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不断建设小康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能力显著提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随着“互联网+”进入我们生活,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经推出,就凭借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等优势吸引了大量资金,这使得传统的理财业务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寻找突破口,迎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其产生的影响,发现农行存在创新性不足、市场细分不明确、客户定位较高、缺乏专业理财人员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新理财产品、细分市场、准确定位市场、培养专业理财团队的解决对策,来应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从而更好的发展自身理财业务。
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Personal Financing Business;Agricultural Bank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1研究内容 3
1.4.2研究方法 3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4
2.1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4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4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1.3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6
2.2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9
2.2.1 农业银行主要理财产品介绍 9
2.2.2 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11
2.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13
2.3.1 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分析 13
2.3.2 个人理财业务的劣势分析 14
2.3.3 个人理财业务的机遇分析 15
2.3.4 个人理财业务的威胁分析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16
3.1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影响 16
3.1.1丰富了农行的理财产品 16
3.1.2拓宽了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 16
3.2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消极影响 17
3.2.1减少了农行的利润 17
3.2.2弱化了农行中介职能 18
3.3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冲击的成因分析 18
3.3.1理财产品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18
3.3.2市场细分不明确 19
3.3.3客户定位较高 19
3.3.4缺乏高素养的专业理财人员 19
4.互联网金融下农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20
4.1加强理财产品创新 20
4.2科学细分市场 20
4.3准确定位客户 20
4.4培养专业的理财团队,提升顾客服务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普及迅速发展了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凭借低风险、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的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闲散资金。余额宝从2013年6月13日上线,几天之内用户数量就超过了100万,并且在上线一个月后,投资规模突破了100亿。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天弘余额宝基金规模达到1.3万亿元,用户数超过5.58亿户,并且已经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同时,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资金转移到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收益也较低,而互联网金融有着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满足了许多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的需求。这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蚕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其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本文选取农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在面对互金融的冲击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自身的理财产品优势。希望本文能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新的形势下应对互联网金融提供一些参考。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主要以四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为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其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并在研究农行自身的发展状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农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SWOT分析,解决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来发展自身的理财业务的问题。
1.2.2 研究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两面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农行个人理财业务,而且对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有启示作用。商业银行需要作出改变,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自身业务的发展中,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概念于2012年推出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我国文献中首先介绍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是谢平和邹传伟(2012),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陈一稀(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和数据挖掘等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吴晓求(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资管理结构,建立在金融功能链和互联网之上。殷剑峰(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前身是电子金融,即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是由试图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公司引起的,由于暂时没有严格的监管,需对互联网进行规范或者限制。
由招商银行于1995年推出的“一卡通”开启了我国个人理财的新篇章。王芊(2009)提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同质化、业务门槛高、分业经营、高素质人才缺失等问题。王浩任(2014)指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同时,有必要提高理财人员的专业知识。李萍(2015)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僵化、包容性比较低、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技术支持能力薄弱,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需要进行业务创新、提升技术、提升服务、完善风险管理。陈珍(2016)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弥补了中低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因此一上线就吸引了大量小额投资者的资金,发展飞速。互联网金融和个人理财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不仅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还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更提高了服务水准,让客户更加满意。庄永超(2018)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的影响,认为商业银行需要主动营销,加强产品的宣传、设计、推广,以此吸引客户。商业银行应结合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自身理财业务。
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Personal Financing Business;Agricultural Bank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1研究内容 3
1.4.2研究方法 3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4
2.1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4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4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1.3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6
2.2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9
2.2.1 农业银行主要理财产品介绍 9
2.2.2 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11
2.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13
2.3.1 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分析 13
2.3.2 个人理财业务的劣势分析 14
2.3.3 个人理财业务的机遇分析 15
2.3.4 个人理财业务的威胁分析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16
3.1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影响 16
3.1.1丰富了农行的理财产品 16
3.1.2拓宽了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 16
3.2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消极影响 17
3.2.1减少了农行的利润 17
3.2.2弱化了农行中介职能 18
3.3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冲击的成因分析 18
3.3.1理财产品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18
3.3.2市场细分不明确 19
3.3.3客户定位较高 19
3.3.4缺乏高素养的专业理财人员 19
4.互联网金融下农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20
4.1加强理财产品创新 20
4.2科学细分市场 20
4.3准确定位客户 20
4.4培养专业的理财团队,提升顾客服务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普及迅速发展了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凭借低风险、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的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闲散资金。余额宝从2013年6月13日上线,几天之内用户数量就超过了100万,并且在上线一个月后,投资规模突破了100亿。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天弘余额宝基金规模达到1.3万亿元,用户数超过5.58亿户,并且已经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同时,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资金转移到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收益也较低,而互联网金融有着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风险越高、收益也越高,满足了许多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的需求。这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蚕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其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本文选取农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在面对互金融的冲击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自身的理财产品优势。希望本文能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新的形势下应对互联网金融提供一些参考。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主要以四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为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其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并在研究农行自身的发展状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农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SWOT分析,解决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来发展自身的理财业务的问题。
1.2.2 研究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两面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农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农行个人理财业务,而且对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有启示作用。商业银行需要作出改变,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自身业务的发展中,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概念于2012年推出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我国文献中首先介绍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是谢平和邹传伟(2012),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陈一稀(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和数据挖掘等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吴晓求(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资管理结构,建立在金融功能链和互联网之上。殷剑峰(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前身是电子金融,即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是由试图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公司引起的,由于暂时没有严格的监管,需对互联网进行规范或者限制。
由招商银行于1995年推出的“一卡通”开启了我国个人理财的新篇章。王芊(2009)提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同质化、业务门槛高、分业经营、高素质人才缺失等问题。王浩任(2014)指出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同时,有必要提高理财人员的专业知识。李萍(2015)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僵化、包容性比较低、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技术支持能力薄弱,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需要进行业务创新、提升技术、提升服务、完善风险管理。陈珍(2016)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弥补了中低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因此一上线就吸引了大量小额投资者的资金,发展飞速。互联网金融和个人理财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不仅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还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更提高了服务水准,让客户更加满意。庄永超(2018)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的影响,认为商业银行需要主动营销,加强产品的宣传、设计、推广,以此吸引客户。商业银行应结合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自身理财业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