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红枣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附件)
摘 要健康生活、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题。随着消费者对红枣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的不断深入了解、社会需求量的加大,有效地激发了新疆和田地区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枣树的积极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该地区果林业中的新型产业。红枣产业长期以来在新疆经济发展与消费结构中占有重大比重,使得红枣产业的种植与加工为和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的经济来源,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田红枣产业受到制约和阻碍,依靠红枣产业发展的经济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为依托,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结合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原理、分析论证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钻石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和田地区发展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就和田地区如何有效的发展利用红枣产业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撰写,对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和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 键 词和田红枣;发展现状;对策;钻石模型AbstractA healthy life,green food has become a topic of people’s life.Along with the people understanding of red jujube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of deepening;Increase of social demand;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the enthusiasm of Chinerse jujube industrialization operation; Now has become the new type of the xinjiang region horticulture industry. Red jujube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and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make the red jujube industry occupies a major proportion of pla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ing and processing for the people living in hotan area source of income. In hotan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hetian red jujube industry constrained and obstacles, and rely 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ujube industry affec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restriction and economy. In this paper,based on xinjiangs hotan region red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porter diamond model theory princip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d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ota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iamond model theory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jujube industry in hotan area, 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of hotan region how to effectively use red jujube industry research analysis. The completion of this article,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d jujube industry in hotan area and hotan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Hetian red jujud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Diamond model1 绪 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的目的 11.1.2研究的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其方法 31.3.1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1.3.2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42 和田红枣产业的基本概述 52.1发展过程分析 52.2种植发展现状 52.3加工现状 62.4营销状况分析 73基于“钻石模型”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分析 83.1红枣产业生产要素 83.2红枣产业市场需求要素 93.3红枣产业相关支持性企业 93.4红枣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103.5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103.6红枣产业发展机遇 114和田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124.1和田红枣种植问题 124.1.1和田枣树盲目引种挫伤枣农积极性 124.1.2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124.1.3病虫害对和田红枣种植影响大 124.1.4和田红枣产业科技投入缺乏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 134.2红枣品种少 134.3红枣品质下降 134.4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 134.5红枣销售渠道窄 144.6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 145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155.1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 155.2优化枣树品种 155.2.1引进新品种 155.2.2自主研发新品种 155.3高品质化策略 165.4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165.4.1完善贮藏方法 165.4.2提高加工技术 165.5建立红枣品牌,发展红枣文化 165.5.1树立品牌意识,开拓周边市场 165.5.2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 175.6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 175.6.1完善和田红枣市场流通信息体系 175.6.2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175.6.3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18结 论 19参考文献 20附 录 21致 谢 231 绪 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果树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其果实红枣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我国以和田红枣最为著名。红枣作为一种健康的高档消费品,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观念与支出,也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针对和田红枣产业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理念、技术培养,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和田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叙述了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更好的了解和田的红枣产业发展状况和和田红枣产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服务。1.1.2研究的意义枣树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之一。从古至今枣树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红枣作为五果之一和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传统的滋补食品,加之“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以日益深入人心并日渐流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更有象征美满健康的寓意。在消费观念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健康日益重视和作为情感载体的礼品需求驱动下,红枣的消费稳步增长。红枣产业在和田地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几年,红枣产业在和田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红枣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将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和红枣产业相结合,对发展红枣产业,指导、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探索出和田红枣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和田的红枣资源得天独厚,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红枣资源丰富的城市,做大做强该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和田红枣产业的研究,对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解决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外研究现状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部分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其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尽管其仍然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但强烈的危机意识迫使其成为最先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最早开始且最知名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的是迈克尔·波特(Mic 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迈克尔·波特对一些理论的不完美提出了批判,而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又进行了全新角度的架构与诠释。基于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分析,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将影响某一国某一产业的因素分成六个,它们相互作用且涉及各个方面,这作为“钻石模型”的整体架构而存在。波特以产业作为出发点,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化分为四主与两辅,四主即为四个主要要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两辅即为两个辅助要素,分别为;机会、政府,四个主要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两个辅助因素发挥作用并影响它们,这就是其著名的“钻石体系”理论。西方国家的农业产业化起源于二战后,美国哈弗大学John-M.avis和Roy-A.Goldberg 出版的著作开创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先和,他们提出的概念是Agribusiness,我国翻译为农业综合企业,其最初含义是农业的生产、加工、运销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或综合。L.Martin指出水资源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P.Voigt得出变化的技术效率会对农业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技术进步带来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能够提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Gopinath认为积累农业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率对于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P.J.Barry使用计量模型将农业产业化对农商企业、加工企业以及农户的影响,还有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1.2.2国内研究现状红枣产业在提高科技水平方面张卫民(2011)分析了吕梁市红枣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要加快红枣产业进程,推动吕梁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的结合、自主研发与市场营销的结合。刘润平(2011)认为只有加大红枣产业化开发力度、实施红枣品牌战略、重视产品包装设计、不断更新加工设备,才能使红枣加工企业按照自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更好地推动山西省整个红枣产业步入健康、快速、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红枣产业在无公害生产、生态产业方面贺宏年(2011)研究红枣产业化发展在黄土高原典型脆弱生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供西部相似地区生态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参考。卢雅娟(2012)对无公害红枣如何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认为随着国际市场对各项农产品指标的出台,提出无公害红枣如何是未来红枣发展的方向,无公害红枣的产业化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红枣产业在政府角方面宋慧勇(2007)通过对山西红枣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指出地方政府在基础投入、市场监管、品牌培育、部门整合、产业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地方政府须加大基础投入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挖掘红枣文化,打破条块分割,建立有效调控体制,完善政府行为,以进一步促进红枣主产区红枣产业化的发展。红枣产业化在发展经营组织模式方面白瑞甫(2011)介绍了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现有的经营组织模式,阐述了选择模式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对兵团红枣产业的模式发展进的分析,探讨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发展“公司十红枣中介组织十职工”的红枣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建议。综上所述,现在存在着许多制约红枣产业发展的因素,一些人也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够正确认识红枣产业,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使红枣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其方法1.3.1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以新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为依托,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结合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原理、分析论证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钻石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和田地区发展红枣产业存在枣树种植、红枣品种少、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红枣销售渠道窄及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等问题,并就优化、推动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提出了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优化红枣品种、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调整布局、开拓市场、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等对策和建议。1.3.2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其方法本文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广泛阅读,为熟悉和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基础;(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3)调查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系统的收集和田红枣历史资料与现实状况的材料,实地对红枣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2 和田红枣产业的基本概述2.1发展过程分析和田地区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引种、试钟红枣,该地区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水无污染的自然优势和土地面积大、规模化的农场模式,易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所以特别适合红枣的种植。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发展原理,和田红枣产业也存在着从原始社会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引种驯化栽培阶段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朝这一阶段,和田红枣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劳动者主动地从野生酸枣中驯化优良品种并栽培利用。此外,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等地发觉的汉代古墓中,发现随葬的枣核和干枣遗迹。传统生产技术形成发展阶段从汉朝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和田枣树品种大量出现,特别是栽培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疆域的扩大、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增多,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通枣树开始走向世界,一些古老的红枣品种被引种到周边国家和亚欧各国,栽培管理方面的进步是该时期最显著的特征。现代枣业形成发展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和田现代红枣产业初步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和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初步建立起现代红枣产业,和田的红枣产品开始大量出口,鲜食枣在历史上首次形成商品化的大产业。现代农业技术在和田枣树种植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出现了扦插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现代化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应用、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乙烯人工催熟化学采收、冷藏和气调保鲜、枣汁等现代加工品、红枣专业市场,以及枣专家系统、枣网站等新生事物,都是在这阶段出现的。目前,这一阶段尚未结束,距离建立起完善的和田红枣产业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种植发展现状和田地处新疆南部,有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所以当地的红枣以各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儿不皱出名。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至2015年,和田枣树栽培面积达到42000亩、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增长了近5倍,年增长幅度超过12%。红枣产业在和田是一个朝阳产业难免会有波动,要从长远出发加以引导和保护,必要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以免挫伤枣农积极性。近几年,和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国家已把红枣作为退耕还林生态及经济林双选树种,和田地也制定了在本地区建设30万亩优质红枣发展目标,和田已成立了红枣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和田红枣产业规划,出台了优惠政策,实施长远发展战略。近年来,和田地区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退粮棉,建三高,增收入”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退出了棉花、小麦等产量低、收入少的农作物,把红枣产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在和田现有的红枣品种有冬枣、骏枣、灰枣、赞皇大枣等,在众多品种中最有名是骏枣和冬枣。骏枣,质臆、味甜多汁。适宜制干、加工醉枣和蜜枣;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甘甜清香,被誉为“枣之极品”。这里盛产的红枣品质优良、果型匀称、色泽鲜亮、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素有“红枣之乡”的美誉。图2.1红枣经济林数据表资料来源《和田县林业局》2.3加工现状在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影响下和田红枣产业的消费市场也随之走向国际化。和田的红枣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竞争,须提高竞争力、加快标准化体系,实行红枣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田红枣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不规范应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一些标准,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低,应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的“绿色壁垒”。和田地区红枣的深加工技术滞后,滩枣、壶瓶枣等干果要采用机械化清洗烘干技术,实施增光,使干枣装塑料袋保持清洁、美观,但是在和田还是采用传统的清洗方式,这样使红枣的新鲜度和质量下降,还有在新产品方面没有一些红枣的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陕西在今年春节市场上出现了红枣的新产品“枣夹核桃”又名“红枣爱上核桃”深受消费者欢迎和田地区可以效仿陕西进行红枣深加工,以新型产品、产品品牌,抢占市场。2.4营销状况分析笔者在对和田高档红枣产品未来消费需求调查中针对消费者是否会购买每袋30元以上的高档红枣产品,回答会的比率占35.9%,表示肯定会的比率占10.7%,两项合计达到46.6%,几乎占到了所有被访消费者的一半。回答不好说是否会购买每袋30元以上高档红枣产品的消费者比率占47.7%,而表示不会和肯定不会购买的消费者比率只有2.7%。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档红枣产品代表未来的消费需求方向。和田红枣产品的消费量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根据笔者在当地对红枣市场进行发放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每月红枣花费在30-40元的比率较多,40-50元的占25%、50元以上的消费者选择比率较少。从该项调研数据中不难看出,和田红枣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产品销售量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图2.2消费者购买红枣会选择的价格所占比例资料来源笔者发放问卷所收集的数据3基于“钻石模型”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分析“钻石模型”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它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宏观分析工具,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行业竞争四个要素组成,此外还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3.1红枣产业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初级生产要素方面虽然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干旱少雨使枣树开花时期枣花脱落、果实成熟期时缺水,化学肥料使土地硬化肥力下降,不利于枣树吸收养分。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降低,但是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很重要的。图3.1新疆和田、喀什年降水量表资料来源新疆气象局统计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由于和田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和田地区通讯不发达,交通处混乱状态和阻塞状态,和田地区的交通线路只有“一纵一横”,“一纵”(青藏线)“一横”(新藏、川藏线);由于新疆高校较少只有新疆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等七所高校,所以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高级生产要素在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但是,高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在产业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较低的成本投入等原因可能造成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资源匮乏、地理环境没有优势等原因反而会刺激产业发展、改革,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一定依靠它的优势,相对红枣而言它的不利因素反而促进了其发展。3.2红枣产业市场需求要素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和田红枣产业市场需求中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在于国内企业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所以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降低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市场上对红枣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众多,需求量达到300万吨,市场容量达到1000亿元左右,近几年还保持了8%左右的增长速度。影响和田红枣市场的需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人均收入,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会刺激红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由于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受消费心理影响会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水平一般收入较高的消费者购买力会强,收入低的消费者购买力相对就会低;二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和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和田红枣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如果对一件商品本身就喜爱这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刺激和田红枣市场。还有品牌效应也会影响市场需求,和田红枣没有像王老吉、康师傅、蒙牛有这样的全国性知名品牌,甚至连区域性知名品牌也很少,在加上没有深入了解和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红枣企业没有生产出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品牌、产品卖点和品牌广告语,进行专业的品牌传播和产品的市场推广,所以影响了和田红枣市场需求。3.3红枣产业相关支持性企业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共存亡、互惠互利的关系。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共同发展的,所以应该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和田的红枣产业发展滞后就是因为不注重“产业集群”只注重红枣生产,没有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帮助。一些红枣贮藏、红枣保鲜、红枣深加工企业应该与红枣生产形成一条产业链。还有一些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如红枣种植、培育、肥料、和果品加工企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和田在枣树种植、培育、肥料方面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才也没有自己的果树种植培育基地,在贮藏和保鲜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使用原始的贮藏和保鲜技术,没有知名的果品加工企业,大多都靠内地帮助和扶持距离远而且分散严重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如果和田地区能够形成红枣产业集群这样会不仅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整个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红枣生产基地旁边建立贮藏仓库这样就减少运输成本,或者附近直接有果品加工厂这样可以直接进行红枣加工减少成本和时间更能保证产品质量。3.4红枣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产业在战略、结构与竞争中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和田红枣产业在战略、结构与竞争中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资源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相关企业,把它做强做大、规模化经营和外商抗衡进行内部运作的效率化。在和田红枣供应的企业中知名度高消费者熟知的就只有好想你枣业企业,其他相关企业规模小而且经营不规范,消费者不熟悉或者不知道它的存在。和田昆仑山枣业有限公司如果像好想你枣业一样可以做强做大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就可以帮助和田地区的红枣产业发展。一个产业在良性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先经过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一个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不具有国际竞争力。3.5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机关、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并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还要是反映在企业上的。和田红枣产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投入到企业无法行动的外部成本领域,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支持和帮助,但不要干预。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和田政府在1987年就开始尝试种植红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10年,又抓住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和退耕怀林的机遇,确立了“红枣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和田红枣产业发展纲要》。从政府对和田红枣产业的影响来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应该扩大红枣需求量。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在采购中制定严格红枣的采购标准、提高红枣采购质量,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3.6红枣产业发展机遇机会是无法控制、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也是双向的,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能够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机遇中枣树具有风土适应性强、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多样、便于管理,经济寿命长和适于长期间作、不与粮棉争地5大独特优点。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国家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重需求,成为和田最受欢迎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下,和田枣树作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进入一个栽培面积和市场需求同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高速发展。和田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红枣的营养丰富优势打造优质绿色品牌,实现高档果品典范,同时利用其适应性强、耐贮藏的优势,打造生态经济品牌、扩大生产,使和田红枣产业发展有望实现年产值500亿甚至上千亿元的大产业,成为令国人骄傲与自豪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产业。4和田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4.1和田红枣种植问题4.1.1和田枣树盲目引种挫伤枣农积极性和田枣农种植枣树积极性高,面积扩大快,品种混杂,盲目引种现象严重,导致枣树种植效果欠佳,受内地气候及人为收购价的影响和田枣业持续供销两旺,给和田红枣生产带来损失。和田各地州在规模发展红枣时只注重面积、数量上的增加,发展速度过快育苗工作跟不上,枣树苗木多为内地调运,质量得不到保证、品种混杂有些园地品种多达20余种。这种现状会对日后和田枣果丰产、优质栽培造成影响,长期下去也挫伤农民的积极性。4.1.2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和田枣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了5倍以上,为和田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和田枣农自身素质低对红枣的种植和发展前景缺乏认识使和田地枣树种植过快,一些老产区红枣种植农户迷信自己的红枣品种最好,无限制地扩大种植规模,忽视了对红枣市场调研和开拓,不知市场需求有和经济效益、种植的大量红枣谁来收购、是否会出现难卖等问题。新产区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正确引导,农户盲目跟风引种新品种,出现引种不当、栽培技术跟不上使枣树种植后多年形不成经济产量,甚至引发毁灭性传染病害——枣疯病蔓延,使农民损失惨重。还有的产区一味追求产量,滥用化肥、农药和激素,使红枣品质下降,整个和田红枣产业发展面临挑战。4.1.3病虫害对和田红枣种植影响大和田红枣产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枣疯病的毁灭性威胁,每年有3%至5%的枣树死亡,许多枣园甚至著名枣区也受到毁坏,经济、生态损失惨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多枣区将会消失或失去其经济和生态功能,所以能否及时有效的控制枣疯病成为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威胁。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种病害也愈演愈烈使大面积枣树有产无收。一种是裂果,在果实成熟期遇雨后果实开裂、浆烂,严重失去经济利用价值;另一种是缩果病,在果实成熟期果实发生皱缩、凹陷、发苦,提前落果,因苦涩无法食用失去加工利用价值。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枣树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种类也有差异。1988年和田枣区的红枣被桃小食心虫为害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12年调查新疆枣缩果病发生情中显示和田地区发病率为10.23%毁掉几万亩枣园。所以在推广枣树丰产技术的同时,注意对枣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便得到红枣的全面大丰收。4.1.4和田红枣产业科技投入缺乏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和田在大规模种植红枣的同时,忽视了按红枣栽培技术规程建立高标准的红枣示范基地,没有标准的示范基地不仅提高不了红枣在种植、生产、加工方面的技术,也培育不出好的树苗和品种,使得枣树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和收入。4.2红枣品种少和田虽然选育了灰枣、俊枣、金丝枣等优良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均为历史留下来的,尚无一个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杂交、物理、化学诱变品种,所以产品品种单一。和田地区可以通过人工杂交、物理化学诱变、分子辅助育种、太空育种等途径,尽快培育出专用良种,增加红枣品种。克服目前生产上品种类型少、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红枣的品种增加不仅可以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也可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红枣品种少不仅市场竞争力低而且不能满足产品深加工加工需求,流失大量的客户。4.3红枣品质下降和田红枣品质下降表现在商家以劣质品充当优质品让消费者购买,其劣枣在制干红枣上表现为含糖量低、果肉薄、弹性差、果实发黄、无光泽;在鲜食枣上表现为果皮厚、风味淡、果皮粗糙、无光泽。造成上述主要原因是连年环剥、采收太早、激素用量太多、负载太多、缺乏科学管理,尤其土壤、肥料、水方面更差。4.4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和田红枣产品加工企业依然采用传统加工模式。目前,和田境内无一家属于自己的枣果加工企业,红枣的收购取决于内地的红枣加工厂商和批发商,受市场的波动影响很大,缺乏市场长期占有率。和田地区没有专门的贮藏仓库和专业的贮藏技术,导致红枣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腐烂。鲜食枣是目前市场空间最大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枣品种,但由于贮藏、设施栽培和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等方面技术落后,供应量无法实现,供应期只有3个月左右,严重制约了鲜枣产业的发展使商家在零售过程中遭受亏损不得不抬高销售价格。4.5红枣销售渠道窄和田红枣种植农户和合作社目前依然采用国内传统的营销模式,一是在农村和城乡的农贸集市上直接销售,把城镇消费者和部分农村消费作为主要销售市场;二是将红枣集中销售给产地附近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进行统一销售;三是由农户或合作社自行将红枣进行长距离运输,销售给城市大型综合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商和批发市场。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的希望和制约点在于消费市场,其中包括国内外红枣产品当前的市场容量和对未来市场的开拓水平。近几年,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良好,但是发展质量需要提高、市场开拓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红枣产品的消费市场局限于华人圈,占人口大多数的非华人市场没有打开,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干枣、蜜枣等传统产品不符合非华人的饮食消费习惯,而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巨大和功能性枣食品还没有真正打出去;二是红枣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导致红枣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不足,消费者对红枣产品及其食疗保健价值了解也不到位,没有调动起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三是红枣品种的更新速度慢、结构单一,不适应变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四是鲜枣的供应和功能性红枣食品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滞后于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发展。4.6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和田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网络信息不完善,农户不能够及时知道和了解红枣市场和消费者信息,导致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和田地区这种落后的传统消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市场消费需求。如今网络信息化系统是最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网络销售便捷、快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5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5.1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和田在枣树种植方面,应因地制宜地适当控制红枣种植速度和发展规模,加快对红枣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度控制红枣制干品种种植规模,重点提高红枣质量,做大做强鲜食枣产业。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方面,对枣农在红枣种植、培育、加工、运输、贮藏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病虫害防治方面,研制和培育高抗枣疯病的新品种和高效治疗药剂并进行推广,要针对性地掌握病虫信息,抓住时机,做到能防则防,该治就治。科技方面,大力改造升级传统红枣产品和开发功能性食品,实现和田红枣产业深层增值,着力培育区域性和国际性红枣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5.2优化枣树品种5.2.1引进新品种虽然我国是最早种植红枣的国家,而国外的枣树也是间接或直接从我国引进的,但是传播在国外之后也有一些好的新品种出现。和田可以引进和推广国外一些红枣品种,但不是盲目大量引进,而是引进和推广国外一些名、优、特、新、稀红枣品种,甚至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更新研发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在加拿大我国枣树传播过去之后出现了新品种“蜜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我国可以引进该品种,以多品种满足多样需求、以新品种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向外引进新品种不仅可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使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红枣新品种。5.2.2自主研发新品种和田地区大规模的种植红枣忽视了对红枣栽培技术和新品种研发的提高,建立高标准的示范基地,使得枣树达不到预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农民积极性和收入。和田地区应该建立自己的红枣研发基地自主研发新品种,以多品种满足不同需求、以新品种满足新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实行多品种化策略,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开发全方位的和田红枣消费市场,化解红枣市场风险,提高综合效益。5.3高品质化策略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品质方面可以实行高品质化策略。在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红枣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成为新的消费动向。和田地区要实现红枣产业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枣品优质、实施优质优价策略,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红枣品种作为抢占红枣市场的重要策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打一个质量翻身仗,以质取胜、以优发财。提高红枣品质、实行优惠价格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也可以打开市场。5.4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5.4.1完善贮藏方法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贮藏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帮助建立红枣储藏冷库并且完善储藏设施,提高红枣保鲜时间和红枣的质量。和田红枣种植基地的科研人员应不断研发和完善红枣贮藏设施和技术使和田红枣产业在贮藏技术方面得到改善,枣农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红枣贮藏、保鲜技术,使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新鲜的红枣。5.4.2提高加工技术和田在红枣产业加工技术方面可以发展、提高红枣果品加工,既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也提了红枣高附加值。和田应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精细和深度加工策略对红枣进行加工开发,提高红枣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和田提高红枣加工技术不仅使消费者可以买到新型红枣产品满足了消费市场,也增加了经济收入。5.5建立红枣品牌,发展红枣文化5.5.1树立品牌意识,开拓周边市场和田有关红枣生产、加工企业和品牌本来就少,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就更少。通过笔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明,消费者回答记不住红枣品牌的比率占86.7%,回答能够记住的只有13.3%。在消费者熟悉的红枣品牌中,消费者对“好想你”品牌的记忆度较高占8.7%,对其它红枣品牌的记忆度均很低,主要有兵团红、和田玉枣、楼兰红枣等品牌,从这些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和田红枣品牌的记忆度很低。现如今把和田红枣产业从品类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是和田红枣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营销课题。5.5.2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和田红枣产业可以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红枣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文化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红枣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枣在民俗结婚方面,枣、有早生贵子的象征;文学方面,在历代戏曲、小说、诗歌、散文中,关于红枣的记载故事举不胜举,“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能结实”。医用饮食方面红枣还是中华国粹中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列为上品,60%的中药方剂中都用到枣。北梦琐言中记载“枣林坪滨黄河西,有一张氏女,煮枣数日始熟,香飘千里,闻之,死者生,病者起”。民间有“一日吃仨枣,长寿不显老”;“男人不可一日无生姜、女人不可一日无红枣”的说法。经究枣表明,红枣有预防和治疗癌症、失眠多梦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田可以效仿陕西草莓消费市场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就是让消费者到枣园进行观光旅游在枣园品尝红枣进行消费,这样消费者在品尝之后也许会购买一定的红枣这样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红枣的销售收入。5.6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5.6.1完善和田红枣市场流通信息体系在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要完善和田红枣销售网络信息设施,使农户及时了解到红枣消费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这样有利于增加和田红枣销售量和枣农收入。由于和田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和田网络信息不健全,农户不能及时了解红枣销售市场耽误了红枣销售的最佳时期。5.6.2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和田红枣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应该支持物流企业发展这样有利于红枣销售使红枣销售市场不仅在国内还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由于中国红枣生产集中在新疆地区其它地区的消费者购买红枣就要靠交通运输,在网络购上买红枣就要靠物流企业来提供服务。所以物流企业也可以推动和促进红枣产业发展,增加红枣销售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5.6.3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田红枣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枣农获取销售信息不及时要依靠中介来获取红枣销售信息、了解市场。所以中介服务行业对和田红枣销售很重要,政府应该支持和完善红枣销售中介服务。中介服务组织可以帮助枣农进行红枣宣传,使消费者可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枣,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结 论红枣产业是和田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产业,是以前、当今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推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也是促进和田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加入WTO、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给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将作为和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增加和田农民的收入、拉动和田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发展红枣产业的必要性。本文指出了和田红枣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论述了红枣产业在和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和田发展红枣产业的独特地域和传统优势,指出了和田目前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的对策。论述了红枣的优势、特征分析出红枣现在的市场情况,从而促进和田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对类似以红枣产业发展的城市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周禹含,毕金峰,陈芹芹,吴昕烨,陈瑞娟,邵春霖,刘璇.中国红枣加工及产业发展现状[J].食品与机械,2013,(04).[2]马号.以红枣产业促进新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2014,(01). [3]郑强卿,陈奇凌,李铭等.南疆枣树种植模式改造对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南农业报,2015,(08).[4]邓明.关于重振山西红枣产业的建议[J].山西林业.2015,(01).[5]张宝琴.佳县红枣产业发展调查情况[J].门窗,2013,(13). [6]许胜,何健.新疆喀什地区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3,(02).[7]孙敬霞.盐山县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2014,(01).[8]刘晓荣,高拓新,柳尚春.辽西地区大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4,(01).[9]王学军,白仲奎,孙艳,于秋香,乔广玉.河北省枣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河北果树,2014,(05).[10]刘运超,余国新,程文博.先进红枣种植规模对产量的滞后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规划,2014,(03).[11]霍瑜,续亚琴.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01).[12]金新文,贾文婷,郑霞,郑志安,高正江.新疆地区红枣产业营销现状与战略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14,(03).[13]李文建,林成,于礼,李根才,张立伟,赵佳荣,桑丽文.新疆红枣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思考[J].林业实用经济,2013,(09).[14]田亮,贾隽,冯天来.陕北红枣产业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3,(02).[15]张莹,刘芳,何忠伟.我国红枣产业的经济分析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10).附 录红枣市场调查问卷您好!我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学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仅用于统计分析,不会对您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问卷无记名,调查内容将被严格保密,将倾心聆听您宝贵的意见!希望能将您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2.您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 B.18—25 C.26—35 D.36—50 E.51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企业职员 C.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 D.无业人 E.其他4.您的月收入是?A.1000元以下B.2000-30000元C.3000-40000元D.5000以上 5.您的月消费是? A.100—300元 B.300—500元 C.500-1000 D.1000以上6.您喜欢吃枣类食品么? A.从不喜欢 B.感觉一般 C.有点喜欢 D.非常喜欢 7.您经常吃枣类食品么?A.从来不 B.偶尔 C.经常 D.每天 8.您一般从哪里购买枣类食品? A.超市 B.便利店 C.农贸市场 D.专卖店 E.网购 F.其他 9.你能接受的红枣价格?(单位公斤) A.30元以下 B.30-50元 C.50-100元 D.100元10.每月红枣消费?A.20元以下 B.30-40元 C.40-50元 D.50元以上11.您购买枣类食品比较关注的是? A.品牌 B. 口味 C.价格 D.口碑 E.营养 F.包装 G.其他 12.您购买枣类食品是为了? A.零食 B. 保健美容 C. 孝敬长辈 D. 送礼 E. 以上都有 F.其他 13.你经常购买的哪种类型的红枣? A.枣片 B.保鲜枣 C.焦枣 D.礼盒 E.蜜枣 F.枣份 G.其他14.您是否听说过新疆和田红枣? A.是 B.否 15.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新疆和田红枣的? A.家人或朋友介绍 B.互联网 C.户外促销活动 D.电视台 E.其他 16.您购买过新疆和田红枣吗? A.有 B.没有 17.每次购买枣类产品的满意度?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原因)18.您判断好红枣的标准是什么? A.皮亮、肉厚、饱满 B.味道好、是否甜、鲜 C.天然、新鲜程度 D.价格、产地、品牌19.您认为现有的红枣产品有哪些不足?A.味不好、以次充好 B.无有力的品牌 C.不够卫生、有虫子 D.种类少、量少20.您是否了解枣类产品?A.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D.不了解21.您知道的红枣品牌有哪些?A.好想你 B.兵团红 C.和田玉枣 D.楼兰红枣22.您知道枣产品的哪些功能?(可多选) A.提神醒脑,缓解疲劳 B.舒缓肌肤,美容养颜 C.滋阴补血,益气养生 D.润胃清肠,促进代谢 E.减肥降脂,降低血糖 F.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G.其_______23.您对新疆和田红枣的印象是 致 谢这篇论文是在导师戴婧妮讲师的精心安排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到开题、再到资料的收集,从开题报告的修改到论文的最终定稿,整个过程都受到了导师的帮助与鼓励,在此论文结束之际,谨以诚挚的心向导师戴婧妮致以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是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还要感谢商贸学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及同学,是你们让我度过了愉快的四年。最后,再次向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领导、老师、同学和给我最大帮助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在本文的撰写中难免会有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 录
ting and processing for the people living in hotan area source of income. In hotan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hetian red jujube industry constrained and obstacles, and rely 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ujube industry affec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restriction and economy. In this paper,based on xinjiangs hotan region red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porter diamond model theory princip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d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ota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iamond model theory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jujube industry in hotan area, 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of hotan region how to effectively use red jujube industry research analysis. The completion of this article,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d jujube industry in hotan area and hotan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Hetian red jujud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Diamond model1 绪 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的目的 11.1.2研究的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其方法 31.3.1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1.3.2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42 和田红枣产业的基本概述 52.1发展过程分析 52.2种植发展现状 52.3加工现状 62.4营销状况分析 73基于“钻石模型”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分析 83.1红枣产业生产要素 83.2红枣产业市场需求要素 93.3红枣产业相关支持性企业 93.4红枣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103.5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103.6红枣产业发展机遇 114和田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124.1和田红枣种植问题 124.1.1和田枣树盲目引种挫伤枣农积极性 124.1.2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124.1.3病虫害对和田红枣种植影响大 124.1.4和田红枣产业科技投入缺乏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 134.2红枣品种少 134.3红枣品质下降 134.4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 134.5红枣销售渠道窄 144.6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 145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155.1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 155.2优化枣树品种 155.2.1引进新品种 155.2.2自主研发新品种 155.3高品质化策略 165.4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165.4.1完善贮藏方法 165.4.2提高加工技术 165.5建立红枣品牌,发展红枣文化 165.5.1树立品牌意识,开拓周边市场 165.5.2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 175.6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 175.6.1完善和田红枣市场流通信息体系 175.6.2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175.6.3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18结 论 19参考文献 20附 录 21致 谢 231 绪 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果树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其果实红枣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我国以和田红枣最为著名。红枣作为一种健康的高档消费品,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观念与支出,也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针对和田红枣产业的实际情况,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理念、技术培养,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和田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叙述了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更好的了解和田的红枣产业发展状况和和田红枣产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服务。1.1.2研究的意义枣树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之一。从古至今枣树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红枣作为五果之一和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传统的滋补食品,加之“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以日益深入人心并日渐流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更有象征美满健康的寓意。在消费观念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健康日益重视和作为情感载体的礼品需求驱动下,红枣的消费稳步增长。红枣产业在和田地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几年,红枣产业在和田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红枣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将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和红枣产业相结合,对发展红枣产业,指导、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探索出和田红枣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和田的红枣资源得天独厚,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红枣资源丰富的城市,做大做强该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和田红枣产业的研究,对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解决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外研究现状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部分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其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尽管其仍然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但强烈的危机意识迫使其成为最先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最早开始且最知名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的是迈克尔·波特(Mic 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迈克尔·波特对一些理论的不完美提出了批判,而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又进行了全新角度的架构与诠释。基于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分析,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将影响某一国某一产业的因素分成六个,它们相互作用且涉及各个方面,这作为“钻石模型”的整体架构而存在。波特以产业作为出发点,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化分为四主与两辅,四主即为四个主要要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两辅即为两个辅助要素,分别为;机会、政府,四个主要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两个辅助因素发挥作用并影响它们,这就是其著名的“钻石体系”理论。西方国家的农业产业化起源于二战后,美国哈弗大学John-M.avis和Roy-A.Goldberg 出版的著作开创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先和,他们提出的概念是Agribusiness,我国翻译为农业综合企业,其最初含义是农业的生产、加工、运销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或综合。L.Martin指出水资源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P.Voigt得出变化的技术效率会对农业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技术进步带来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能够提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Gopinath认为积累农业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率对于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P.J.Barry使用计量模型将农业产业化对农商企业、加工企业以及农户的影响,还有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1.2.2国内研究现状红枣产业在提高科技水平方面张卫民(2011)分析了吕梁市红枣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要加快红枣产业进程,推动吕梁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的结合、自主研发与市场营销的结合。刘润平(2011)认为只有加大红枣产业化开发力度、实施红枣品牌战略、重视产品包装设计、不断更新加工设备,才能使红枣加工企业按照自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更好地推动山西省整个红枣产业步入健康、快速、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红枣产业在无公害生产、生态产业方面贺宏年(2011)研究红枣产业化发展在黄土高原典型脆弱生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供西部相似地区生态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参考。卢雅娟(2012)对无公害红枣如何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认为随着国际市场对各项农产品指标的出台,提出无公害红枣如何是未来红枣发展的方向,无公害红枣的产业化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红枣产业在政府角方面宋慧勇(2007)通过对山西红枣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指出地方政府在基础投入、市场监管、品牌培育、部门整合、产业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地方政府须加大基础投入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挖掘红枣文化,打破条块分割,建立有效调控体制,完善政府行为,以进一步促进红枣主产区红枣产业化的发展。红枣产业化在发展经营组织模式方面白瑞甫(2011)介绍了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现有的经营组织模式,阐述了选择模式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对兵团红枣产业的模式发展进的分析,探讨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发展“公司十红枣中介组织十职工”的红枣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建议。综上所述,现在存在着许多制约红枣产业发展的因素,一些人也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够正确认识红枣产业,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使红枣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其方法1.3.1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以新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为依托,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结合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原理、分析论证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钻石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出和田地区发展红枣产业存在枣树种植、红枣品种少、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红枣销售渠道窄及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等问题,并就优化、推动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提出了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优化红枣品种、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调整布局、开拓市场、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等对策和建议。1.3.2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其方法本文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广泛阅读,为熟悉和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基础;(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3)调查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系统的收集和田红枣历史资料与现实状况的材料,实地对红枣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2 和田红枣产业的基本概述2.1发展过程分析和田地区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引种、试钟红枣,该地区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水无污染的自然优势和土地面积大、规模化的农场模式,易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所以特别适合红枣的种植。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发展原理,和田红枣产业也存在着从原始社会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引种驯化栽培阶段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朝这一阶段,和田红枣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劳动者主动地从野生酸枣中驯化优良品种并栽培利用。此外,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等地发觉的汉代古墓中,发现随葬的枣核和干枣遗迹。传统生产技术形成发展阶段从汉朝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和田枣树品种大量出现,特别是栽培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疆域的扩大、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增多,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通枣树开始走向世界,一些古老的红枣品种被引种到周边国家和亚欧各国,栽培管理方面的进步是该时期最显著的特征。现代枣业形成发展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和田现代红枣产业初步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和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初步建立起现代红枣产业,和田的红枣产品开始大量出口,鲜食枣在历史上首次形成商品化的大产业。现代农业技术在和田枣树种植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出现了扦插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现代化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生长调节剂应用、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乙烯人工催熟化学采收、冷藏和气调保鲜、枣汁等现代加工品、红枣专业市场,以及枣专家系统、枣网站等新生事物,都是在这阶段出现的。目前,这一阶段尚未结束,距离建立起完善的和田红枣产业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种植发展现状和田地处新疆南部,有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所以当地的红枣以各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儿不皱出名。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至2015年,和田枣树栽培面积达到42000亩、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增长了近5倍,年增长幅度超过12%。红枣产业在和田是一个朝阳产业难免会有波动,要从长远出发加以引导和保护,必要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以免挫伤枣农积极性。近几年,和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国家已把红枣作为退耕还林生态及经济林双选树种,和田地也制定了在本地区建设30万亩优质红枣发展目标,和田已成立了红枣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和田红枣产业规划,出台了优惠政策,实施长远发展战略。近年来,和田地区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退粮棉,建三高,增收入”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退出了棉花、小麦等产量低、收入少的农作物,把红枣产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在和田现有的红枣品种有冬枣、骏枣、灰枣、赞皇大枣等,在众多品种中最有名是骏枣和冬枣。骏枣,质臆、味甜多汁。适宜制干、加工醉枣和蜜枣;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甘甜清香,被誉为“枣之极品”。这里盛产的红枣品质优良、果型匀称、色泽鲜亮、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素有“红枣之乡”的美誉。图2.1红枣经济林数据表资料来源《和田县林业局》2.3加工现状在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影响下和田红枣产业的消费市场也随之走向国际化。和田的红枣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竞争,须提高竞争力、加快标准化体系,实行红枣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田红枣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不规范应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一些标准,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低,应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的“绿色壁垒”。和田地区红枣的深加工技术滞后,滩枣、壶瓶枣等干果要采用机械化清洗烘干技术,实施增光,使干枣装塑料袋保持清洁、美观,但是在和田还是采用传统的清洗方式,这样使红枣的新鲜度和质量下降,还有在新产品方面没有一些红枣的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陕西在今年春节市场上出现了红枣的新产品“枣夹核桃”又名“红枣爱上核桃”深受消费者欢迎和田地区可以效仿陕西进行红枣深加工,以新型产品、产品品牌,抢占市场。2.4营销状况分析笔者在对和田高档红枣产品未来消费需求调查中针对消费者是否会购买每袋30元以上的高档红枣产品,回答会的比率占35.9%,表示肯定会的比率占10.7%,两项合计达到46.6%,几乎占到了所有被访消费者的一半。回答不好说是否会购买每袋30元以上高档红枣产品的消费者比率占47.7%,而表示不会和肯定不会购买的消费者比率只有2.7%。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档红枣产品代表未来的消费需求方向。和田红枣产品的消费量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根据笔者在当地对红枣市场进行发放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每月红枣花费在30-40元的比率较多,40-50元的占25%、50元以上的消费者选择比率较少。从该项调研数据中不难看出,和田红枣产品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产品销售量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图2.2消费者购买红枣会选择的价格所占比例资料来源笔者发放问卷所收集的数据3基于“钻石模型”对和田红枣产业现状分析“钻石模型”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它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宏观分析工具,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行业竞争四个要素组成,此外还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3.1红枣产业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初级生产要素方面虽然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干旱少雨使枣树开花时期枣花脱落、果实成熟期时缺水,化学肥料使土地硬化肥力下降,不利于枣树吸收养分。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降低,但是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很重要的。图3.1新疆和田、喀什年降水量表资料来源新疆气象局统计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由于和田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和田地区通讯不发达,交通处混乱状态和阻塞状态,和田地区的交通线路只有“一纵一横”,“一纵”(青藏线)“一横”(新藏、川藏线);由于新疆高校较少只有新疆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等七所高校,所以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高级生产要素在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但是,高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在产业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较低的成本投入等原因可能造成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资源匮乏、地理环境没有优势等原因反而会刺激产业发展、改革,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一定依靠它的优势,相对红枣而言它的不利因素反而促进了其发展。3.2红枣产业市场需求要素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和田红枣产业市场需求中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在于国内企业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所以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降低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市场上对红枣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众多,需求量达到300万吨,市场容量达到1000亿元左右,近几年还保持了8%左右的增长速度。影响和田红枣市场的需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人均收入,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会刺激红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由于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受消费心理影响会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水平一般收入较高的消费者购买力会强,收入低的消费者购买力相对就会低;二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和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和田红枣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如果对一件商品本身就喜爱这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刺激和田红枣市场。还有品牌效应也会影响市场需求,和田红枣没有像王老吉、康师傅、蒙牛有这样的全国性知名品牌,甚至连区域性知名品牌也很少,在加上没有深入了解和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红枣企业没有生产出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品牌、产品卖点和品牌广告语,进行专业的品牌传播和产品的市场推广,所以影响了和田红枣市场需求。3.3红枣产业相关支持性企业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共存亡、互惠互利的关系。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共同发展的,所以应该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和田的红枣产业发展滞后就是因为不注重“产业集群”只注重红枣生产,没有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帮助。一些红枣贮藏、红枣保鲜、红枣深加工企业应该与红枣生产形成一条产业链。还有一些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如红枣种植、培育、肥料、和果品加工企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和田在枣树种植、培育、肥料方面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才也没有自己的果树种植培育基地,在贮藏和保鲜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使用原始的贮藏和保鲜技术,没有知名的果品加工企业,大多都靠内地帮助和扶持距离远而且分散严重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如果和田地区能够形成红枣产业集群这样会不仅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整个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红枣生产基地旁边建立贮藏仓库这样就减少运输成本,或者附近直接有果品加工厂这样可以直接进行红枣加工减少成本和时间更能保证产品质量。3.4红枣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产业在战略、结构与竞争中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和田红枣产业在战略、结构与竞争中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资源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相关企业,把它做强做大、规模化经营和外商抗衡进行内部运作的效率化。在和田红枣供应的企业中知名度高消费者熟知的就只有好想你枣业企业,其他相关企业规模小而且经营不规范,消费者不熟悉或者不知道它的存在。和田昆仑山枣业有限公司如果像好想你枣业一样可以做强做大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就可以帮助和田地区的红枣产业发展。一个产业在良性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先经过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一个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不具有国际竞争力。3.5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机关、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并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还要是反映在企业上的。和田红枣产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投入到企业无法行动的外部成本领域,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支持和帮助,但不要干预。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和田政府在1987年就开始尝试种植红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10年,又抓住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和退耕怀林的机遇,确立了“红枣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和田红枣产业发展纲要》。从政府对和田红枣产业的影响来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应该扩大红枣需求量。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在采购中制定严格红枣的采购标准、提高红枣采购质量,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3.6红枣产业发展机遇机会是无法控制、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也是双向的,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能够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机遇中枣树具有风土适应性强、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多样、便于管理,经济寿命长和适于长期间作、不与粮棉争地5大独特优点。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国家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重需求,成为和田最受欢迎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下,和田枣树作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进入一个栽培面积和市场需求同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高速发展。和田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红枣的营养丰富优势打造优质绿色品牌,实现高档果品典范,同时利用其适应性强、耐贮藏的优势,打造生态经济品牌、扩大生产,使和田红枣产业发展有望实现年产值500亿甚至上千亿元的大产业,成为令国人骄傲与自豪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产业。4和田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4.1和田红枣种植问题4.1.1和田枣树盲目引种挫伤枣农积极性和田枣农种植枣树积极性高,面积扩大快,品种混杂,盲目引种现象严重,导致枣树种植效果欠佳,受内地气候及人为收购价的影响和田枣业持续供销两旺,给和田红枣生产带来损失。和田各地州在规模发展红枣时只注重面积、数量上的增加,发展速度过快育苗工作跟不上,枣树苗木多为内地调运,质量得不到保证、品种混杂有些园地品种多达20余种。这种现状会对日后和田枣果丰产、优质栽培造成影响,长期下去也挫伤农民的积极性。4.1.2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和田枣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了5倍以上,为和田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和田枣农自身素质低对红枣的种植和发展前景缺乏认识使和田地枣树种植过快,一些老产区红枣种植农户迷信自己的红枣品种最好,无限制地扩大种植规模,忽视了对红枣市场调研和开拓,不知市场需求有和经济效益、种植的大量红枣谁来收购、是否会出现难卖等问题。新产区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正确引导,农户盲目跟风引种新品种,出现引种不当、栽培技术跟不上使枣树种植后多年形不成经济产量,甚至引发毁灭性传染病害——枣疯病蔓延,使农民损失惨重。还有的产区一味追求产量,滥用化肥、农药和激素,使红枣品质下降,整个和田红枣产业发展面临挑战。4.1.3病虫害对和田红枣种植影响大和田红枣产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枣疯病的毁灭性威胁,每年有3%至5%的枣树死亡,许多枣园甚至著名枣区也受到毁坏,经济、生态损失惨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多枣区将会消失或失去其经济和生态功能,所以能否及时有效的控制枣疯病成为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威胁。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种病害也愈演愈烈使大面积枣树有产无收。一种是裂果,在果实成熟期遇雨后果实开裂、浆烂,严重失去经济利用价值;另一种是缩果病,在果实成熟期果实发生皱缩、凹陷、发苦,提前落果,因苦涩无法食用失去加工利用价值。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枣树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种类也有差异。1988年和田枣区的红枣被桃小食心虫为害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12年调查新疆枣缩果病发生情中显示和田地区发病率为10.23%毁掉几万亩枣园。所以在推广枣树丰产技术的同时,注意对枣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便得到红枣的全面大丰收。4.1.4和田红枣产业科技投入缺乏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和田在大规模种植红枣的同时,忽视了按红枣栽培技术规程建立高标准的红枣示范基地,没有标准的示范基地不仅提高不了红枣在种植、生产、加工方面的技术,也培育不出好的树苗和品种,使得枣树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和收入。4.2红枣品种少和田虽然选育了灰枣、俊枣、金丝枣等优良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均为历史留下来的,尚无一个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杂交、物理、化学诱变品种,所以产品品种单一。和田地区可以通过人工杂交、物理化学诱变、分子辅助育种、太空育种等途径,尽快培育出专用良种,增加红枣品种。克服目前生产上品种类型少、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红枣的品种增加不仅可以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也可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红枣品种少不仅市场竞争力低而且不能满足产品深加工加工需求,流失大量的客户。4.3红枣品质下降和田红枣品质下降表现在商家以劣质品充当优质品让消费者购买,其劣枣在制干红枣上表现为含糖量低、果肉薄、弹性差、果实发黄、无光泽;在鲜食枣上表现为果皮厚、风味淡、果皮粗糙、无光泽。造成上述主要原因是连年环剥、采收太早、激素用量太多、负载太多、缺乏科学管理,尤其土壤、肥料、水方面更差。4.4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滞后和田红枣产品加工企业依然采用传统加工模式。目前,和田境内无一家属于自己的枣果加工企业,红枣的收购取决于内地的红枣加工厂商和批发商,受市场的波动影响很大,缺乏市场长期占有率。和田地区没有专门的贮藏仓库和专业的贮藏技术,导致红枣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腐烂。鲜食枣是目前市场空间最大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枣品种,但由于贮藏、设施栽培和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等方面技术落后,供应量无法实现,供应期只有3个月左右,严重制约了鲜枣产业的发展使商家在零售过程中遭受亏损不得不抬高销售价格。4.5红枣销售渠道窄和田红枣种植农户和合作社目前依然采用国内传统的营销模式,一是在农村和城乡的农贸集市上直接销售,把城镇消费者和部分农村消费作为主要销售市场;二是将红枣集中销售给产地附近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进行统一销售;三是由农户或合作社自行将红枣进行长距离运输,销售给城市大型综合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商和批发市场。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的希望和制约点在于消费市场,其中包括国内外红枣产品当前的市场容量和对未来市场的开拓水平。近几年,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良好,但是发展质量需要提高、市场开拓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红枣产品的消费市场局限于华人圈,占人口大多数的非华人市场没有打开,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干枣、蜜枣等传统产品不符合非华人的饮食消费习惯,而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巨大和功能性枣食品还没有真正打出去;二是红枣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导致红枣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不足,消费者对红枣产品及其食疗保健价值了解也不到位,没有调动起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三是红枣品种的更新速度慢、结构单一,不适应变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四是鲜枣的供应和功能性红枣食品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滞后于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发展。4.6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和田红枣信息化系统建设缺失、网络信息不完善,农户不能够及时知道和了解红枣市场和消费者信息,导致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和田地区这种落后的传统消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市场消费需求。如今网络信息化系统是最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网络销售便捷、快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5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5.1因地制宜,加强规划与引导和田在枣树种植方面,应因地制宜地适当控制红枣种植速度和发展规模,加快对红枣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度控制红枣制干品种种植规模,重点提高红枣质量,做大做强鲜食枣产业。枣农劳动技能素质方面,对枣农在红枣种植、培育、加工、运输、贮藏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病虫害防治方面,研制和培育高抗枣疯病的新品种和高效治疗药剂并进行推广,要针对性地掌握病虫信息,抓住时机,做到能防则防,该治就治。科技方面,大力改造升级传统红枣产品和开发功能性食品,实现和田红枣产业深层增值,着力培育区域性和国际性红枣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5.2优化枣树品种5.2.1引进新品种虽然我国是最早种植红枣的国家,而国外的枣树也是间接或直接从我国引进的,但是传播在国外之后也有一些好的新品种出现。和田可以引进和推广国外一些红枣品种,但不是盲目大量引进,而是引进和推广国外一些名、优、特、新、稀红枣品种,甚至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更新研发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在加拿大我国枣树传播过去之后出现了新品种“蜜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我国可以引进该品种,以多品种满足多样需求、以新品种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向外引进新品种不仅可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使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红枣新品种。5.2.2自主研发新品种和田地区大规模的种植红枣忽视了对红枣栽培技术和新品种研发的提高,建立高标准的示范基地,使得枣树达不到预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农民积极性和收入。和田地区应该建立自己的红枣研发基地自主研发新品种,以多品种满足不同需求、以新品种满足新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实行多品种化策略,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开发全方位的和田红枣消费市场,化解红枣市场风险,提高综合效益。5.3高品质化策略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品质方面可以实行高品质化策略。在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红枣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成为新的消费动向。和田地区要实现红枣产业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枣品优质、实施优质优价策略,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红枣品种作为抢占红枣市场的重要策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打一个质量翻身仗,以质取胜、以优发财。提高红枣品质、实行优惠价格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也可以打开市场。5.4构筑科技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5.4.1完善贮藏方法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在贮藏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帮助建立红枣储藏冷库并且完善储藏设施,提高红枣保鲜时间和红枣的质量。和田红枣种植基地的科研人员应不断研发和完善红枣贮藏设施和技术使和田红枣产业在贮藏技术方面得到改善,枣农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红枣贮藏、保鲜技术,使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新鲜的红枣。5.4.2提高加工技术和田在红枣产业加工技术方面可以发展、提高红枣果品加工,既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也提了红枣高附加值。和田应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精细和深度加工策略对红枣进行加工开发,提高红枣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和田提高红枣加工技术不仅使消费者可以买到新型红枣产品满足了消费市场,也增加了经济收入。5.5建立红枣品牌,发展红枣文化5.5.1树立品牌意识,开拓周边市场和田有关红枣生产、加工企业和品牌本来就少,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就更少。通过笔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明,消费者回答记不住红枣品牌的比率占86.7%,回答能够记住的只有13.3%。在消费者熟悉的红枣品牌中,消费者对“好想你”品牌的记忆度较高占8.7%,对其它红枣品牌的记忆度均很低,主要有兵团红、和田玉枣、楼兰红枣等品牌,从这些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和田红枣品牌的记忆度很低。现如今把和田红枣产业从品类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是和田红枣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营销课题。5.5.2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和田红枣产业可以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加快红枣文化建设。红枣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文化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红枣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枣在民俗结婚方面,枣、有早生贵子的象征;文学方面,在历代戏曲、小说、诗歌、散文中,关于红枣的记载故事举不胜举,“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能结实”。医用饮食方面红枣还是中华国粹中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列为上品,60%的中药方剂中都用到枣。北梦琐言中记载“枣林坪滨黄河西,有一张氏女,煮枣数日始熟,香飘千里,闻之,死者生,病者起”。民间有“一日吃仨枣,长寿不显老”;“男人不可一日无生姜、女人不可一日无红枣”的说法。经究枣表明,红枣有预防和治疗癌症、失眠多梦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田可以效仿陕西草莓消费市场发展枣园旅游经济就是让消费者到枣园进行观光旅游在枣园品尝红枣进行消费,这样消费者在品尝之后也许会购买一定的红枣这样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红枣的销售收入。5.6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5.6.1完善和田红枣市场流通信息体系在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要完善和田红枣销售网络信息设施,使农户及时了解到红枣消费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这样有利于增加和田红枣销售量和枣农收入。由于和田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和田网络信息不健全,农户不能及时了解红枣销售市场耽误了红枣销售的最佳时期。5.6.2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和田红枣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应该支持物流企业发展这样有利于红枣销售使红枣销售市场不仅在国内还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由于中国红枣生产集中在新疆地区其它地区的消费者购买红枣就要靠交通运输,在网络购上买红枣就要靠物流企业来提供服务。所以物流企业也可以推动和促进红枣产业发展,增加红枣销售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5.6.3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田红枣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枣农获取销售信息不及时要依靠中介来获取红枣销售信息、了解市场。所以中介服务行业对和田红枣销售很重要,政府应该支持和完善红枣销售中介服务。中介服务组织可以帮助枣农进行红枣宣传,使消费者可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枣,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结 论红枣产业是和田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产业,是以前、当今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推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也是促进和田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加入WTO、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给和田红枣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和田红枣产业发展将作为和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增加和田农民的收入、拉动和田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发展红枣产业的必要性。本文指出了和田红枣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论述了红枣产业在和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和田发展红枣产业的独特地域和传统优势,指出了和田目前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和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的对策。论述了红枣的优势、特征分析出红枣现在的市场情况,从而促进和田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对类似以红枣产业发展的城市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周禹含,毕金峰,陈芹芹,吴昕烨,陈瑞娟,邵春霖,刘璇.中国红枣加工及产业发展现状[J].食品与机械,2013,(04).[2]马号.以红枣产业促进新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2014,(01). [3]郑强卿,陈奇凌,李铭等.南疆枣树种植模式改造对骏枣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南农业报,2015,(08).[4]邓明.关于重振山西红枣产业的建议[J].山西林业.2015,(01).[5]张宝琴.佳县红枣产业发展调查情况[J].门窗,2013,(13). [6]许胜,何健.新疆喀什地区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3,(02).[7]孙敬霞.盐山县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2014,(01).[8]刘晓荣,高拓新,柳尚春.辽西地区大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4,(01).[9]王学军,白仲奎,孙艳,于秋香,乔广玉.河北省枣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河北果树,2014,(05).[10]刘运超,余国新,程文博.先进红枣种植规模对产量的滞后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规划,2014,(03).[11]霍瑜,续亚琴.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01).[12]金新文,贾文婷,郑霞,郑志安,高正江.新疆地区红枣产业营销现状与战略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14,(03).[13]李文建,林成,于礼,李根才,张立伟,赵佳荣,桑丽文.新疆红枣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思考[J].林业实用经济,2013,(09).[14]田亮,贾隽,冯天来.陕北红枣产业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3,(02).[15]张莹,刘芳,何忠伟.我国红枣产业的经济分析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10).附 录红枣市场调查问卷您好!我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学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仅用于统计分析,不会对您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问卷无记名,调查内容将被严格保密,将倾心聆听您宝贵的意见!希望能将您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2.您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 B.18—25 C.26—35 D.36—50 E.51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企业职员 C.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 D.无业人 E.其他4.您的月收入是?A.1000元以下B.2000-30000元C.3000-40000元D.5000以上 5.您的月消费是? A.100—300元 B.300—500元 C.500-1000 D.1000以上6.您喜欢吃枣类食品么? A.从不喜欢 B.感觉一般 C.有点喜欢 D.非常喜欢 7.您经常吃枣类食品么?A.从来不 B.偶尔 C.经常 D.每天 8.您一般从哪里购买枣类食品? A.超市 B.便利店 C.农贸市场 D.专卖店 E.网购 F.其他 9.你能接受的红枣价格?(单位公斤) A.30元以下 B.30-50元 C.50-100元 D.100元10.每月红枣消费?A.20元以下 B.30-40元 C.40-50元 D.50元以上11.您购买枣类食品比较关注的是? A.品牌 B. 口味 C.价格 D.口碑 E.营养 F.包装 G.其他 12.您购买枣类食品是为了? A.零食 B. 保健美容 C. 孝敬长辈 D. 送礼 E. 以上都有 F.其他 13.你经常购买的哪种类型的红枣? A.枣片 B.保鲜枣 C.焦枣 D.礼盒 E.蜜枣 F.枣份 G.其他14.您是否听说过新疆和田红枣? A.是 B.否 15.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新疆和田红枣的? A.家人或朋友介绍 B.互联网 C.户外促销活动 D.电视台 E.其他 16.您购买过新疆和田红枣吗? A.有 B.没有 17.每次购买枣类产品的满意度?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原因)18.您判断好红枣的标准是什么? A.皮亮、肉厚、饱满 B.味道好、是否甜、鲜 C.天然、新鲜程度 D.价格、产地、品牌19.您认为现有的红枣产品有哪些不足?A.味不好、以次充好 B.无有力的品牌 C.不够卫生、有虫子 D.种类少、量少20.您是否了解枣类产品?A.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D.不了解21.您知道的红枣品牌有哪些?A.好想你 B.兵团红 C.和田玉枣 D.楼兰红枣22.您知道枣产品的哪些功能?(可多选) A.提神醒脑,缓解疲劳 B.舒缓肌肤,美容养颜 C.滋阴补血,益气养生 D.润胃清肠,促进代谢 E.减肥降脂,降低血糖 F.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G.其_______23.您对新疆和田红枣的印象是 致 谢这篇论文是在导师戴婧妮讲师的精心安排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到开题、再到资料的收集,从开题报告的修改到论文的最终定稿,整个过程都受到了导师的帮助与鼓励,在此论文结束之际,谨以诚挚的心向导师戴婧妮致以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是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还要感谢商贸学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及同学,是你们让我度过了愉快的四年。最后,再次向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领导、老师、同学和给我最大帮助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在本文的撰写中难免会有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