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与的改革红利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和进程 1
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 1
2.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2
3 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和优势 3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3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优势6
3.3 利率市场化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红利的主要来源7
4 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措施10
4.1 积极培养并完善金融市场10
4.2 采取先调整幅度,后彻底放开的方式11
4.3 大力改革和发展利率运作主题的市场化行为11
4.4 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切实规避利率风险12
结论 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表1 2013年5月我国部分银行最新执行存款利率水平3
表2 中国不同所有权类型的银行效率指针5
1 引言
市场化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二是指在短期内实现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双轨过渡体制的改革过程。它是一项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
胡释之认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中国,改革是有明确朝向即市场化,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是要国退民进,就要把更多的国有资源给释放出来。市场化改革为什么是最大红利?因为它提升的是资源配置效率,它并没有增加一块土地,一个劳动力,但通过改变体制,提升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就是所谓全要素效率。效率的提升使产出大不一样,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种效率改善带来的增量是惊人的,大家可以不比以前更勤劳却能比以前更富有、更幸福。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更有潜力所在,就是我们还有很多资源要素仍然因为受体制束缚,仍然在被低效率的使用,改革制度的空间还很大,释放资源潜力的空间还很大。未来如果加大资源、土地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力度,中国的经济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现如今,我国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
利率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政策工具,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由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但基于自身不同的经济条件,改革效果迥异。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仍受到管制,利率政策多为事后调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本文就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探索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实现的市场化改革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2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和现状
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化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证券市场发展较快,经济的资本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主要是: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初步建立,同业拆借利率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成为金融市场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国债进行市场化的招标发行。当然,我国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还刚刚起步,经济的证券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起来看,金融市场的发育还是相对滞后的,但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框架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反垄断竞争也也得成效。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中来自非国有经济的份额逐步上升。
政府与市场关系趋于改善,单纯的政府干预市场现象逐渐减少。 第一,政府逐步取消了生产的指令性计划,让市场导向生产,让企业决定产量。现在,我国工业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只局限于木材、黄金、卷烟、食盐和天然气5种,其中木材、天然气和黄金只是在某些环节或部分产品上实行指令性计划。中国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已全部取消。第二,全面放开了对价格的管制,市场价格成为基本价格形式。第三,在放松对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方面,近年取得很大进展。
2.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对于银行,在1996年6月通过实行拆借市场利率政策,完成了拆借双方完全可以由市场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双方拆借的利率。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这个改革的帷幕。进而许多市场化改革的措施陆续出台。在1997年6月,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就正是启动了。启动后,我国债券的惠顾和现券的交易利率就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在1998年,我国在贴现和转贴两方面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1998年9月实现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同年11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幅度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 年9 月允许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原来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企业。1999年10月,开始实施协议存款,在保险公司大额的进行定期存款,比如资金在3500万元以上,时间在五年以上,那么保险公司便可以和商业银行实施协商利率,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大的益处。在2002 年,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改革的范围上做了调整,扩大了其试点的范围,也造成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在2004 年初,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 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 倍不变。2013 年7月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
自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下表所示为我国部分银行截止2013年5月最新执行的存款利率水
平。
表1:2013年5月我国部分银行最新执行存款利率水平(%)
银行 最新执行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 通知存款利率 协定存款利率
3个月 半年 1年 2年 3年 5年 1天 7天
基准利率 0.35 2.6 2.8 3 3.75 4.25 4.75 0.8 1.35 1.15
上浮上限10% 0.385 2.86 3.08 3.3 4.125 4.68 5.175 0.88 1.485 1.265
工商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农业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中国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建设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优势
3.2.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稳定
1 引言 1
2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和进程 1
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 1
2.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2
3 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和优势 3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3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优势6
3.3 利率市场化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红利的主要来源7
4 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措施10
4.1 积极培养并完善金融市场10
4.2 采取先调整幅度,后彻底放开的方式11
4.3 大力改革和发展利率运作主题的市场化行为11
4.4 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切实规避利率风险12
结论 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表1 2013年5月我国部分银行最新执行存款利率水平3
表2 中国不同所有权类型的银行效率指针5
1 引言
市场化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二是指在短期内实现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双轨过渡体制的改革过程。它是一项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
胡释之认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中国,改革是有明确朝向即市场化,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是要国退民进,就要把更多的国有资源给释放出来。市场化改革为什么是最大红利?因为它提升的是资源配置效率,它并没有增加一块土地,一个劳动力,但通过改变体制,提升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就是所谓全要素效率。效率的提升使产出大不一样,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种效率改善带来的增量是惊人的,大家可以不比以前更勤劳却能比以前更富有、更幸福。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更有潜力所在,就是我们还有很多资源要素仍然因为受体制束缚,仍然在被低效率的使用,改革制度的空间还很大,释放资源潜力的空间还很大。未来如果加大资源、土地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力度,中国的经济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现如今,我国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
利率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政策工具,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由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但基于自身不同的经济条件,改革效果迥异。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仍受到管制,利率政策多为事后调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本文就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探索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实现的市场化改革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2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和现状
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化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证券市场发展较快,经济的资本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主要是: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初步建立,同业拆借利率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成为金融市场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国债进行市场化的招标发行。当然,我国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还刚刚起步,经济的证券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起来看,金融市场的发育还是相对滞后的,但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框架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反垄断竞争也也得成效。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中来自非国有经济的份额逐步上升。
政府与市场关系趋于改善,单纯的政府干预市场现象逐渐减少。 第一,政府逐步取消了生产的指令性计划,让市场导向生产,让企业决定产量。现在,我国工业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只局限于木材、黄金、卷烟、食盐和天然气5种,其中木材、天然气和黄金只是在某些环节或部分产品上实行指令性计划。中国农产品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已全部取消。第二,全面放开了对价格的管制,市场价格成为基本价格形式。第三,在放松对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方面,近年取得很大进展。
2.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对于银行,在1996年6月通过实行拆借市场利率政策,完成了拆借双方完全可以由市场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双方拆借的利率。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这个改革的帷幕。进而许多市场化改革的措施陆续出台。在1997年6月,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就正是启动了。启动后,我国债券的惠顾和现券的交易利率就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在1998年,我国在贴现和转贴两方面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1998年9月实现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同年11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幅度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 年9 月允许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原来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企业。1999年10月,开始实施协议存款,在保险公司大额的进行定期存款,比如资金在3500万元以上,时间在五年以上,那么保险公司便可以和商业银行实施协商利率,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大的益处。在2002 年,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改革的范围上做了调整,扩大了其试点的范围,也造成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在2004 年初,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 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 倍不变。2013 年7月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
自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下表所示为我国部分银行截止2013年5月最新执行的存款利率水
平。
表1:2013年5月我国部分银行最新执行存款利率水平(%)
银行 最新执行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 通知存款利率 协定存款利率
3个月 半年 1年 2年 3年 5年 1天 7天
基准利率 0.35 2.6 2.8 3 3.75 4.25 4.75 0.8 1.35 1.15
上浮上限10% 0.385 2.86 3.08 3.3 4.125 4.68 5.175 0.88 1.485 1.265
工商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农业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中国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建设银行 0.35 2.85 3.05 3.25 3.75 4.25 4.75 0.8 1.35 1.15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优势
3.2.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稳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41.html