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红枣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附件)

内黄大枣是河南省内黄县栽培历史悠久的名优特产,以个大皮薄肉厚、弹性好而出名。内黄红枣营养丰富,口味甘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维生素丸。”本文从国内外红枣产业现状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并重、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结合实地访问、网上查资料等分析方法,充分调查了内黄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分布和生态经济效益;讨论了红枣产业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并对内黄县红枣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通过调查研究,红枣产业在内黄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和问题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悠久的生产历史等优势;存在综合效益低、精深加工落后、营销渠道不畅、物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队伍力量较薄弱等问题。红枣作为内黄县的特色产业,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内黄县红枣产业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对策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优化枣树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优良品种的培育,促进红枣产业发展。二是加强产品的初加工,在此基础上发展龙头企业的建设,带动红枣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产品流通功能。四是加强枣园旅游经济和红枣文化建设,使红枣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目录
1绪论 1
1.1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红枣产业研究概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
1.3.1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3.2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3
2我国红枣产业发展概述 4
2.1我国红枣种类资源分布 4
2.2国内各省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5
3内黄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6
3.1内黄县红枣产业区域分布情况 6
3.2内黄县红枣企业的发展概况 6
3.2.1内黄县冬夏枣茶公司 6
3.2.2内黄县如日枣业有限公司 6
3.3内黄县红枣产业现状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1内黄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7
3.3.2内黄红枣产业化经营模式现状 8
3.4内黄县红枣产业的特点分析 8
3.4.1红枣产业初具规模 8
3.4.2红枣种植历史悠久 9
3.4.3政府重视程度较高 9
4内黄县红枣产业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0
4.1枣树种植 10
4.1.1土壤、气候因素 10
4.1.2枣农自身因素 10
4.1.3科技投入因素 10
4.2红枣的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11
4.3大型加工企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11
4.4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 12
5内黄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3
5.1枣农方面 13
5.1.1应用、推广优良品种 13
5.1.2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种植水平 13
5.2加工企业方面 13
5.2.1树立品牌意识 13
5.2.2加快建设物流体系 14
5.2.3发展枣园旅游经济 14
5.3政府方面 14
5.3.1加强规划与引导 14
5.3.2提高科技含量 15
5.3.3培育龙头企业 15
结 束 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论
1.1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红枣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内黄红枣为历代帝王之贡品,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几年依靠丰富的红枣资源,我县先后建成了内黄县冬夏枣茶公司、内黄县明星果果脯厂、内黄县永盛枣制品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群体,加工企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加工能力到5万吨,产值5亿元。(来源:百度百科)其中冬夏集团生产的枣茶获得了认可,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提出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红枣产业也不例外。所以,进一步研究内黄红枣产业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访问(农户,企业)等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为内黄红枣产业找到发展的新途径,另一方面通过红枣产业的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因此,研究红枣产业势在必行。
1.1.2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和科技的进步,内黄县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面积直线上升,内黄县红枣不仅是特色产业,更是支柱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如何内黄县的红枣产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则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其次,在内黄县红枣产业规划中,2017年内黄县将达到50万亩,如此多的红枣怎样走向市场?如何确保红枣的种植面积和农民收入成正比?怎么吸引更多的红枣加工企业,对红枣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建立供销一体化,使农民增收?如何才能将内黄建成有内黄特色的中国枣园,并在短时间内在全国大市场都能看到内黄的红枣?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红枣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的相关内容。以往的红枣产业化研究都是以农业角度或红枣的成分分析为对象,因此,以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内黄县红枣产业化的销售模式、生产经营模式、品牌影响等;
(3)本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加深了全国各地对内黄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是对内黄红枣品牌的一种宣传。
1.2国内外红枣产业研究概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上栽培枣树的国家有很多,我国是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枣树种植地。韩国是唯一一个形成规模化种植枣树的国家,我国每年都要出口大量枣产品到韩国、日本。日本曾大面积栽培枣树,由于自然因素、环境条件及其他品种冲击导致栽培面积大量减少,最终失败了。目前我国依然是日本红枣市场的主要出口国,以此满足日本国内需求。
与我国相比,韩国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品种资源以及加工种类和数量等方面不如我国,但在良种普及率、单位面积产量、深细加工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步[1]。
1.2.2国内研究现状
周俊立在《内黄县大枣自然地理条件研究》一文中,以暖温带的河南内黄县枣区的枣树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枣树生长的影响,以揭示影响该区枣树产量和品质的自然因素,为本区大枣生产服务。因此栽植枣树在内黄得到了大力推广。由于春季干旱,枣园灌溉用水约80%来源于地下水。但由于大水漫灌,水资源利用率很低;造成了一些生态问题,因此,通过提高土壤营养力,进一步提高大枣的产量和品质[1]。闫友文在《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与对策》中,从国内外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入手,调查了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红枣产业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和生态经济效益;对大规模发展红枣产业、红枣的市场销路、大规模发展红枣产业的利与弊,讨论了红枣产业目前存在的诸如市场混乱、生产不规范和缺乏营销管观念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并对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2]。王振斌在《保德县红枣产业发展研究》中研究分析了保德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并在对该县红枣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以期推动该县红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3]。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本文从国内外红枣产业现状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并的研究方法,结合内黄县红枣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等技术路线,提出内黄县今后发展红枣产业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内黄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帮助或提供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