也将传统意义上的转移支付改变,是财政扶贫技术和实际运用中的延伸。
小额信贷诞生于上1970年左右,设立初衷是为了减少甚至消灭贫困同时帮助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这两种方式是小额信贷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活,这种贷款一般都收很低的利息甚至是不收利息的。小额信贷世界各国都在实践,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小额信贷在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方面也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并有所突破的巨大壁垒。十八大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方针,强调了农业发展要更强、农民要得到更多实惠、农村经济要更加蓬勃发展,要允许广大农村居民平等的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并分享共同的现代化成果。
对于小额信贷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小额信贷对我国农民来说是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刘成玉,徐丹,2014)[1]。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小额信贷起到了很突出的贡献作用,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审核批复程序上也相对其他贷款简单,那些有需求的、信用良好的贫困人群基本上都能获得相应的贷款用在农业生产上(叶青,2011)[2]。为农户提供不需要抵押物的信贷服务用于农业的生产从而弥补小额信贷市场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不足问题,帮助贫困农户提供生产扶持资金,从而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促进农村经营方式变革(谢地和孟勐,2013)[3]。资金短缺是当前我国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较为单一,手段也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办法满足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杨成章,2015)[4]。小额信贷工作开展的初衷就是尽可能的使贫困人口更容易便捷地获得高品质的金融服务,这其中不只是包括信贷还应该包括储蓄、保险等(Jagannath K和 Khemnar,2013)[5]。通过对我国某地贫困县二十多个乡镇运用LIKERT五级量表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调研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小额信贷对改善贫困农户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伍艳,2013)[6]。小额信贷相对政府补贴的扶贫款项更能对农户产生较大的生产激励,从而可以保证较高的还款率及项目持续性(万方和陶晓红 ,2013)[7]。
小额信贷在扶贫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额信贷模式有必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满足更多的贫困人群对生产生活资金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除了给贫困人群提供信贷外也需要提供其他的金融服务(C.M.Sashi,2010)[8]。小额信贷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为“三农”更好的服务,银保合作等创新面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小额贷款中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险支持服务(邱峰,2013)[9]。减轻贫困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方面应该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Stephen Mago,2014)[10]。但是小额信贷本身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小额信贷对农户的收支、教育、医疗等方面会产生正面的重要的效应影响,但是对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妇女于社会地位而言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姜美善,2011)[11]。由于小额信贷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的收益不对称,造成了个体及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是小额信贷隐含风险与回报收益的均衡,实质上是边际风险成本与溢价的两者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点便是最适宜的小额信贷利率(姚仕萍,2012)[12]。当前小额贷款回收率低、违约风险严重这两点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政策理念落后,缺少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良好的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考核机制便可以有效降地降低风险。(方昕2010)[13]。
目录
摘要.1
关键字.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三、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 3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 3
(二)小额信贷的特征 3
1.它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3
2.面向的贷款对象特殊性 3
3.贷款期限及偿还的优势性 3
4.利率水平特殊性 3
(三)小额信贷的作用 3
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概述 4
(一)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4
(二)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问题 4
1.现行政策、监管问题 4
2.市场化程度问题 5
3.内部机制问题 5
4.直接参与人员 5
五、小额信贷模式的国际比较 5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模式 5
1.运作模式 5
2.主要特点 5
(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6
1.运作模式 6
2.主要特点 6
(三)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6
(四)三种运作模式的比较 7
1.监管方式 7
2.组织形式 7
3.利率水平 7
六、国际经验给予我国的启示 8
(一)政策倾斜,完善监管 8
(二)市场化深入改革 9
(三)内部机制注重完善 9
(四)关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客户本身 9
七、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 9
(一)有效模式概述 9
1.政府层面 9
2.小额信贷机构层面 10
3.创新层面 10
(二)发展前景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论我国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引言
引言
小额信贷的定义是指为低收入人群以及微小企业所提供的较小额度的具有持续性的信用贷款服务。小额信贷它是一种具有效率的扶贫方式,通过提供较小额度的信用贷款,发挥了金融自身的约束、激励机制,也将传统意义上的转移支付改变,是财政扶贫技术和实际运用中的延伸。
小额信贷诞生于上1970年左右,设立初衷是为了减少甚至消灭贫困同时帮助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这两种方式是小额信贷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活,这种贷款一般都收很低的利息甚至是不收利息的。小额信贷世界各国都在实践,但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小额信贷在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方面也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并有所突破的巨大壁垒。十八大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方针,强调了农业发展要更强、农民要得到更多实惠、农村经济要更加蓬勃发展,要允许广大农村居民平等的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并分享共同的现代化成果。
对于小额信贷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小额信贷对我国农民来说是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刘成玉,徐丹,2014)[1]。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小额信贷起到了很突出的贡献作用,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审核批复程序上也相对其他贷款简单,那些有需求的、信用良好的贫困人群基本上都能获得相应的贷款用在农业生产上(叶青,2011)[2]。为农户提供不需要抵押物的信贷服务用于农业的生产从而弥补小额信贷市场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不足问题,帮助贫困农户提供生产扶持资金,从而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促进农村经营方式变革(谢地和孟勐,2013)[3]。资金短缺是当前我国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较为单一,手段也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办法满足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杨成章,2015)[4]。小额信贷工作开展的初衷就是尽可能的使贫困人口更容易便捷地获得高品质的金融服务,这其中不只是包括信贷还应该包括储蓄、保险等(Jagannath K和 Khemnar,2013)[5]。通过对我国某地贫困县二十多个乡镇运用LIKERT五级量表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调研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小额信贷对改善贫困农户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伍艳,2013)[6]。小额信贷相对政府补贴的扶贫款项更能对农户产生较大的生产激励,从而可以保证较高的还款率及项目持续性(万方和陶晓红 ,2013)[7]。
小额信贷在扶贫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额信贷模式有必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满足更多的贫困人群对生产生活资金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除了给贫困人群提供信贷外也需要提供其他的金融服务(C.M.Sashi,2010)[8]。小额信贷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为“三农”更好的服务,银保合作等创新面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小额贷款中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险支持服务(邱峰,2013)[9]。减轻贫困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方面应该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Stephen Mago,2014)[10]。但是小额信贷本身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小额信贷对农户的收支、教育、医疗等方面会产生正面的重要的效应影响,但是对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妇女于社会地位而言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姜美善,2011)[11]。由于小额信贷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的收益不对称,造成了个体及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是小额信贷隐含风险与回报收益的均衡,实质上是边际风险成本与溢价的两者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点便是最适宜的小额信贷利率(姚仕萍,2012)[12]。当前小额贷款回收率低、违约风险严重这两点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政策理念落后,缺少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良好的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考核机制便可以有效降地降低风险。(方昕2010)[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