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国对外商品结构不仅关系着一国对外贸易活动,同时也和一国经济发张息息相关。可以反映出该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资源结构状况等。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结构及存在问题,探索出口商品结构结构的现状及构成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摘 要 3
Key words:export commodity ;目 录
ABSTRACT 4
第二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6
2.1实物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6
2.2实物贸易内部结构日趋完善 7
2.3实物贸易结构日趋高级 7
2.4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7
2.5服务贸易结构优化 8
第三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8
3.1实物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8
3.2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9
第四章 我国出口商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4.1缺乏自主创新专利技术和品牌 10
4.2高端人才的短缺 11
4.3出口增长方式、出口条件出口分布地域单一、出口产品品质不高 11
4.4传统贸易比重过大,服务贸易出口滞后 11
4.5国内城市化水平低 缺乏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支持 11
4.6引进技不良术消化 11
第五章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出口贸易对策建议 12
5.1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 12
5.2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实升级 12
5.3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 13
5.4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13
5.5实施高端人才战略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出口主导产品逐渐由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转变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的集中度日益表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增加的态势,外贸风险问题逐渐凸显。总体而言贸易结构呈低端化,高新技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通过数据和CEP的分析,根据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分析了出口贸易中的问题。20多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70多倍,出口贸易市场取得多元化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和面临许多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问题。国别出口贸易发展均衡,国内地区出口发展缺乏协调性,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商品附加值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出口贸易摩擦形式严峻。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商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中国作为第一出口大国,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不仅可以稳定出口规模,提高贸易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对中国商品结构及优化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客观评价外贸对出口的实际贡献,并不仅仅意味着资金,而是包含着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品牌、海外市场、就业创造等要素的综合体。对外贸易的思考,加工贸易的质疑是多重的,首先收益太少,而大部分利润都在国外两头,其次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次,其掩盖的走私案件屡屡发生。可以通过外资本土化,具体到根本的加工贸易企业,就要深化加工贸易,使其群集化。我国在这方面有了成功的例子,如东莞IT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且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套明显。因此,我们应转变以前国内产业盲目高端化的冲动。转而立足于现状寻求更具持续性的,更能顾全大局的解决方法。中国产业肯定还将遇到更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立足于基本国情,不追求眼前利益,不盲目排外,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贸易产业乃至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
第二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2.1实物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去年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3年,全年货物贸易总额超过美国,并以创纪录的12月贸易结束了这一年。
我国在前不久就刚刚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贸易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又是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进入到全球最强大国家之列。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贸易以及中东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不断扩大,标志着全球经济实力的转变,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实力有所下滑。根据我国政府2013年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经人民币汇率调整后总体增长7.6%。这些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好转,我国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低,后者将部分抵消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上涨。但是地平线上也有块乌云,包括制造业的外商投资下降、以及到我国进行零部件组装和国内在再出口加工业务的投资放缓。但加工业贸易的低迷,也预示着未来加工贸易的出口将不容乐观。
我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贸易涉及对其他地方生产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再和再出口,尽管这一比例在不断下降,但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仍然相对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较为落后,从1982年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62倍,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0.7%提高到4.4%,提高了3.7个百分点,总体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在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经济总量70%,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达到80%,而我国在2013年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GDP总量中才达到46%,这比经合组织的国家的73.6%还要低很多。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仅占外贸总额的11.5%,与全球平均水平的20%以及金砖四国巴西的25%相距甚远。
2.2实物贸易内部结构日趋完善
2.2.1实物贸易现状
2016年,我国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逆差2292亿元,实物贸易总额早已越居世界第一,占据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在我国现有的贸易中,实物的贸易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也是由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长期对服务贸易行业的轻视,对于生产制造行业的大力扶持与发展,忽视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至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行业长期落后与世界。而实务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一些简单的代加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这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是大相违背的。
2.2.2实物贸易结构分析
近年来,出口商品的结构逐渐改善。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继续上升。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占初级产品比重一半的格局没有改变;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材料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他初级类商品保持比较稳定的规模和比重。工业制成品中,增长最快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近6年在全国出口商品的比重中增长了11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最活跃的部门。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力。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制成品出口保持增长,但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大宗商品出口有所增长。从经济结构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依旧是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增长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增长迅速,成为最主要的出口部门。
Key words:export commodity ;目 录
ABSTRACT 4
第二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6
2.1实物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6
2.2实物贸易内部结构日趋完善 7
2.3实物贸易结构日趋高级 7
2.4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7
2.5服务贸易结构优化 8
第三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8
3.1实物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8
3.2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9
第四章 我国出口商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4.1缺乏自主创新专利技术和品牌 10
4.2高端人才的短缺 11
4.3出口增长方式、出口条件出口分布地域单一、出口产品品质不高 11
4.4传统贸易比重过大,服务贸易出口滞后 11
4.5国内城市化水平低 缺乏国内服务业发展的支持 11
4.6引进技不良术消化 11
第五章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出口贸易对策建议 12
5.1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 12
5.2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实升级 12
5.3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 13
5.4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13
5.5实施高端人才战略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出口主导产品逐渐由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转变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的集中度日益表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增加的态势,外贸风险问题逐渐凸显。总体而言贸易结构呈低端化,高新技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通过数据和CEP的分析,根据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分析了出口贸易中的问题。20多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70多倍,出口贸易市场取得多元化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和面临许多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问题。国别出口贸易发展均衡,国内地区出口发展缺乏协调性,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商品附加值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出口贸易摩擦形式严峻。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商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中国作为第一出口大国,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不仅可以稳定出口规模,提高贸易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对中国商品结构及优化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客观评价外贸对出口的实际贡献,并不仅仅意味着资金,而是包含着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品牌、海外市场、就业创造等要素的综合体。对外贸易的思考,加工贸易的质疑是多重的,首先收益太少,而大部分利润都在国外两头,其次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再次,其掩盖的走私案件屡屡发生。可以通过外资本土化,具体到根本的加工贸易企业,就要深化加工贸易,使其群集化。我国在这方面有了成功的例子,如东莞IT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且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套明显。因此,我们应转变以前国内产业盲目高端化的冲动。转而立足于现状寻求更具持续性的,更能顾全大局的解决方法。中国产业肯定还将遇到更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立足于基本国情,不追求眼前利益,不盲目排外,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贸易产业乃至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
第二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2.1实物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去年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3年,全年货物贸易总额超过美国,并以创纪录的12月贸易结束了这一年。
我国在前不久就刚刚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贸易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又是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进入到全球最强大国家之列。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贸易以及中东其他国家贸易交流的不断扩大,标志着全球经济实力的转变,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实力有所下滑。根据我国政府2013年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经人民币汇率调整后总体增长7.6%。这些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好转,我国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低,后者将部分抵消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上涨。但是地平线上也有块乌云,包括制造业的外商投资下降、以及到我国进行零部件组装和国内在再出口加工业务的投资放缓。但加工业贸易的低迷,也预示着未来加工贸易的出口将不容乐观。
我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贸易涉及对其他地方生产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再和再出口,尽管这一比例在不断下降,但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仍然相对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较为落后,从1982年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62倍,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0.7%提高到4.4%,提高了3.7个百分点,总体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在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经济总量70%,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达到80%,而我国在2013年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GDP总量中才达到46%,这比经合组织的国家的73.6%还要低很多。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仅占外贸总额的11.5%,与全球平均水平的20%以及金砖四国巴西的25%相距甚远。
2.2实物贸易内部结构日趋完善
2.2.1实物贸易现状
2016年,我国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逆差2292亿元,实物贸易总额早已越居世界第一,占据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在我国现有的贸易中,实物的贸易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也是由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长期对服务贸易行业的轻视,对于生产制造行业的大力扶持与发展,忽视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至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行业长期落后与世界。而实务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一些简单的代加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这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是大相违背的。
2.2.2实物贸易结构分析
近年来,出口商品的结构逐渐改善。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继续上升。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占初级产品比重一半的格局没有改变;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材料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他初级类商品保持比较稳定的规模和比重。工业制成品中,增长最快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近6年在全国出口商品的比重中增长了11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最活跃的部门。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力。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制成品出口保持增长,但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大宗商品出口有所增长。从经济结构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依旧是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增长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增长迅速,成为最主要的出口部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