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研究

本文从农户兼业化的动因出发,以家乡山东省为例,通过两个地级市不同农户兼业化程度下农民加入合作社意愿强度的表现,分析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其加入合作社的影响及其具体影响机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兼业化程度下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销售农产品越困难时,其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越强;农户的农业收入维持家庭开支的难度越大、农户的家庭剩余劳动力数量越多,其参加合作社的意愿越低;而农户抗风险能力中的应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对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三种因素,因为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明显。A Research of Con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Impact on Farmers’ Willingness in Joining the Cooperation--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Stud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o Yujie Tutor Xiong HangAbstractThis thesis is going to start from the motion of farmers con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analyzing its influence when joining the cooper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by contrasting different action reflected by farmers in types of con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of two level-city located in my hometown--Shandong province. Having empirically researched the main purpose between all kinds of willingness of con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by using Dual Logistic Regressi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n Model, the conclusion follows that: The lower per capita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difficulty in selling farm product, the larger motion to join the cooperation will exists in farmers’ mind; meanwhile the harder farmers holding the family and increasing number of surplus labor that family have, the lower willingness to attend the cooperation they will have. In addition, for the complexity of impacting mechanism, three factors of farmer anti-danger competence (such as the competence of resisting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producing process, master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ies on obtaining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ir interest to join the cooperation. 目前国内关于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都集中于小范围的学者之中,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农户户主特征、农户经营特征、农产品市场特征、政府支持力度等大方向对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且关于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其影响的研究较为粗略,只是得出农户兼业化程度与农户参与意愿强度成反比的关系。本课题则是在对现实矛盾产生疑问之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借此研究农户兼业化是通过怎样的具体的途径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社的意愿的,这一更为细致的研究,对更清楚地解释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民参与意愿的影响关系,验证现有结论的正确与否或使现有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二、模型选择分析(一)分析的理论模型在logistic模型中,被解释变量取值在 logistic 模 型 中 ,因 变 量 的 取 值 在[0,1]范 围 区间,其基本假设为所有变量符合 logistic 概率分布,其形式为其中,Z是变量X1,X2,,Xn的线性组合,有 对(1)式和(2)式进行换算,即得到发生比(odds)表示的Logistic 模型形式  (二)对实际情况的变量处理本研究中,关于相关变量的解释和具体赋值如下家庭收入情况 ⑴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将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为5000元以下赋值为0;5000~9999元赋值为1;10000~14999元赋值为2;15000~19999元赋值为3;将人均年收入达20000元以上的赋值为4。⑵农业收入能否维持家庭开支。将“能”赋值为1,“不能”赋值为0。家庭劳动力情况 劳动力剩余。根据对家庭劳动力总数和主要负责务农的劳动力的数量,两者相减得出农户除从事农业活动之外的剩余劳动力,将“0人”至“3人以上”依次赋值为0、1、2、3、4。3.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应对情况 ⑴农业生产中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分为五个程度,分别为“非常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弱、非常弱”,依次赋值为4、3、2、1、0。⑵农业技术掌握程度。分别有“完全掌握、掌握很多、掌握一般、掌握很少、完全没掌握”,依次赋值为4、3、2、1、0。⑶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从“非常容易、比较容易、一般到比较难、非常难”分别赋值为4、3、2、1、0。⑷农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同农业生产资料的赋值方法。4.是否愿意加入合作社将“愿意”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三、数据来源、研究假说及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一)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3月对山东省莱芜市和潍坊市的调研,范围主要覆盖于莱芜市的莱城区和潍坊市,由于在潍坊市的调研时面对的调研对象多流动性人群,所以调研对象分散于包括诸城市、高密市、昌乐县、青州市等较多的区县。其中,包括线上问卷回收54份,其中有效分卷53份,线下莱芜市问卷数量70份,有效问卷数量68份,潍坊市主要采用线下问卷形式,共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8份。研究假说 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户参加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关于农户兼业化程度对意愿的整体影响趋势的研究,本研究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将相关的影响因素分为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抗风险能力三个方面,下面为对各因素的基本假设1.家庭收入情况⑴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户兼业化程度越高,说明非农收入的比例越高,又因为农户的兼业化程度越高的情况下农户的家庭收入越多,此时非农收入就越高,反而对于农业收入的期待和要求变得较低,据此推断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越低。⑵农业收入能否维持家庭开支。农户仅依靠农业收入是否能维持家庭开支这一因素,只有“能”和“不能”两种选项,一般情况下,农户的农业收入不能维持家庭开支的情况下,基本都会选择能带来更多经济收益的非农活动,来增加家庭收入,所以在农业收入不能维持家庭开支的情况下农户会更倾向于从事二三产业而非加入合作社全身心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家庭剩余劳动力数量一般农村的集体经济下,土地面积和类型都是按照人口划分,当剩余劳动力数量越多时,农户家庭的兼业化程度越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会反映农户的兼业化程度,当农户的剩余劳动力数量越多,其参与效益更高的非农活动的概率越高,因而没有充足和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合作社的运行,其参加意愿也就更低。 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应对情况⑵农业技术掌握程度。一般情况下农户的农业技术掌握程度越好,从事农业活动时在技术上遇到的困难越少,从而对合作社的依赖性不高,没有太强烈的参加意愿。⑶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在调研中发现调研地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上基本有着偏易的趋势,可能因为现在交通、信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户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了解渠道和买卖渠道更加便捷,所以综合来讲应该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较为不确定。⑷农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一般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特别是在没有集中销售渠道和对象的情况下,农户基本靠散卖、零卖或供销社以及批发散户的收购来销售农产品。所以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状况的角度看,合作社作为一种典型的能为社员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的有互助目的的组织,很可能在农户销售农产品越难得情况下,越愿意选择加入合作社。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表1 描述统计量变量名称测量指标均值标准差预测方向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0~4999=0;5000~9999=1;10000~14999=2;15000~19999=3;20000以上=4 单位元1.291.350+仅依靠农业收入是否能维持家庭开支“能”=1;“不能”=00.140.350+剩余劳动力数量0人=0;1人=1;2人=2;3人=3;3人以上=40.780.874-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强=4;比较强=3;一般=2;比较弱=1非常弱=01.501.085-生产技术掌握程度完全掌握=4;掌握很多=3;掌握一般=2;掌握很少=1;完全没掌握=01.750.901-获得农业生产资料难易程度非常容易=4;比较容易=3;一般=2;比较难=1;非常难=02.030.793+/-销售农产品的难易程度非常容易=4;比较容易=3;一般=2;比较难=1;非常难=01.880.836-是否愿意加入合作社 愿意=1;不愿意=00.800.402四、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民加入合作社影响机制模型分析(一)计量估计方法的选择本研究是探讨不同农户兼业化程度下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意愿,是关于农户愿不愿意加入合作社的讨论,其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和不愿意参加。所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变量都是基于前人研究结果综合遴选后的对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有较为显著地影响因素,和与农户兼业化程度相关的基本因素,研究前期已经进行过相关筛选和排除,所以在本次处理过程中,没有再采用后项筛选法进行变量循环检验和剔除,而对现有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2 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其参加合作社意愿影响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变量名称测量指标回归系数P值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0~4999=0;5000~9999=1;10000~14999=2;15000~19999=3;20000以上=4 单位元 -0.515***0.002仅依靠农业收入是否能维持家庭开支“能”=1;“不能”=01.029**0.012剩余劳动力数量0人=0;1人=1;2人=2;3人=3;3人以上=4-1.023*0.097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强=4;比较强=3;一般=2;比较弱=1非常弱=00.1980.263生产技术掌握程度完全掌握=4;掌握很多=3;掌握一般=2;掌握很少=1;完全没掌握=0-0.0900.607获得农业生产资料难易程度非常容易=4;比较容易=3;一般=2;比较难=1;非常难=00.5360.172销售农产品的难易程度非常容易=4;比较容易=3;一般=2;比较难=1;非常难=0-0.476**0.015注* 表 示 在 10%的 水 平 上 显 著 ;** 表 示 在 5%的 水 平 上 显 著 ;*** 表示在 1%的水平上显著 1.家庭收入情况 2.家庭剩余劳动力数量 3.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应对情况⑴农业生产中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研究假说中笔者认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越弱,可能会更愿意加入合作社以寻求帮助。但是,在实证分析后发现,农户对自然灾害应对的能力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显著,而且影响系数为0.198,呈正向影响,该结果和预期方向相反。原因在于调研过程中农户对于自己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判断上,达51.24%的受访者表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属较弱及以下,仅14.17%的受访者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强及以上,所以受访者普遍较弱的应对能力并没有直接影响其对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反而因为较弱的应对能力而选择减少对农业的劳力、时间以及资本输出,以降低家庭整体风险系数,从而跟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呈相反的方向关系。⑵农业技术掌握程度。在本研究中,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090,呈负相关,但是影响结果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影响方向大概与预期相同,结果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受访者对于自己农业技术掌握程度的而判断中选择“一般”的较多,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是一个不宜定量的变量,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又加上现实中农业科学规划、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较频繁,所以农户对自己农业技术的能力无法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例如有的农户认为“会种地”、“会收拾庄稼”或者知道在规定的时节或天气状况下选择如何从事农业活动等较为传统的农业技能即认为自己农业技术掌握很多或完全掌握;而在被调查时认为能适用或者了解新型的农业工具、了解农作物品种和生长条件等才能被认定为较好地掌握相关农业生产技术。因为这是对个人认知的调研所以一开始没有设定较为统一的标准,导致受访农户多数采取较为保守的观点,统计结果不显著。⑷农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农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加入合作社的重要因素。一般农户在农产品销售难度越大的情况下会更希望加入合作社。本研究中,农产品的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且显著性较强,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方向相同。首先,从合作社自身的性质来看,其中就是合作社是农民联合起来获取更大的产销渠道,降低销售风险,成为大市场环境下更有主动权的主体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所以从它的性质和作用出发,合作社都将是帮助农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市场信息、分享销售渠道以及拓展销售市场和稳定销售价格的重要角色,所以农户自然在帮助其农产品销售方面对合作社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其次,从农户销售农产品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随着目前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的获取难度大大降低,但是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依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统一的组织,单个农户在市场上成为农产品市场上最大的风险承担者,甚至没有进行市场谈判的资格,所以在这种状况下,被动的农户自然会考虑通过加入合作社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五、结论及政策启示(一)研究结论本文基于对山东省两地市180份对农户实地调查问卷,从包括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仅依靠农业收入是否能维持家庭开支,剩余劳动力数量,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生产技术掌握程度,获得农业生产资料难易程度,销售农产品的难易程度在内的7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兼业化程度下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具体结论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其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越强;农户的农业收入维持家庭开支的难度越大,其参加合作社的意愿越低;农户的家庭剩余劳动力数量越多,其更不愿意选择加入合作社;当销售农产品越困难时,农户选择参加合作社从而寻求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农户抗风险能力中的应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对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农业生产资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三种因素,对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明显。(二)政策启示1.秉承自主自愿原则 影响农户参加合作社意愿的因素形式多样,除了较为宏观的因素,宏观因素之下还有很多具体的原因,所以农户是否会选择参加合作社是受其自身多种条件限制或推动的,虽然目前来说合作社的发展迅速,整体来看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取得的效益显著,但政府在推行合作社制度时依然要秉承自主、自愿的原则,不可强力推行,强制执行。加大政策补助力度4.提高合作社的市场地位致谢我还要谢谢罗文哲同学的帮助,特别是在数据统计工具的运用和实证分析方面,一直鼓励我,让我得以顺畅地解决一系列难题。最后,我想谢谢经管院的卢书记和几位辅导员们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是他们让我在最低谷的时候慢慢找到方向和自信,让我对大学四年时光过得充实和难忘。参考文献[1] G. H. Peters and B. F. Stant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Endited by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2]Zhang,F. Q. & J. A. Donaldson,2008,“The rise of agrar?ian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gribusiness and collective land rights,”The China Journal,No. 60,pp. 25-47.[3] [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著,沈金虎等译校. 《农业经济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272页.[4] [日] 七户长生著.《日本农业的经营问题》[M].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年版。 [8] 赵保海. 我国农户兼业化背景下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分析[J]. 求实,2014,(11):91-96.[9] 胡浩,王图展. 农户兼业化进程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以江苏省北部农村为例[J]. 江海学刊,2003,(06):53-58.[10] 李文. 新时期以来农户的兼业化发展及其原因分析[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02):61-67+126.[11]高强,赵贞. 我国农户兼业化八大特征[J]. 调研世界,2000,04:29-3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模型选择分析3
(一)分析的理论模型3
(二)实际情况的变量处理3
三、数据来源、研究假说及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3
(一)数据来源4
(二)研究假说4
1.家庭收入情况4
2.家庭劳动力数量4
3. 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应对情况4
(三)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4
四、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民加入合作社意愿影响机制模型分析5
(一)计量估计方法的选择 5
(二)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5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7
(一)结论结论 7
(二)政策启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以山东省为例
引言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