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研究
目 录
一、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2
(一)中日农业发展现状 3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 4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 6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表现 6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特点 8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原因以及影响 8
四、应对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中国采取的策略 9
(一)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9
(二)农产品经营者的策略 10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和日本贸易往来密切,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2007年起,中日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2010年,中国的贸易额达到2978亿美元,到了2011年底,中日贸易额达到了3428亿美元的高数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5.1个百分点,占据了中国贸易额的10%,但近年来中日贸易额有了稍微下降的趋势,截止到2015年,由于日元受美元下跌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比2014年下降6.7%,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贸易顺差过大,高达56.7%。
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也日益不明显,各个国家正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国家之间也产生贸易问题,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问题尤为突出,日本对本国农产品采取保护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干扰了中国农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给两国人民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形势受到冲击,两国摩擦更加激烈,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带来影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特点及原因、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中日农产品的贸易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干扰了中国农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给两国人民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形势受到冲击,两国摩擦更加激烈,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带来影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特点及原因、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中日农产品的贸易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研究重要的理论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古今中外对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的:
从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来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即WTO农业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农产品贸易开始走上制度化的道路。从市场准入规则、出口竞争规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描述。其中市场准入规则主要通过关税壁垒、关税升级问题、关税配额等表现形式成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障碍,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迅速减弱,而非关税壁垒则愈显其重要,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农业时常用的主要手段。
从争夺贸易利益来说,发达国家加强了保护贸易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力图减少进口,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力。并从商品、价格、信誉等各方面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大肆补贴出口,积极推销农产品,酿成激烈的贸易战。各国农产品贸易仍处于衰退中,其中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衰退中受害最深,又进一步指出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在美欧主宰下进行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许多贸易问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作用日益增大,不仅提高了农业
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几乎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存在主权国家的政府行为对贸易活动的干预和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为保护国内农业而普遍实行的一项政策,它在刺激国内农业及其相关部门的发展和农民收益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农产品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并与GATT原则相悖。
李新义(2016)[1]年明确指出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等视角的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陈韵辉(2014)[4]论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农业的生产落后,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必须在WTO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正确运用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农业补贴和农产品的缓冲储备政策,建立稳定和规范的风险保障机制。
张平(2013)[7]指出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相对于中国农产品,日本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研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目的在于了解两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缓解贸易的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促进两国的贸易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双赢。
2.研究意义
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双边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两国间的贸易发展,日本是一个农业的竞争优势很弱的国家,但在农产品贸易保护问题是非常强硬的。中国是一个大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日本是农产品的大市场。日本的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了农产品向日本出口,给两国造成了损失,也给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了损失。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式下,研究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产生的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一)中日农业发展现状
1.日本农业发展现状
日本人口稀少,人口约1亿2700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丘陵,占国土资源的80%。日本的九个农业区,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13.5%,主要产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还有蔬菜、水果、花卉和饲料作物等。日本是亚洲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但是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劳动力缺乏,农产品需要大量从国外
一、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2
(一)中日农业发展现状 3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 4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 6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表现 6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特点 8
(三)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原因以及影响 8
四、应对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中国采取的策略 9
(一)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9
(二)农产品经营者的策略 10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和日本贸易往来密切,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2007年起,中日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2010年,中国的贸易额达到2978亿美元,到了2011年底,中日贸易额达到了3428亿美元的高数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5.1个百分点,占据了中国贸易额的10%,但近年来中日贸易额有了稍微下降的趋势,截止到2015年,由于日元受美元下跌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比2014年下降6.7%,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3.2%;贸易顺差过大,高达56.7%。
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愈发密切,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也日益不明显,各个国家正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国家之间也产生贸易问题,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问题尤为突出,日本对本国农产品采取保护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干扰了中国农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给两国人民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形势受到冲击,两国摩擦更加激烈,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带来影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特点及原因、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中日农产品的贸易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中国农产品出口,干扰了中国农产品正常的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给两国人民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形势受到冲击,两国摩擦更加激烈,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带来影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特点及原因、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中日农产品的贸易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当下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研究重要的理论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古今中外对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的:
从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来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即WTO农业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农产品贸易开始走上制度化的道路。从市场准入规则、出口竞争规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描述。其中市场准入规则主要通过关税壁垒、关税升级问题、关税配额等表现形式成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障碍,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迅速减弱,而非关税壁垒则愈显其重要,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农业时常用的主要手段。
从争夺贸易利益来说,发达国家加强了保护贸易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力图减少进口,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力。并从商品、价格、信誉等各方面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大肆补贴出口,积极推销农产品,酿成激烈的贸易战。各国农产品贸易仍处于衰退中,其中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衰退中受害最深,又进一步指出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在美欧主宰下进行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许多贸易问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作用日益增大,不仅提高了农业
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几乎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存在主权国家的政府行为对贸易活动的干预和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为保护国内农业而普遍实行的一项政策,它在刺激国内农业及其相关部门的发展和农民收益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农产品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并与GATT原则相悖。
李新义(2016)[1]年明确指出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等视角的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陈韵辉(2014)[4]论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农业的生产落后,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要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必须在WTO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正确运用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农业补贴和农产品的缓冲储备政策,建立稳定和规范的风险保障机制。
张平(2013)[7]指出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相对于中国农产品,日本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研究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目的在于了解两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缓解贸易的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促进两国的贸易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双赢。
2.研究意义
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双边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两国间的贸易发展,日本是一个农业的竞争优势很弱的国家,但在农产品贸易保护问题是非常强硬的。中国是一个大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日本是农产品的大市场。日本的各种贸易壁垒限制了农产品向日本出口,给两国造成了损失,也给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了损失。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式下,研究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产生的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一)中日农业发展现状
1.日本农业发展现状
日本人口稀少,人口约1亿2700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丘陵,占国土资源的80%。日本的九个农业区,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13.5%,主要产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还有蔬菜、水果、花卉和饲料作物等。日本是亚洲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但是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劳动力缺乏,农产品需要大量从国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