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附件)
摘 要 ? 马铃薯,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稻、麦、玉米,广泛分布在五大洲144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世界上马铃薯总产量最高、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相当重视,而乌兰察布市又是享誉全国的“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当地农民的收入,只有科学的发展马铃薯产业,才可以使这一产业形成真正的产业经济。故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乌兰察布市发展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仔细查阅了国内文献和相关资料,并深入调查乌兰察布市多个旗县马铃薯的发展,进行调研后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分析,旨在找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从而提出战略性对策,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单位、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学依据。
Key words: Wulanchabu city; Potato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1.3.1. 文献研究法: 2
1.3.2. 实证分析法: 2
1.3.3. 规范分析法: 2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概况 3
2.1. 乌兰察布简介 3
2.2. 乌兰察布市种植业 4
2.2.1. 玉米种植分析 4
2.2.2. 豆类种植分析 4
2.2.3. 小麦种植分析 4
2.2.4. 马铃薯种植分析 4
2.3.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储、加、销情况 6
2.3.1. 马铃薯储存情况 6
2.3.2. 马铃薯加工情况 7
2.3.3. 马铃薯销售情况 7
3.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现状 9
3.1.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 9
3.1.1.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9
3.1.2.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9
3.1.3.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传承饮食文化 10
3.2.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0
3.2.1. 缺少统一调控,信息不对称 10
3.2.2. 现代化营销理念较弱 11
3.2.3. 现代化生产水平低,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2
4.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考 13
4.1. 建立新型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 13
4.2. 增加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品牌建设 13
4.3. 推动马铃薯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 14
5. 结束语 15
6. 参考文献 16
绪论
研究背景
首先是贯彻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背景下制定的;其次是基于我市得天独厚的地区环境优势和马铃薯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乌兰察布市市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几届领导均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再次寻找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立足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区域布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3月8日,乌兰察布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打造“中国薯都”的出发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全国,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定位是要建立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马铃薯专业薯加工基地和商品薯生产基地。
研究意义
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温家宝总理曾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油棉、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研究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首先可以使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清晰化,合理认识该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只有真正从科学的角度了解马铃薯产业现有状况,才可以客观评价该市马铃薯产业状况,寻找并认识到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
其次,研究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该市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展望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可以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性不败产业。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了解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历史以及现状,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种植、生产、消费情况进行细致描述,明确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在内蒙古马铃薯市场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实证分析法:
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市场的现状或对该市马铃薯市场中所处的地位,该市马铃薯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及解释。
规范分析法:
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意见。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概况
乌兰察布简介
乌兰察布市地处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全市辖1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总人口287万,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气候偏冷,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一般在3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8月也正是马铃薯生长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而土壤也多为砂性。以上的气候特征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乌兰察布市基本市情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区位优越。内蒙古所辖12个盟市中我市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二是交通便利。我市境内有两条国道、两条高速和1条省际大通道,京包、沪兰、集二、集通、丰准等铁路线贯穿全市,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集宁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已通车运营,北京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至集宁仅需45分钟。2016年,集宁区机场建设已经完善并开始运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以上的交通状况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走出乌兰察布市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主要品种有:克新一号、紫花白、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早大白、坝薯十号、冀张薯5号等。乌兰察布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但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与中国其他省区相比,严重危害马铃薯的毁灭性晚疫病发生频率低,传毒蚜虫少,因而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质量上乘,在中国马铃薯生产中占有较大优势。品质特点是:马铃薯块茎大、表皮光滑、皮色好、整齐度高、薯形好、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种薯和商品薯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市场。
Key words: Wulanchabu city; Potato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1.3.1. 文献研究法: 2
1.3.2. 实证分析法: 2
1.3.3. 规范分析法: 2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概况 3
2.1. 乌兰察布简介 3
2.2. 乌兰察布市种植业 4
2.2.1. 玉米种植分析 4
2.2.2. 豆类种植分析 4
2.2.3. 小麦种植分析 4
2.2.4. 马铃薯种植分析 4
2.3.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储、加、销情况 6
2.3.1. 马铃薯储存情况 6
2.3.2. 马铃薯加工情况 7
2.3.3. 马铃薯销售情况 7
3.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现状 9
3.1.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 9
3.1.1.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9
3.1.2.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9
3.1.3.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传承饮食文化 10
3.2.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0
3.2.1. 缺少统一调控,信息不对称 10
3.2.2. 现代化营销理念较弱 11
3.2.3. 现代化生产水平低,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2
4.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考 13
4.1. 建立新型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 13
4.2. 增加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品牌建设 13
4.3. 推动马铃薯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 14
5. 结束语 15
6. 参考文献 16
绪论
研究背景
首先是贯彻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背景下制定的;其次是基于我市得天独厚的地区环境优势和马铃薯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乌兰察布市市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几届领导均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再次寻找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立足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区域布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3月8日,乌兰察布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打造“中国薯都”的出发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全国,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定位是要建立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马铃薯专业薯加工基地和商品薯生产基地。
研究意义
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温家宝总理曾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油棉、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研究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首先可以使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清晰化,合理认识该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只有真正从科学的角度了解马铃薯产业现有状况,才可以客观评价该市马铃薯产业状况,寻找并认识到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
其次,研究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该市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展望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可以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性不败产业。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了解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历史以及现状,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种植、生产、消费情况进行细致描述,明确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在内蒙古马铃薯市场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实证分析法:
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市场的现状或对该市马铃薯市场中所处的地位,该市马铃薯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及解释。
规范分析法:
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意见。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发展概况
乌兰察布简介
乌兰察布市地处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全市辖1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总人口287万,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气候偏冷,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一般在3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8月也正是马铃薯生长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而土壤也多为砂性。以上的气候特征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乌兰察布市基本市情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区位优越。内蒙古所辖12个盟市中我市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二是交通便利。我市境内有两条国道、两条高速和1条省际大通道,京包、沪兰、集二、集通、丰准等铁路线贯穿全市,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集宁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已通车运营,北京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至集宁仅需45分钟。2016年,集宁区机场建设已经完善并开始运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以上的交通状况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走出乌兰察布市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主要品种有:克新一号、紫花白、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早大白、坝薯十号、冀张薯5号等。乌兰察布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但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与中国其他省区相比,严重危害马铃薯的毁灭性晚疫病发生频率低,传毒蚜虫少,因而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质量上乘,在中国马铃薯生产中占有较大优势。品质特点是:马铃薯块茎大、表皮光滑、皮色好、整齐度高、薯形好、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种薯和商品薯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市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