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猕猴桃是周至县的立县产业,也是陕西省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猕猴桃产业作为周至县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保障了大部分农民的家庭收入,为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特有的经济支撑产业机构。然而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其发展的问题,猕猴桃产业急需沿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改革及发展。本文立足于猕猴桃产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客观的定点调查的方法,对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细述了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生产、贮运、加工及营销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经过SWOT分析法,充分剖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来确定其自身的发展战略。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挖掘并归纳出了制约产业化发展的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加强果农意识、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拓宽销售渠道、品牌建设战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切实可行的对策。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论文主要内容 3
1.4主要研究方法 3
2.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4
2.1?周至县猕猴桃生产现状? 4
2.2?周至县猕猴桃贮运现状? 5
2.3?周至县猕猴桃加工现状 6
2.4?周至县猕猴桃市场营销状况??? 7
3.周至县猕猴桃产业SWOT分析 8
3.1周至县猕猴桃产业优势分析 8
3.2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劣势分析 8
3.3周至县猕猴桃产业机会分析 8
3.4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威胁分析 9
3.5周至县猕猴桃产业SWOT总结 10
4.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问题分析 11
4.1种植农户思想落后,产业化意识淡薄 11
4.2生产规模小,比重少,栽培管理粗放 11
4.3销售方式单一、渠道过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缺乏宽敞的交易平台 12
4.4缺乏品牌形象,包装过于简单,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12
4.5技术培训和科技研发滞后 13
4.6新型严重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13
5. 加快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4
5.1加强果农意识,生产安全健康食品 14
5.2走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模式 14
5.3培育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15
5.4实行品牌建设战略,完善包装 15
5.5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 16
5.6全面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16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猕猴桃是周至县的立县产业,也是陕西的一个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它是人们生活的经济重要基础,且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猕猴桃产业也是周至县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其保障了大部分农民的家庭收入,为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特有的经济支撑产业机构。
1.1.1研究目的
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品种、产量、销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猕猴桃产业能否沿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探讨猕猴桃产业如何能进行再扩大、再提升,分析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要因,最终提出对策,加快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升级。
1.1.2研究意义
本论文通过现状分析及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其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本论文通过猕猴桃经济视角下的研究,为实现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角度,丰富了猕猴桃产业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实意义:(1)促进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该产业占领市场方面特有的规模效应;(2)借鉴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构建陕西周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创新模式,为猕猴桃产业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3)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比较出更适合陕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组织模式;(4)提升猕猴桃附加值,开拓陕西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新前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猕猴桃资源商业化利用和产业发展经历了约100年的历史[1]。猕猴桃原产于我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我们并没有最早发现和利用,而最早利用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进行品种选育和人工栽培的是新西兰。新西兰引进猕猴桃种子之后,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量的繁殖,进行品种选育和人工驯化栽培,至八十年代中期,猕猴桃产业快速的成长,南美的智利和中东的伊朗都被拓展,猕猴桃贸易栽培进一步国际化。当前世界上大概有30个国家种植猕猴桃,全世界猕猴桃的供需市场仍处于不均衡状况,新西兰和意大利一向保持较高的猕猴桃出产态势,过去的十年里,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相对保持稳定[2]。
国外学者对多从“比较优势理论”入手及“竞争优势理论”深化,对猕猴桃产业有一定研究。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对意大利的猕猴桃产业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他在该书中指出:“随着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及其他替代水果的出现,猕猴桃价格以及利润都呈下降趋势,这些压力促使果农为了使该产业发展下去而改变生产、处理、贮藏、加工、销售和运输模式,不断提高竞争力。”[3]他还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以及猕猴桃产业面对巨变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应该采取管理和技术上的革新。国外关于猕猴桃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方案方面,其认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技术创新可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实现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应成立专门化组织或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控制猕猴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事宜,实现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国内研究现状
周宝君在《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中提出猕猴桃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在对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制约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症结,并借鉴新西兰、法国以及我国西峡、湘西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些先进 经验和有效做法,有针对的为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4]。
雷玲、刘冬梅、张晓惠在《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中研究了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现状及近几年来周至县猕猴桃出售价格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改善方法[5]。
刘旭2014年在《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明确提出发展陕西猕猴桃产业的对策措施[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