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分析

本文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和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其次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提炼出供应链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因素;根据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频数统计、专家评分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提供参考。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提出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小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时提供指引,同时,对银行进行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也具有借鉴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2
文献综述2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研究3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3
1.从单一某种模式进行研究3
2.对比不同模式进行研究4
二、供应链金融基本理论4
(一)供应链金融4
(二)供应链金融理论基础4
1.信贷配给理论4
2.信息不对称理论5
3.供应链综合管理5
三、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5
(一)核心企业主导模式5
(二)金融机构主导模式6
(三)物流企业主导模式7
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7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评价体系,供应链金融三者关系7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的界定8
(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8
(四)信用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9
1.指标初选9
2.专家评价9
3.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10
4.结果分析12
(1)授信人(中小企业)自身情况12
(2)核心企业资质12
(3)融资项目情况12
(4)供应链运营情况13
(5)宏观环境13
五、政策建议13
(一)重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资质信用评估13
(二)中小企业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视改善财务状况13
(三)重视供应链上合作关系维护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基于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分析
引言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中相当数量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题,传统融资模式已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却仍然没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缓解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角色。201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末,我国已有超过5000万家中小企业进行过注册,达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0%,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超过了60%,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超过50%的中小企业表示有资金方面的融资需求,其中,又有54%的企业表示难以获得银行融资。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的融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信用信息缺乏是困扰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因素,这加剧了银行的放贷风险,使得银行不敢放贷给企业,直接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劣势局面。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在资本投资行业当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使整条供应链上的各个领域的企业形成一种联系,成员企业可以凭借一种信用支持,从银行获取相应的贷款支持,这种方式壮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有效分散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通过供应链生态产业中的相互关系担保,减小了中心企业的融资信用评价难度,这对于处于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助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张和战略实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虽然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不利因素银行往往是“想贷不敢贷”,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获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供应链金融关注的不再是单一企业的信用状况,而是注重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真实贸易情况和核心企业的实力及信用水平的评估。许多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这种变化,从而导致它们无法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所需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小企业和银行都具有借鉴作用,对于解决当前环境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融资难的现象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对于如今我国现有的经济体系而言,这里面的中小企业已然成为至为关键的一部分。在2014年颁出的《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里面指出:直到2013年底,国内已逾4200万个中小型公司完成了注册,所占比例更是已达到国内公司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60%以上的贡献。可是在国内,众多的中小型公司在融资方面仍然十分的艰难。中小型公司受限于资金不足、财务资料公开性差等诸多因素,因此不易经由银行信贷的途径进行融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供应链金融逐渐地展现出了十分火爆的场景,其中特别是我国市场实现了高速的前进。有资料表明,国内的供应链金融现如今达到了10万亿以上的体量,据推测在2020年能够实现差不多20万亿的目标,因此其具有十分广阔的存量市场。2006年迄今,国内的诸多银行均先后将供应链金融纳入其业务范围,兼顾供应链的大环境,参考关键公司的名誉,借助于流动资金来实施融资活动,减弱了中小型公司实力的约束,已经成为应对中小型公司不易融资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从过去的资料,许多相关研究人员关于供应链金融克服中小型公司融资困境的探索大致着眼于两个不同的对象:银行与中小型公司。站在银行的立场上,因为供应链链条存在信息共享还有整体风险捆绑的特征,供应链金融可以很好地减少银行的监督成本以及信贷风险(Ben, B.& Mark,G.1989);站在中小型公司的立场上,中小型公司能够依照它供应链本身的特征灵活地采取各种的融资模式,就像基于供应链的交易关系、应收账款或动产实施融资,理论上减少了中小型公司融资难度。在供应链金融怎样克服中小型公司融资困境的探索方面,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广泛认同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特定的机理打破了传统融资途径对中小型公司的约束,进而减弱了中小型公司的融资制约。先前的研究大多是由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与模式出发阐述了当中的机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