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微企业融资角度分析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摘要:我国民营银行和小微企业融资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经济的重要贡献,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融资困境,再通过数据分析我国的民营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做出的重要贡献,从而得出民营银行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对民营银行规范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小微企业和民营银行的协同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三、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3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 3
(二)小微企业融资途径中的“金融缺口” 4
1、 直接融资 4
2、 间接融资 4
四、 民营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 5
(一)民营银行对地方性小微企业融资贡献的实证分析——以台州市、温州市为例 5
1、台州市 5
2、温州市 7
(二)民营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模式 7
(三)民营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优势 8
1、信息优势 8
2、特色化、差异化服务优势 8
3、成本优势 9
五、 结论和建议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从小微企业融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引言
引言
从20世纪末,民营银行的准入就引发了激励讨论,一直以来,民营银行的发展一直是金融研究中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我国民营银行的概念提出较早,但我国民营银行的建立要追溯到1996年1月民生银行的开业,成立之初,民营资本在民生银行总股本中的比例超过了70%。但从目前的讨论看来,民生银行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主要是由于其主要管理人是由政府任命的,其经营并不能完全做到政企分开。
对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中,总结学者的观点,目前比较全面的对民营银行的概括是: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实行市场化经营,由经理层独立自主经营,由股东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民营银行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进入我国银行业之前,我国的银行业即处于五大行加上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垄断之下,随着我国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五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巨额的民间资本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民营银行主要由民间资本注入,立足于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这种有别于其他银行的发展模式对民营银行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了解其融资困境;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的民营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从民营银行对地方性小微企业的贡献以及民营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新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民营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最后则得出结论以及为民营银行的规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文献综述
纵观我国学者多年来对民营银行的研究,他们对民营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快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
民营银行概念的界定:早期,学者们对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主要分为三个流派,第一种观点强调产权结构,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即为民营银行,不考虑资产结构、服务对象和经营方式。姜应祥(2003)指出民营银行是指股权结构中有一半以上为民间资本的银行;第二种观点强调服务对象,认为民营银行即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沙虎居(2003)认为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是民营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第三种观点强调治理结构,主要考察是否采取市场化机制经营,熊继洲(2003)提出民营银行是具有市场化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近年来的学者则更倾向于将这三个流派的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和集合,形成对民营银行的概念更全面的认识。
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学者对于民营银行发展困境的研究只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经济环境给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的阻碍,二是民营银行设立之后自身的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问题。崔姝(2013)提出对民营银行认识上的误区会阻碍民营银行的发展,此外,民营银行自身的信用问题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崔乐旖(2015)则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导致民营银行想以传统银行的发展方式——依靠存贷差获利成为不可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也使得低息揽储成为过去式,这大大增加了民营银行的经营成本,从而阻碍其发展,她同时指出指出民营银行产权结构性质决定民营银行容易受到大股东的控制,导致其一味的追求盈利而破坏了自身的发展节奏。
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多数学者是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观点。发展民营银行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强金融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可以完善银行业的布局,提高银行业的竞争,打破银行业的垄断,促进我国银行体制的完善和健全,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抑制低下地下金融的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推进金融深化。反对发展民营银行的学者则认为民营银行概念股的疯涨可能会导致股票市场的泡沫,带来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并且认为发展民营银行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法。
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围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是改造,即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与其设立新的民营银行,不如将现有的城商行或信用社进行改造;第二是新设,即以现有股份制银行为突破口,打造全国性精品民营银行。周学东(2013)则两种传统路径选择下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可以通过网络金融改造模式,将合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改制成民营银行。
加快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王虹(2013)等多位学者均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马驹(2014)等多位学者都认为建立有效地准入退出机制以保证民营银行市场进入和退出的合法性及渠道畅通,周新辉(2014)等均强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周学东(2013)针对民营银行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一系列对策。首先在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上,民营银行应注意避免绝对控股股东的出现,而应采用拥有多个持股量相近的大股东的模式,以现代企业的模式进行治理,其次在自身监管及风险防范上,持股量相近的大股东要严格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出现,对关联交易进行严格的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