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字数:13498】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中国遵循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智能制造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创新的整合,实现技术和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高效的智能制造产业链。西安也应当根据自身实力对产业转型中制造业的方面做出一定的战略调整,使得制造业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作为论文题目,是为了通过对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进而发现西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并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为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合理以及高效发展提供经验和帮助。以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为例,分析了促进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因素及其运作机制,依此提出智能制造行业中应该注意的各类问题。研究成果对指引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自主拥有的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借鉴和帮助。文章首先从西安的科技基础现状出发,阐述西安发展智能制造的必要性以及必然性。接着,结合西安制造业发展现状、科技技术发展等阐述了西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优势。最后,文章依据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优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西安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西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用五力模型分析市场竞争环境,找出主要威胁来自于何方,从而确定外部环境因素;然后用钻石模型分析确定基本竞争战略。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得出相关结论,使之能为西安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给予帮助。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II
1.绪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1.4.1文献分析法 3
1.4.2实证分析法 3
1.4.3定性分析法 3
1.4.4描述性研究法 4
2.西安智能制造业现状及智能制造业发展走向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西安智能制造发展历程 5
2.1.1西安技术基础概述 5
2.1.2西安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 5
2.2市场现状 6
2.2.1市场需求 6
2.2.2市场供应 6
3.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 9
3.1西安智能制造产业与武汉、郑州智能制造产业比较分析 9
3.2西安与武汉智能制造产业比较分析 9
3.2.1武汉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9
3.2.2西安与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对比分析 11
3.3西安与郑州智能制造产业比较分析 11
3.3.1郑州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1
3.3.2西安与郑州智能制造产业对比分析 12
3.4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 13
3.4.1潜在进入者 13
3.4.2行业内竞争对手 13
3.4.3产品替代者 13
3.4.4供应商 13
3.4.5购买者 14
3.5运用钻石模型分析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 14
3.5.1生产要素 14
3.5.2需求状况 15
3.5.3相关产业 15
3.5.4企业策略、结构或竞争对手 16
3.5.5政府行为 16
3.5.6机遇 16
4.对策 19
4.1建立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19
4.2完善智能制造企业交流平台 19
4.3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全面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19
4.4不断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的融资环境 20
4.5培育良好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20
5.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6
1.绪论
1.1研究目的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中国遵循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智能制造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创新的整合,实现技术和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高效的智能制造产业链。西安也应当根据自身实力对产业转型中制造业的方面做出一定的战略调整,使得制造业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使用“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作为论文题目,是为了通过对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进而发现西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并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为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合理以及高效发展提供经验和帮助。
1.2研究意义
因中国制造整体状态相似,需求不足导致西安制造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债务上升和经济增长下滑等问题。在制造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仍需依赖进口。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供应只能满足低质低价的需求,供应结构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变化。整个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从竞争分析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提高智能水平;对推动西安智能制造业理应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意义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同时依据西安本地智能制造产业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助于丰富智能制造产业开展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所采用的视角和改善方法有利于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的相关理论分析。
(2)现实意义:文章以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为例,分析了促进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因素及其运作机制,依此提出智能制造行业中应该注意的各类问题。研究成果对指引西安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自主拥有的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借鉴和帮助。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制造作为新兴产业对东西方国家都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国内外众多专家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为了在此行业中得到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生产效力的提高,以此来提高国际影响力。
1.3.1国外研究现状
MIT的学者Amro M.Fari(2017)在《Measures of reconfigurability and its key characteristic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一文中认为, 可重构制造系统、全息制造系统和多智能体系统等领域取得了技术进步, 以支持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可随时重新配置。虽然这些技术进步显示出稳健的操作, 并在实现可重构方面取得了质的成功, 但在测量所产生的系统中的可重构性方面投入的努力有限。学者Georgios Lampropoulos(2018)认为物联网利用许多创新和先进的技术,将智能集成到设备中,使它们能够处理信息和数据并获得知识。作为一种实时、自主和类似人类的智能决策系统被开发出来,减少了对人类参与和干预的需求。用这种先进的互联设备网络,加上其新技术、应用和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带来制造上的制造方式及技术的改革换代。美国教授Adriana Giret(2016)完全一体化的企业正被商业网络所取代,在这种网络中,每个参加者都向其他参加者提供专项的服务。因此,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应运而生。这些系统很复杂,很难设计。复杂性的主要来源是为了实现这些技术、标准、功能、协议和执行环境必须集成的不同技术、标准、功能、协议和执行环境的数量。其可以用于对制造的智能系统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