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信息化调研报告
引言 3
一、财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一)信息化进程 3
1.经济全球化 3
2.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3
3.企业信息化 3
(二)财务信息化 5
二、调研情况综述 5
(一)调研结构综述 5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 6
(三)财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四)调研结论 12
三、改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附件1:关于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14
附件2:调查的企业信息 16
致 谢 17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企业管理的变革,信息化逐渐渗透到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传统的财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质量及时性的要求,内部管理层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需要更加快捷的信息提供模式,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成为必然。
一、财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进程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做世界经济国际化,指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呈现出全球趋同化趋势,其表现为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和应用及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所谓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进行生产创造,充分造福人类社会。
2.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国外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总体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另一种是分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一般而言,在第一阶段,其主要的目标是侧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美国1993年公布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标志。而第二阶段侧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这种两步走的战略思路,基本上反映了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际信息化演进的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十五”以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成绩斐然,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3.企业信息化
(1)信息化进程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某资讯公司就曾对全国25省市的百余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些企业涉及制造业(包含医药、轻工、家电、汽车、烟草、纺织、航空、机电等多个离散型制造行业以及化工、冶金、水泥等多个连续型制造行业)和服务业 (包含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贸易、旅游等)等众多领域,该调查显示: 从投入规模来看,发达国家一家大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要占到全年总投入的10%—3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仅仅是1%—2%,甚至更低。2001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投入平均约为1226万元。制造类大企业拥有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61.2%;联网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0.7%;已铺设网络的业务部门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4.3%,且网络的铺设多数只在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相对薄弱。与总体发展情况相比,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今年11月7日,有记者从2012江西省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会上获悉,该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近两年来,该省45家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累计投入2.2亿元资金,使重点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客户管理、成本控制、内外风险控制能力等大为提升。其应用不仅仅停留在财务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初级领域,而且众多优势骨干企业在物流管理、资源计划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探索。45户试点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江中制药、江铃、洪都集团、新钢等企业科学管理和自动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内外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大提高。
(2)信息化特点
1) 企业业务不规范,信息化需求柔性大。
大、中、小型企业不均,其各自的业务不稳定,故而企业的信息化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必须联系实际,企业与信息化是一个柔性的需求。
2) 企业发展快,信息化需求变动大。
企业是不断变化的,其业务也是不断变化,信息化需求也会随之改变。
3)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大。
企业的各种成本都需投入,若企业信息化成果不大,那么,它的信息化投入就会付诸东流,加大企业的压力。
4) 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现如今的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信息化人才。这将大大减低企业信息化的成长速度。
(3)信息化作用
1)可以抵御竞争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企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网络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通过更高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吸收各类知识,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肯定将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3)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顾客就是上帝。只有抓住客户,才能使企业屹立不倒。而企业实现信息化,可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4)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和传统业务流程与手工操作相比,信息化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充分利用,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的部分,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的财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质量及时性的要求,内部管理层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需要更加快捷的信息提供模式,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成为必然。
信息化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显著,许多单位已经全部实施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实时监控。财务软件的使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决策分析数据,推动了财务工作的创新,缩短了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进程。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助现代化的工具进行系统整理,对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模式进行了规范,全方位、全过程监控财务活动。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财务人员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他们从核算员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分析中,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此外,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也大大提高,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打破了结算的时间限制,数据实时汇总系统,随时提供并及时传递相关的财务信息。
二、调研情况综述
图 8
10.企业接收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情况。由图9得出:近三年来,为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对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数量逐年增多,对于已经逐步完善财务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要求更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和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
调查结果显示,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弱,企业运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①加强财务信息化的管理,使财务信息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增加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同时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会计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安全。②加大通用财务软件开发力度。为满足市场的需要,相关企业应开发出比较完善的通用财务软件。金蝶、用友等现有的财务软件都可以人为地通过数据库直接操作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③建立一致的财务信息化标准。应由相关的上级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财务信息化标准,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一、财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一)信息化进程 3
1.经济全球化 3
2.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3
3.企业信息化 3
(二)财务信息化 5
二、调研情况综述 5
(一)调研结构综述 5
(二)调研结果的分析 6
(三)财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四)调研结论 12
三、改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附件1:关于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14
附件2:调查的企业信息 16
致 谢 17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企业管理的变革,信息化逐渐渗透到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传统的财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质量及时性的要求,内部管理层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需要更加快捷的信息提供模式,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成为必然。
一、财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进程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做世界经济国际化,指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呈现出全球趋同化趋势,其表现为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和应用及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所谓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进行生产创造,充分造福人类社会。
2.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国外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总体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另一种是分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一般而言,在第一阶段,其主要的目标是侧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美国1993年公布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标志。而第二阶段侧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这种两步走的战略思路,基本上反映了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际信息化演进的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十五”以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成绩斐然,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3.企业信息化
(1)信息化进程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某资讯公司就曾对全国25省市的百余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些企业涉及制造业(包含医药、轻工、家电、汽车、烟草、纺织、航空、机电等多个离散型制造行业以及化工、冶金、水泥等多个连续型制造行业)和服务业 (包含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贸易、旅游等)等众多领域,该调查显示: 从投入规模来看,发达国家一家大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要占到全年总投入的10%—3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仅仅是1%—2%,甚至更低。2001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投入平均约为1226万元。制造类大企业拥有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61.2%;联网的计算机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0.7%;已铺设网络的业务部门只达到了实际需求的54.3%,且网络的铺设多数只在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相对薄弱。与总体发展情况相比,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今年11月7日,有记者从2012江西省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会上获悉,该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近两年来,该省45家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累计投入2.2亿元资金,使重点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客户管理、成本控制、内外风险控制能力等大为提升。其应用不仅仅停留在财务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初级领域,而且众多优势骨干企业在物流管理、资源计划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探索。45户试点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江中制药、江铃、洪都集团、新钢等企业科学管理和自动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内外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大提高。
(2)信息化特点
1) 企业业务不规范,信息化需求柔性大。
大、中、小型企业不均,其各自的业务不稳定,故而企业的信息化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必须联系实际,企业与信息化是一个柔性的需求。
2) 企业发展快,信息化需求变动大。
企业是不断变化的,其业务也是不断变化,信息化需求也会随之改变。
3)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大。
企业的各种成本都需投入,若企业信息化成果不大,那么,它的信息化投入就会付诸东流,加大企业的压力。
4) 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现如今的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信息化人才。这将大大减低企业信息化的成长速度。
(3)信息化作用
1)可以抵御竞争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企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网络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通过更高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吸收各类知识,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肯定将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3)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顾客就是上帝。只有抓住客户,才能使企业屹立不倒。而企业实现信息化,可以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4)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和传统业务流程与手工操作相比,信息化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充分利用,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的部分,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的财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质量及时性的要求,内部管理层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需要更加快捷的信息提供模式,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成为必然。
信息化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显著,许多单位已经全部实施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实时监控。财务软件的使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决策分析数据,推动了财务工作的创新,缩短了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进程。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助现代化的工具进行系统整理,对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模式进行了规范,全方位、全过程监控财务活动。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为财务人员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他们从核算员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分析中,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此外,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也大大提高,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打破了结算的时间限制,数据实时汇总系统,随时提供并及时传递相关的财务信息。
二、调研情况综述
图 8
10.企业接收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情况。由图9得出:近三年来,为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对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数量逐年增多,对于已经逐步完善财务信息化的大型企业,要求更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和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
调查结果显示,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弱,企业运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①加强财务信息化的管理,使财务信息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增加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同时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会计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安全。②加大通用财务软件开发力度。为满足市场的需要,相关企业应开发出比较完善的通用财务软件。金蝶、用友等现有的财务软件都可以人为地通过数据库直接操作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③建立一致的财务信息化标准。应由相关的上级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财务信息化标准,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